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需要天赋?后悔没早上新加坡数学课

橙子育儿日记 2024-01-10 15:39:27

学数学需要天赋吗?

显然,成为数学家是需要一定天赋的。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相对聪明,别的科目都没什么问题,唯独数学差。

难道他们缺少了一种神奇的“数学天赋”?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天赋都是背锅侠。

当某个孩子的数学不好,家长感到十分憋屈,想找个东西负责。

怪孩子?舍不得,再说孩子可能也努力了。怪老师?可是同一个老师教的,怎么有的孩子数学就很好。

算了,怪天赋吧!

“怪天赋”,其实就是“谁知道这孩子为什么数学不好?反正我真的搞不明白”的意思。

如果就这样放弃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那么如果不是因为天赋,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数学不好的困境呢?

想要弄清楚为什么数学学不好,就得从对数学的认识开始。

与其它学科比较,数学确实有一些显著不同的特征。

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你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解决陌生的问题。

如果老师的水平不够,你自己又找不到正确的道路,那么就很有可能努力白费,越学越崩溃。

说到底,数学考试往往考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生解题的能力、思维方式、习惯和性格。

因此,与其盯着与数学成绩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的“天赋”,不如想想怎样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和性格。

数学考试往往考验的不是知识,而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性格。

当一个方法失败了,遇到挫折,是否能够不灰心?

一个方法差点就成功了,能否灵活一点,变通一下,把差的这一点补上?

直接成功是罕见的,遇到挫折和阻碍是常见的。

怎么和障碍共生,和挫折周旋,不屈不挠,越挫越勇,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课题,解决数学问题通常也是如此。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战胜他们,并最终解决这些难题。

当父母谈论数学天赋的时候,往往有一种错觉,好像天赋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只要孩子有了天赋,数学生涯就能一帆风顺、一路高歌猛进。

事实却并非如此。

极具天赋,聪慧过人的数学家的数学之路都未必一帆风顺。

天赋可以带你走一程,但你最终能走多远,仍然是你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性格决定的。

自我探索和自由玩耍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这是帮助他们从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性格的最核心要素。

大量的自由玩耍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这虽然不能提升孩子的天赋,但却是每一个孩子发挥自己全部天赋的必要条件。

如果家长和老师总是急于求成,迫不及待的把问题和答案都展示给孩子,而不给他自由支配和探索的机会,那么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没办法得到锻炼。

等他们更大一点,遇到了更难的问题,他们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从头练习“解决问题”的技能。

再加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学习压力,他们很可能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弥补童年缺失的功课。

导致的结果是,很多人直到成年、工作之后,仍然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害怕数学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数学天赋。

这么说并不是散播鸡汤,而是事实。

如果你认为数学需要某种特定的天赋,那么你其实还不懂数学。

拓扑、数论、几何、代数、和微积分要求的添堵,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可能拓扑很好,但是一看到数论就冒汗;还有的人几何很好,但是一看到代数就晕了。

也有人可能说,我真的不擅长任何数学啊!我只擅长玩游戏。

事实是,只要你有一件事是擅长的,那你一定也擅长某一种数学。

没有人擅长所有的数学,但是每个人都擅长某个领域的数学。

说来说去,学数学到底需要天赋吗?

简而言之,如果你并不意在成为一代数学大师,那么数学天赋对你来说并不重要。

对于大多数孩子所经历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时期来说,数学都没有上升到需要使用天赋的程度。

如果你认为数学很难,或者在考试中的分数始终无法提高,请不要埋怨天赋——而是要更注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性格,以及逻辑思维的表达。

若能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并在上述各方面都得到有效提高,你会发现不止是数学变得简单而有趣,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把让你头疼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轻松找出问题所在,激发孩子的数学潜能,让孩子开心学习 快乐成长!

Mathplore:全国领先的在线数学教育品牌,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30万海外家庭的共同选择,海外儿童都在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