辅佐五位元帅的参谋长李达,为何13年未晋升最后还无缘大将?

廖化聊历史 2023-12-16 08:01:07

导语:开国上将李达在军内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人,因为他曾先后辅佐五位元帅,在军中的资历十分之深。但是由于长期被按在参谋长一职上,长达13年都未曾晋升,最终只能被授上将。

为什么李达会长期被按在参谋长一职上?他被授上将有没有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李达的资历

李达于1932年入党,这个入党时间要稍微晚一点,使他缺席早期的一系列起义活动,资历要稍微差其他大将、上将一些,而且他在国军时期还参加过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土地革命时期,李达担任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这个方面军副职的资历还是比较可以的,方面军副职的资历勉强够得上大将(大将王树声在土地革命时期担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李达协助刘伯承、邓小平担任129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这个资历也是够的,八路军三个师的正副师级干部是可以授元帅的,师级参谋长够不上元帅,授大将还是可以的,毕竟师级参谋长比旅团级干部的级别要高。

解放战争时期,李达仍旧为刘伯承、邓小平副手担任中原野战军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和政委,这个时期他的资历也不算差太多,比起外放兵团司令也不差什么。

一般兵团司令在建国后担任二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比如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兼甘肃军区司令员),李达在建国后担任西南军区(大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抗美援朝时期,李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回国后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这个级别就有些尴尬,因为志愿军参谋长评不上军委委员级,陈赓是以志愿军代司令兼政治委员的职务评上军委委员级的干部。

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志愿军参谋长的李达最终被定为正兵团级干部,这就导致他没有领先许光达的优势(二级(甘肃)军区司令+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也被定为正兵团级干部)。

如果李达能再进半步,担任志愿军总司正职(代总司令或政治委员),那么李达就有可能被定为军委委员级干部,这样在竞争红二方面军大将代表时就会有领先的优势。

在这里要简单说一下,红二方面军大将代表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人,15位大将拟授方案中萧克、王震、许光达都入选了方案。

萧克、王震、许光达都是正兵团级干部,如果李达能进一步,那就有领先他们三人的优势,但遗憾的是李达没有领先他们,在资历上不如他们(入党时间、早期贡献)。远的不说,就说萧克,他可是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资历一点都不比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李达差。

没有领先优势,所以李达连15人大将拟授方案都没能入选,最终只能被授予上将军衔。但是有一说一,萧克、王震、李达都算是高配上将了。

2:长期未晋升的原因

如果不仔细看,那么李达无缘大将的原因是李达早期资历不如其他人,但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李达长期被按在参谋长一职上也是一个极大的原因。

如果李达能进一步,那么军委委员级就有了极大的优势,毕竟红二方面军中其他几人都是正兵团级干部,没有军委委员级干部。

李达的一生基本上就被定在了参谋长之职上,湘赣边独立第一师、红八军、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129师、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志愿军参谋长以及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辅佐过贺龙、刘伯承、徐向前、陈毅、彭德怀五位元帅。

李达从事参谋长的工作长达33年,仅为刘伯承副手就足足13年。如果在抗战、解放时期外放锻炼一番,或许会发生改变,但遗憾的是他被长期定格在参谋长上,并没有其他的晋升。

至于为什么没能晋升,能力不足显然不是原因,因为李达的能力十足,“多智善谋”、“诸葛先生”都是对李达的评价。

那问题出在哪里了?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这一点显然也没有说服力,因为在刘邓分开、刘伯承离开的时候,李达一直都是邓小平身边的军事主管“参谋长兼司令员”。

李达军事能力没有问题,历史上也没有犯错,唯一可以挑毛病的就是李达曾经在军阀部队待过,但是说实话,这问题不大,军队内很多名将都是从军阀部队中弃暗投明的,比如彭德怀出身湘军、刘伯承出身川军……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找不出问题,现有的资料很难解释李达为何一直当参谋长。我仔细看了看他的履历,才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李达是1931年宁都起义(国军第26军全体起义)后才加入中共的,但是他的加入与其他“带资入股”的不一样,贺龙加入中共时候就带着自己领导的部队一起加入的,合兵后理所当然的成了红二军团的领导人(总指挥)。

国民第26军在起义后被编入红一方面军,之后不断整编、撤销、改编,李达也随着部队不断变动(这期间李达还没能成为部队领导人之一),他在起义部队时期担任的是连长,但是调离起义部队到湘赣边区任职时就变成了独立师参谋长,李达的参谋长之路就是由此开始的。

湘赣边区的红军队伍合编红八军时,李达顺位成为参谋长,而王震是政治委员,李天柱是代理军长。

成立红六军团时,原红八军参谋长李达又顺位成了红六军团参谋长,之后李达平调红二军团参谋长。

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合编红二方面军时,李达顺位成为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因为李达对红二军团、红六军团都熟悉)。

组建援西军时,部分队伍就是从红二方面军抽出来的,李达也被抽出来成为援西军参谋长。

援西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后,援西军参谋长就顺位成了129师参谋长(之后顺位成为中原野战军参谋长、二野参谋长、西南军区参谋长)。

参谋长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部队军事主管建设部队、策划军事行动的,如何传达军事首长的命令,如何确保部队贯彻执行,如何协调各方开展工作……这些都需要参谋长来负责。

在部队频繁变动之际,一个优秀的参谋长有助于部队合编工作,也有助于军事主官迅速掌握部队。

最开始是不放心起义将领直接领导部队,之后就是出于无奈了,毕竟那个时期部队变动太频繁了,放着一个优秀的参谋长不用,那就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等稳定下来了,李达在参谋长一职上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许多工作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也就是因此,刘伯承让李达一直干参谋长。

刘伯承长期让李达担任副手是因为李达能力很强,换一个参谋长过来,工作可能,不对,应该说工作一定会打折扣。

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与邓小平分兵开展工作、刘伯承回延安,这些时期军队工作都压在邓小平一个人身上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就需要一个高配参谋长在刘伯承离开部队时担任军事主管。就这样,李达一直干参谋长,缺少了一定的进步空间。

对此其他同志们心里有数,对李达的工作持高度肯定,并且先后给予高度评价。

1 阅读:190
评论列表
  • 2023-12-17 00:58

    小编,好好去读读史,那时候的参谋长地位根本不如下一级部队的军事主官。再说,129师的首任参谋长是倪志亮,李达是首任参谋处长。

廖化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