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刚归国的钱学森受命去东北考察时,提出想见两个人,却惊动了中央军委

温史司 2024-01-18 23:59:4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都为之振奋,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听闻消息后也准备即刻启程,游子归国。然而几经辗转,直到1955年国庆后,钱学森才真正的踏上故土。

为了尽快熟悉国内科研环境,钱学森回国后就被派往东北考察参观。而到了东北之后钱学森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要求,想要见见以前的老朋友。没成想,这样一个简单的请求却遭到了领导的拒绝,甚至最后惊动了中央军委!

钱学森要见的这两个老朋友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需要中央军委出面斡旋?能顶五个师的钱老又为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钱学森艰难的归国之路

想必大家都听过美国海军部海军次长金贝尔的那句名言吧?

“钱学森至少抵得上五个师,就算枪毙他也不能放他出境。”

能让一向自负的美国军事将领说出这种话,足以见钱学森在美国人心中的分量。

而后来钱学森带给中国的改变不但让美国人追悔莫及,甚至发现自己还远远低估了钱老,他的价值远远超过了5个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钱学森就已经起了归国建设的念头,他先是辞去了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成员和海军军械研究所顾问等职务,开始与美国军方划清界限。然而美国军方注意到了钱学森的反常,先是吊销了钱学森的安全执照,后秘密派人监视钱学森一家的一举一动。

当得知钱学森收拾好了行装真的准备回到大陆后,金贝尔意味深长的对钱学森说:“你要考虑清楚,三思而行,美国政府什么都能给你,中国可什么都给不了。”

随后便致电司法部,说出了“钱学森能抵5个师”的经典言论。

因为钱学森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的空气动力学家,其研究的事物在美国都属于高级保密的范畴,一旦钱学森把这些东西带回中国,后果不堪设想。但钱学森表示自己不会带一张纸,一本书回去,只是想和妻子孩子一起回到故土。

但美国联邦调查局还是以涉及偷窃美国机密文件为由对他进行了扣押,并对他进行了非人的折磨,想以此逼迫钱学森就范,或者直接把他弄精神崩溃。他们把钱学森关在一间小黑屋内,房间的灯3分钟亮一次,不让钱学森睡觉,还禁止任何人探望钱学森。

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和院长李•杜布里得知消息后立马拿钱去保释钱学森,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此事,想要借此对美国当局施压。

然而,一向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政府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让钱学森离开美国。钱学森尽管被保释成功,却依旧生活在联邦调查局的监视下,并且定期就要接受询问乃至审问 。

事情在1955年终于有了转机。钱学森偶然间看见了中国发行的《人民画报》,并惊喜的发现站在毛泽东身边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正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老师。他当即给陈叔通写信,请求北京方面能够提供帮助,让自己早日回到祖国。

周恩来总理得知消息后立马通知外交部向美国政府提出交涉:释放钱学森!

美国政府先是狡辩自己并未扣押任何中国公民,然而当钱学森的亲笔信拿出来时,美国人又立马换了一副嘴脸,要求中国政府拿11名被抓的美国间谍来换钱学森。

周总理表示这个交换很值得!只要钱学森能够归国,几个间谍算什么!

就这样,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9月17日登上了归国的邮轮,10月8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之后的钱学森立马要求投入科研工作,由于当时中国的科研重地基本都在东北,他便前往东北考察观摩。而得知自己的老朋友也在东北时,便向领导提出要见见他们,就是想见故友这么个简单的请求,在当时却惊动了中央高层。

特殊的“军工”学校

原来,钱学森要见的这两个老朋友,一个名叫罗时钧,一个名叫庄逢甘。他们两个都是留美归来的科学家,在美国的时候还都受到过钱学森的帮助,如果能和他俩合作,相信钱学森的科研工作会更好开展。

但是这两人现如今却都在进行一项“秘密任务”。

事情还要从1952年说起,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正对敌作战的陈赓却突然被毛主席紧急召回,要求他主导创办一所军事学校。毛主席认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而我国现有的军事人才还是太少,所以应该效仿苏联,创办一些军事学校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军事武器的研究。

陈赓由于曾担任过红军步兵学校的校长,对学校的组织工作有些经验,因此被毛主席选中来负责此事。

经过一番考察后,陈赓把学校建在了东北哈尔滨。

一方面,这里靠近苏联,气候环境也与苏联相近,方便苏联专家前来莅临指导。另一方面,当时东北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由此作保障研究工作便也会更好开展。

而钱学森的老朋友罗时钧、庄逢甘这俩留美过来的高级人才,便顺理成章地被陈赓要过来在学校负责教学研究了。

这所中国第一所军事学院便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为了防止外国间谍窥探哈军工的情报,这所军事学院的保密级别非常高,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就连负责接待钱学森的领导也对这件事知之甚少,自然没有办法让钱学森与这俩老朋友见面了。

不过负责接待的领导也知道钱学森同样是留美归来的“大人物”,因此把此事上报给了中央军委。陈赓大将得知此事后立马安排了钱学森与这俩老朋友会面,并表示:“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无需对您有任何保密工作,那都是做给美国人看的!”

随后陈赓带领钱学森参观了哈军工内部的设施、教学环境、研究方法等。尽管有苏联人指导,但钱学森还是感觉到了祖国与美国科研技术的巨大鸿沟。不过这并未让钱学森气馁,反而让他坚定了建设祖国的决心。

期间陈赓大将还忐忑的问钱学森:“钱先生,我们中国人真的能搞出自己的火箭、导弹吗?”

钱学森面对落后的实验设备,眼神坚毅的答道:“美国人能做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当然行!放心吧!我们什么都会造出来的!”

这就是在这次谈话中,二人初步商议了中国“两弹一星”项目的雏形。

钱学森晚年回忆说:“回国之后,陈赓大将是第一个和我说火箭、导弹研究事情的人。”

钱学森当时对陈赓大将承诺,两年之内我们就会完成300公里至500公里之间的短程火箭,而更复杂的技术实现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但放心,只要有我在,终究都能研制出来!

钱学森带给中国的变化

绝对的自信来源于绝对的实力!

钱学森没有违背自己的承诺,他凭借着脑中的知识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完成了中国火箭导弹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奇迹”!

1956年,回国不到一年的钱学森就接连完成了中国火箭理论的补充、研究工作,荣获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60年,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这便是由钱学森主导设计的,随后他参与了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工作。

之后中国的导弹射程在钱学森的带领设计下从近程,到中程,再到远程;中国的火箭事业在他的带领下也节节高升,顺便还带动了航天卫星事业的蓬勃发展。

事实上,当射程500公里的导弹在钱老的带领下成功出世的时候,他就已经顶的上美国的五个师了。而当2000公里的导弹被研制出来的时候,钱老已经能让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好好思考毛主席不让美军过北纬17度线的含义了。(越南战争以北纬17度线作为南越和北越的军事停火线。就在越南战争升级的时候,毛泽东主席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17度线,否则后果自负,无非再来一次朝鲜战争。)

后来我们的潜艇安上了射程为3000公里的导弹,美国就已经无法在我国周边海域随意乱蹿了。

而当原子弹、氢弹接连试爆成功,“钱学森弹道”奇怪的轨迹让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无从抵抗时,美国人才恍然大悟,本以为五个师的评价已经是对钱学森极高的赞誉了,没想到竟然还是远远低估了这个东方男人。

可以看到,钱学森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多方面且都意义重大的。他一生所做的科学研究、国防贡献包括后来的人才培养工作都为中国的发展意义非凡。而且他的成就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榜样,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新一代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的进步和繁荣而努力。

1 阅读:527

温史司

简介:还原历史最真实的一面,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