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首炸!利率破4%,大水漫灌来了!

地产宋姐说房 2024-02-23 08:35:46

有温度的楼市数据,有态度的专业观点,关注“地产S姐”头条号,带给你更多楼市干货。

龙年第三个工作日,央妈便向“现阶段的亲儿子”投去足够重磅的利好——

最新2月LPR报价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3.45%,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报3.95%,上月为4.2%,大幅下调了25个基点。

LPR迎来历史最大降息幅度,这绝对称得上是开春大礼包。

壹丨非对称式降息

自“基准利率”换锚为“LPR”以来,本次降息是极其不寻常的一次。

从结构来看,这是一次“非对称式降息”,一年期LPR纹丝不动,五年期LPR大幅跳水。

我们都知道五年期LPR主要的是房贷利率,其次才是企业长贷利率,所以这次楼市针对性极强,可以说是给予楼市的定向放水。

其次是幅度,自从房贷利率由五年期LPR定基以来,历次降息的幅度不过5-15个基点这次直截了当,一口气降了25个基点,力度翻倍。

如果说以往的降息是“小步慢走”,这开年首炸更像是对今年救市动作的预告,油门必须踩死!

最后是逻辑,过往MLF降,LPR才会跟着降。但罕见的是,2月的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LPR反常跳水。

救楼市,当真到了火烧眉毛的节骨眼,才会有如此激进的动作。

同比一月数据就知道了,今年1月楼市成交量整体同环比均下跌。环比跌幅为28.06%,同比跌幅为12.51%。

去年1月,放开没多久,很多人都“阳”在家里,而且还有春节长假。就是这样的背景,今年1月交出的成绩单都没去年好看,一二三四线罕见地保持了一致,跌无止境。

今年春节前,其实已经迎来了一波宽松。北京取消严格执行多年的“双限”,深圳降低购房所需的社保个税年限,但碍于发酵时间太短,导致今年春节的楼市数据并无反弹。

眼瞅着传统销售旺季三月就要来了,下点猛药理所应当,救救萎靡的预期。

贰丨置业成本一降再降

这一波25个基点的降息,受益最大的莫过还没有买房的人。

目前除了北京城六区的4.05%外,全国普遍首套利率按3.95%执行,如果再算上“一城一策”,可以在此基础上再降20bp,即3.75%,如果地方再用用“调控自主权”,最低能够做到首套3.5%的利率,这与公积金贷款利率无异。

西安这波响应的很快,上午出的通知,中午朋友圈已经开始刷屏,现已执行“首套3.75%,二套4.15%,未放款及新签约客户同步按新标准执行”。

对于拥有存量房贷的居民,这波利好可能要晚一些才能兑现了。

存量房贷的利率要等到每年的重新定价日才能调整,很多人的房贷重新定假日都在每年的1月1日,最快也要明年1月才能享受到了。

还没买房的人能剩下多少钱,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假设你踩在了西安的利率高点,即2021年7/8月,首套房贷利率5.85%,贷款120万三十年等额本息,利息总额近135万,月供7080元;

利率4.2%时,同等额度,利息91万,月供5868元;最新利率3.75%时,利息80万,月供5500元。

两年半的时间,市场境遇大变。

不同利率环境下,现在买房利息要比高点时少约45万,对于工薪家庭而言,两年的收入这不就省下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除了楼市,旅游/出行消费数据都还不错。

今年春运人次已达50.93亿人次,交通部预计本次今年春运的流动人次会达到92亿人次;春节长假旅游消费6326.87亿元,旅行人次4.74亿人次,双双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

这次非对称式的降息,完全是为楼市服务,通过置业成本的进一步压缩,调动居民买房/消费的意愿。

年初释放超预期的巨幅降息,一来是释放信心,二来也是表态,大家长们很着急,成交量得先跑起来。

叁丨大水漫灌来了

还有一组金融数据必须高度警惕。

M1、M2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指标,M2泛指货币总量,全社会有多少钱,盯着这个指标就行;M1则是花出去的钱,直观反映有多少钱在流通。

年三十那天,央妈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金融数据,其中M1出现了大幅度跳涨,余额达69.42万亿,同比增长5.9%。

这一增速创下近一年的最高增速。说明前期喊话中的“金融支持”已经开始全面落地,央妈投放的钱不再金融机构中空转,真切流入各行各业中了,透过M2-M1之间的剪刀差对比到,说是大水漫灌丝毫不夸张。

金融放水的动作,主要由以下三项渠道完成:

第一,房地产融资全面落地,银行授意向房企输血。

春节前,已经有26个省、170个城市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第一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已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

这篇是罕见能把“输血金额”讲明白了的报道,“27个城市83个项目,贷款178.6亿元”。

每个项目能够取得的融资大概是2.1亿元左右,反推总量,3218个“白名单”项目都能过审,就足以获得近6750亿元的贷款。

报道中也提到了首批“白名单”项目有84%都是来自民企和混合制房企,“一视同仁”真的有在落实。

在除夕前,仅仅是工行,就批复了近2000个项目的贷款,落地速度极快。

此外,还有三大工程的专项款陆续到位,去年四季度至今,央妈通过PSL向保障房、城改领域已投放近5000亿的低息贷款,各地在龙年的城中村拆迁动作不会少。

第二,稳股市。

一月末国常会的会议中,提到了“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紧接着我们看到了二月初万亿级别的降准,以及国家队入场护盘,投入的金融没有明确数据,但春节前后的翻红,怕是得有万亿资金在支撑。

第三,居民终于肯贷款消费了。

紧接最新的M1数据,1月的居民贷款同样给力。

去年同期,居民贷款仅2000+亿元,今年首月来到了9000+亿,翻了四番。其中,短贷3187亿元,长贷4041亿元。

保持这个势头,无论是小宗消费,还是楼市销量回暖,都有希望。

现在的政策环境、金融环境都极其宽松,惋惜的是这样的组合拳晚出了两年,如果能在两年前开始救市,绝不会像现在这番被动。

2023年全国楼市出现普跌,更骇人的是一线城市的学区房、独栋别墅、市中心大平层等所谓的“硬资产”也在降价出逃,俨然有“非理性下跌”的趋势。

这也是为何现在政策开始“暴力拉升”的核心原因,接下来再有大招,除了北上的核心区限购解除,全国其他城市已经无牌可打了,怎么调动居民的买房热情,或许该从供给侧想办法了,新一轮的去库存行动不远了。

0 阅读:0

地产宋姐说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