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三度'装孙子':成功躲过美国制裁,华夏崛起之路!

劉同学 2024-05-14 04:54:35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

小妹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

在那个时代的转折点上,曾经显赫一时的苏联已经日薄西山,其衰落的身影预示着世界力量的重新洗牌。而我国正将焦点转向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这场全球地缘政治的巨变,尊敬的邓小平同志洞察国际舞台,预见到一段和平时期的到来,至少短期内不会有大规模的冲突。

基于这样的远见,邓小平同志调整了我国的外交策略,用四个简洁的词语概括:冷静观察、灵活应对、稳固立场、隐藏光芒。这四个词语后来被归纳为“韬光养晦”的策略。

回头去看,正是由于这二十多年的韬光养晦,我国得以避免与西方世界的直接冲突,当西方势力,特别是美国,试图施加压力和挑战时,我国选择了暂时的忍耐,避开了敌对势力的制裁和阻碍,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在这段历史中,有三次的忍耐尤为重要,每一次都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坚定和智慧,每一次都是“隐忍不发”的经典之作。

首先,是1990年我国在美国储存600吨黄金的事件。

当时,苏联正面临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目光很快就转向了我国。尽管我国当时的力量并不雄厚,但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面旗帜,而且改革开放的政策让我国在国际上逐渐有了影响力。西方国家不可能坐视我国的发展。

在199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提出了对我国实施制裁的提案,尽管只有巴基斯坦和古巴投了反对票,但支持美国的国家却有212个。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我国明白单靠票数是无法推翻制裁决定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让美国自己撤回提案。

幸运的是,美国对我国的打压并非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意识形态的对抗,这为中美之间的和解留下了空间。特别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他曾在中国工作过,这使得双方能够进行秘密的沟通。

最终,美国智囊团了解到我国的意图,即寻求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正常交流的国际市场,以促进经济发展。这对美国来说并非难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市场对西方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然而,作为西方世界的领袖,美国还需要在表面上保持一定的姿态,因此,它提出了一项要求,那就是中国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以赢得西方世界的“政治信任”。

所谓的“政治信任”,实际上就是一种“投名状”,或者说是一种“押金”。在美国透露出其真实意图后,它明确表示,中国最好将一批黄金储存到美国,数量不少于600吨。

这个要求让我国感到深深的寒意。黄金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它是一个国家抵御经济风险的基石,是最为稳健的资产储备,也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通用、不受汇率影响的“硬货币”。

毫不夸张地说,黄金储备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器,确保这个国家的经济不会在国际贸易的汹涌大海中“翻船”。

美国提出这样的要求,其用心险恶可见一斑。而更让我国震惊的是,600吨这个数字,恰好与我国在1978年至美国提出要求时的黄金储备量相吻合——我国在这段时间内储备的黄金约为640余吨。美国的要求,显然是冲着我国的全部黄金储备而来的!

这种感觉让人既愤怒又感到憋屈。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需要加入国际市场了,如果被长期制裁,我国的改革开放战略可能会胎死腹中,民族复兴的道路将更加曲折。

然而,黄金储备虽然重要,但我们可以慢慢积累。但如果错过了发展机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最终中国还是选择了忍痛答应这一要求,为了长远的發展,我们选择了忍受一时的屈辱。

二、美国航母进入台海

在老布什总统任期内,中美关系曾短暂稳定,但这种稳定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克林顿总统的上台,美国开始在经济、科技专利甚至核技术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制裁。

更为过分的是,美国政府开始直接插手中国的内政,大打“台湾牌”,公开支持“台独”势力。1994年,虽然美国放松了对中国的制裁,但克林顿政府开始从政治方面加大对中国的牵制,宣布重新调整对台湾的策略,提升美国与台湾的交往等级。

1995年6月,得到克林顿政府的批准,李登辉于7月7日至12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这是中美建交后,台湾地区领导人首次踏上美国的土地,虽然是以个人身份,但政治意味浓厚。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离走火仅一步之遥的“台海危机”。

作为回应,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国展开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军事演习,包括了二炮(导弹)部队在内,其目标显而易见。

7月份,我军在短短三天内进行了六次导弹发射演习,每一次都取得了命中目标的优异成绩。接着在8月份,海空军频繁出动,军舰出海60次,飞机飞行近200次,进行了多轮海上攻防演习。而9月至10月期间,又有80艘军舰和600多架次战机在福建沿海进行了演练。随后,10月到11月,我军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在军舰和战机的协同配合下,进行了渡海登岛作战演习。

自从李登辉访美以来,中国对海岛进行的军事演习一直没有停止过,台湾海峡上空弥漫着越来越浓的“硝烟”,战争的阴影一触即发。为此,1995年12月,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趁我军演习间隙,进入台湾海峡,显示对台湾的“支持”。

1996年3月,我国再次宣布进行海上军演,其中包括导弹发射,演习区域设定在离里基隆和高雄不远的海域。

关于这次演习,网络上有许多资料,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接近解放台湾的一次机会。有观点认为,按照当时的计划,我军后续所有演习都将采用实弹实兵,准备在演习中夺回台湾。

然而,在我军演习开始的第二天,世界各国已经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各国都已做好了随时撤侨的准备——这是以往演习中没有的情况。

与此同时,我国导弹试射的第二天,就有两个美国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峡,分别是独立号和尼米兹号。

这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收复台湾并不困难,但面对美国航母的挑战,对于当时既没有航母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先进的地对舰导弹的中国来说,是一大挑战。

一旦美国真的介入,无论是能否在家门口取胜,还是中国苦心经营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都将面临严重威胁。

这并不是悲观,也不是“投降主义”,当时的中国人民既有拼命的热情,也有勇敢的斗志。但最终还是要以“韬光养晦,目光长远”为准则。

因此,尽管此次演习历时8天,但在当时的环境中,一场寻常的演练只能被视为轻描淡写的“示威”,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羞耻感。

事后,确实有消息透露称,原本我国计划在“一旦台海有变,演习即转为实弹进攻”,但此计划却遭到某高级军官泄密,导致台湾提前向美国“求援”,促使美国介入,迫使我国不得不放弃此次机会。

随后,涉及的间谍被捕并判处死刑,然而这也无法弥补我国失去的收复台湾机会和遭受的屈辱。

三、人民币被迫升值

人民币被迫升值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核心,汇率的变动不仅影响国家经济的稳定,更关乎国家的主权。

日本在签订《广场协议》后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而美国则面临巨额贸易逆差,急需增加贸易收入以缓解财政赤字,因此将目标对准了日本。

在《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对美元汇率被迫大幅上升,短短三个月内升值了五分之一,不到三年就翻了一番。这导致日本经济泡沫急速膨胀,并最终破灭,多年积累的财富被美国以汇率差收割一空,使日本陷入“停滞时代”。

而2006年,美国将这种压力转移到了中国身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GDP年增长率一直超过8%,到2006年甚至超过了10%。

当年,中美贸易逆差达到了1400多亿美元,这让美国政府感到压力重重。

实际上,早在2001年,美国就试图打压中国,但“911”事件的发生让美国政府将重心转向全球反恐,对中国采取了放松策略。

然而,美国政府后悔莫及,决定以“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为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勒索”。

当时,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不小,美国试图向中国发起新一轮经济战争,甚至美国国会已经提出了一项法案,若人民币汇率在当年没有明显升值,美国将对中国商品征收27%的关税。

这一明显不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美国也想保持颜面,因此推迟了这项提案的表决,只是散布了一些风声,然后邀请中国进行了一场“经济战略对话”。

这次对话标志着中美首次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战略对话,后来发展成了一项常规机制。虽然最初设立这一机制是为了逼迫中国做出让步,但也可视为美国对中国实力的一种认可——现在你的经济实力已足够让我重视了。

这场对话于2006年9月被提出,12月正式进行,主要议题是美国提出的“人民币升值提议”。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已有升值趋势,但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了强力调控,全年仅升值约3%,这显然无法满足美国的期望。在经济对话中,美国提出了更快速且长期持续的升值要求。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货币更值钱,有利于国际贸易,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但在国家层面上,人民币汇率的降低是中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人口红利的体现。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并非出于帮助中国,而是为了减少中美贸易顺差。

尤其是由于升值存在时间差,国外金融机构利用这一差异,在人民币低价时以美元换取人民币,然后在人民币升值时将其兑换回美元,即使每次仅有3%的差价,也能在一年内从中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而这只是个头。

我国政府对此危害深知,但当时虽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世界经济主导地位仍掌握在美国手中,国际贸易受其影响较大。因此,我国最终同意持续人民币升值。从2006年开始加速,到2007年第一季度,升值速度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的两倍,从最初的8.3升至当时的7.7左右,几乎接近了10%。

这也给我国部分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出口下降,国内商品价格上涨,或许一些人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一度超过了二十元一斤,一些常用农产品的涨幅更是高达三倍。

后来,幸运之神眷顾,美国陷入了“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打压松懈,才让我国得以喘息,经济重新走上正轨。

这就是历史上,我国为了韬光养晦、稳健发展,不得不忍辱负重的三次“装孙子”,这些让我国避开了美国的直接打击,迎来了如今的兴旺发展。

这些年来,我国的国际工作方针已经转向了“有所作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更重要的是,如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足以抵抗美国的阻击和制裁,甚至在美国的封锁压力下,我们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前辈们当年的忍让和智慧。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好了,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览,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别忘了点赞关注留言哦

我们评论区见!



156 阅读:31321
评论列表
  • 逸仙 107
    2024-05-16 16:35

    不错,对于历史记录的比较清晰,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 飞天 79
    2024-05-16 20:43

    汉朝立国的前100年一样受尽屈辱,后面把匈奴打得叫爹喊娘

  • 2024-05-16 12:35

    差不多就是这个事实

  • 2024-05-16 20:03

    以前丑国还知道不公开撕破脸,现在丑国是公开无耻打压中国

    长弓 回复:
    老美有点慌!!!
  • 2024-05-16 14:08

    抓住机会,搞死美国!

    吃瓜看热闹 回复:
    肯定的
  • 蓝yin 49
    2024-05-17 17:55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侯家强 回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 2024-05-17 23:50

    我们最该感谢的是911

  • 2024-05-16 21:35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2024-05-17 23:18

    漂亮国七大恨,来日一并清算!

  • 2024-05-18 14:24

    韬光养晦只是权宜之计!是时候该亮剑了!

  • 2024-05-17 15:55

    记在心中,有朝一日还施彼身。

  • 2024-05-18 11:39

    实力到了,一切都是屁

  • 长弓 13
    2024-05-19 21:55

    这个观点很客观,我们也终于忍到不用再忍的实力。96年的危机再也不会出现。

  • 2024-05-18 07:44

    韬光养晦!

  • 2024-05-17 21:17

    世界各国都在美国存有黄金,这是使用swift的基础

  • jy123 11
    2024-05-20 11:33

    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

  • weik 8
    2024-05-16 23:59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中国不需要低等的人民币,而需要和美元一样坚硬的人民币。中国要以内需来带动经济增长,这是长久之策。

  • 2024-05-18 10:43

    韩信忍辱胯下,因为他还不够拔剑

  • 2024-05-19 23:52

    还有一次,大使馆被炸

  • See 3
    2024-05-20 12:30

    只要把国内美日卖国贼打倒,就不惧美国!

  • 2024-05-19 14:47

    牛肉耍降价了

  • 2024-05-21 14:45

    不错 小编是做了功课的 赞一个

  • 2024-05-19 11:40

    解放北美大陆

  • 2024-05-19 08:04

    强大了,有一天解放军进攻美国本土!美女黄金都抢回来!

劉同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