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不得种不了!南昌市新建区2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沦落为“累赘”?

江西商报 2024-04-02 09:49:29

“百余亩农田就这么荒着,我们想种点东西又种不了,真的是太可惜了。”南昌市新建区金桥乡大观村村民反映,村里的大棚建成几年,一直闲置在那儿,有村民种点经济作物就被要求挖掉。

记者调研了解到,该项目为2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但建成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项目拆又不能拆,农民种又不能种,已沦落为“累赘”。

新建区金桥乡大观村扶贫产业大棚长满杂草与小树

现状:农田建大棚荒废数年

行走在金桥乡大观村的村道上,远远地就能看到搭建好的一排排大棚,白色的大棚坐落在田间格外醒目,一台挖机正在大棚边上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

沿着田埂走近大棚可以看到,大棚里面长满杂草,有些支架上还有缠绕着枯萎的藤条,甚至里面还长出了小树,大棚边数间板房均已锁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杂乱无章,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一名正在农田劳作的万大爷说,大棚占用的农田有大观村周家塆、塘下、藕田等几个村小组的农田百余亩,“大棚建成有四、五年了,一年每亩租金400元,但租金有一年没一年的。”

“最开始有个种芦笋的老板来接,但没有经营下去,后来另一个老板说种葡萄,但到现在也没动静。”村民万先生说,看着被荒废的农田,村民想种点西瓜之类农作物又不允许。

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大棚荒废几年,里面杂草与小树长势非常好,有村民将牛赶到大棚里去吃草。“荒在那一点效益都产生不了,实在不行还不如把田地还给我们。”村民如是说。

“这都是旱涝保收的良田,你看那边挖机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村民万某一边用手指向田间的挖机,一边对记者说道,将来大棚拆了,那些大棚所在农田就错过了改造机会,或影响耕种。

大观村扶贫产业大棚外的农田正在进行高标准改造

调查:拆不得租不出令人头痛

“我也希望这个项目拆掉,省得老百姓到处反映。”谈到大观村大棚产业项目,大观村村支书万长根也是一肚子苦水,他说那是一个扶贫项目,闲置在那没有产生效益,还要应对上级检查。

万长根告诉记者,该项目占地60余亩,投入扶贫资金200万元,当时被种芦笋的老板承包,支付了每年每亩400元的租赁费及近13万元的项目收益。

“一边要支付农田租金,一边要交项目收益,因为支出太大,最终种芦笋项目失败。”万长根表示,不管如何只要项目出租了,村里首先保证老百姓的土地租金不受损。

记者联系到当时种芦笋的老板谈先生,他告诉记者该项目共142亩,每年需交500元/亩租金及近13万元的项目收益。“2021年受当时大环境影响及大观村种植芦笋水源不足,导致我资金链断了,所以终止了承包合同。”

为了盘活该项目,大观村也一直在努力寻找适合的产业项目,但情况并不乐观。“2022年有个种葡萄的老板来看过,也交了租金,后来也没来了。”万长根称,估计该老板通过考察感觉并不好做,又放弃了来此种葡萄的想法。

对于大观村的说法,记者在金桥乡乡村振兴工作站得到了证实。该工作站周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1年省检人员下来检查扶贫项目产生的效益情况时,发现该大棚里面都是荒草。“对于省检查到的问题,当时我们领导以在找项目给沟通掉了。”

几年过去了,大观村大棚产业项目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项目太大,很难盘活。”周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该项目面临的困难,他们也向上级部门反映过,得到回答是没办法,所以只能靠自己想办法盘活。

周姓工作人员坦言该项目搞得大家很被动。“拆又拆不得,又不可能让它一直荒在那,到时候审计部门来查也是问题,往严重里说是套取国家扶贫资金。”周姓工作人员称。

大棚里面长满杂草,有些支架上还有缠绕着枯萎的藤条

出路:可以走程序进行拆除

2015年提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后几年,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成为不少地区从“一次性扶贫”迈向“可持续性扶贫”的首要选择。

记者调研发现,基层在落实产业扶贫政策过程中,由于缺乏调查研究、效益评估,导致有些扶贫项目在建成后效益低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沦为“鸡肋”项目。

对此,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饶振华表示,这不是个例。“因为当时全面脱贫要求,有些地方为了尽快让老百姓收益,所以就会出现一些项目认证不充分,导致产生的效益减少或亏损。”饶振华说。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仍是关键。如何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饶振华介绍,乡村振兴帮扶产业项目以“四个一批”为核心,即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对于那些效益不好的产业,就需要盘活或调整。”

江西省农业厅产业指导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基层在落实产业政策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与产业效益评估,出现这类情况可能存在有地方没有通过调查评估,匆匆忙忙弄个项目,最后导致产业发展失败。

“大家都知道搞农业产业并不容易,招来产业也不一定保证能成功。”该工作人员表示,因此有些人怕担责就不去想办法招商,干脆啥也不搞就放在那。

就大观村大棚产业现状,该工作人员建议如果确实无法盘活和调整,可以按程序进行注销,并不存在不可以拆除的说法。“通过对产业进行评估认证,再对资产进行清算公示,走完这套程序后就可以拆除。”

(来源:今视频·长天新闻)

0 阅读:138

江西商报

简介:定位江西,聚焦财经,传播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