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明明是大制作,为什么会被称作小破球?

四十二光年 2023-02-10 17:42:02

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你会发现,《流浪地球2》的特效非常好,宏大叙事,制作精良,群演很多,明明就是一个大制作的电影。

那为什么无论是网友还是《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帆,都把《流浪地球2》称为小破球呢?

《流浪地球2》花了4亿人民币,相比《满江红》的5亿成本确实少了些,更不用说《阿发达2 》的4亿美元成本了。

但是,《流浪地球2》光世界观就有二十万字来描述,同时还动用14间摄影棚同时拍摄、雇用20位科学顾问、1189位常驻工作人员。

同时,剧组外特效人员近万人,使用了大约22000名群演,其中外籍群演17000人,中国籍群演超过5000人。

电影里的那些特效镜头(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太阳氦闪危机)背后,有102个科幻类主场景搭建、5310张概念设计、6001镜视效镜头、9989张分镜头画稿、95000件服装道具制作等等。

当然,还有徐工集团免费赞助的设备和三百多名协助的员工。

这些都加起来,没人敢说《流浪地球2》不是大制作,虽然成本比《满江红》要少,可对于电影的制作却没有一点马虎,可谓是钱都用在刀刃上。

其实,小破球并不是针对《流浪地球2》而得来的名字,而是继承了流浪地球1得来的名字。

别看现在的流浪地球2能动用上千人的常驻拍摄人员,两万多群演,特效的拍摄几乎工业化,还有徐工集团等大公司免费提供设备和人员帮忙。

这一切在流浪地球1统统都没用。

中影集团在2013年拿到了流浪地球的版权,想把流浪地球影视化,于是找了很多国外知名导演,但无一例外都被“婉拒”,他们都认为中国还没有拍摄好科幻片的能力。

就这样,版权后来到了导演宁浩的手里,宁浩觉得自己拍不好科幻片,于是将版权又转给了好友郭帆。

那时候的郭帆只是一个本科是法律专业、硕士是北电管理系,只拍过两部电影的导演。

但郭帆是刘慈欣的书迷,拿到流浪地球的版权之后,当即就决定不顾一切都要拍出这个电影,于是便找来了龚格尔当制片人。

当时的龚格尔也是半路出家,当过歌手、编剧、配音、配乐,唯独没有当过制片人,只是跟郭帆关系好,也都热爱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就在这两个新人导演和制片人的梦想支持之下组建了剧组开始拍摄。

由于没有投资,郭帆自己先拿出100万投入,很快钱就花光了,制片人龚格尔零工资,反而把车卖了投入了几十万。

虽然剧组很穷,但是郭帆的理想很丰满,而且一直把这种丰满的理想灌输给龚格尔,最夸张的时候,龚格尔用业余时间给网剧配音,从而赚钱投入到剧组里面支持。

可科幻片并不是郭帆投入的这100万加上龚格尔配音的工资就能支撑的,于是,郭帆就天天到外面去找投资,天天给别人谈理想、聊未来。

见面就谈理想、聊未来,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投资者都把郭帆当成骗子,只有极少数投资人愿意投钱。

缺钱的剧组当然能省就省,给演员的片酬也是最低的,主角都找新人,而且用的是最低工资找的新人。

流浪地球刚开始选的男一号演员名字叫陈若轩,是一个戏剧学院刚毕业的小演员,片酬是5万元。

在签完合同之后,陈若轩在剧组里待了几天,发现这个男一要每天背着100多斤的装备跟着剧组跑半年,而片酬却只有区区5万元。

于是他认定这样的穷剧组拍出来的电影肯定没戏,觉得自己被郭帆骗了,于是干脆利落地违约,赔偿剧组5万,拍拍屁股潇洒地走人。

女一郭帆选的是14岁的初中生赵今麦,片酬也是5万,只是赵今麦并没有走,反而跟郭帆一起去横店重新选男一的演员。

最后选定了一名叫屈楚萧的年轻演员,鉴于第一次的男一演员走人的经验教训,这次给男一的片酬是10万元,其中的5万是前一个男一演员的赔偿金。

如果只有这些年轻演员,一个票房号召力的明星都没有,那实在也说不过去,于是郭帆继续找演员谈理想。

找刘德华和梁朝伟,他们都没来,只是跟刘德华取得了联系,反而郭帆的理想让金牌配角吴孟达很激动,当即就决定只要20万片酬出演。

郭帆找达叔的时候,许诺过找一个大咖过来配戏的,面对达叔也不能食言,于是便找到了吴京。

吃饱喝足之后,吴京最终也被郭帆的理想感动,也决定到流浪地球剧组客串三天。

只是吴京没想到,自己进了剧组之后,郭帆便一直给他加戏,让他脱不了身,最后足足拍了31天。

吴京在流浪地球剧组中拍摄的时候,拍着拍着经费也没了,郭帆看着曾经的战狼,无比感慨,又约吴京喝酒聊梦想。

郭帆眉飞色舞地对吴京描述中国科幻片的未来,之后又满脸愁容地叙述自己遇到的经费困难问题。

这些都让吴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不正是自己拍战狼前的自己吗?”

于是当即决定,自己零片酬出演,还给流浪地球剧组投入6000万,让郭帆的梦想得以继续。

所以,流浪地球的演员片酬成本极低,最高的片酬就是达叔的20万,第二是男一的10万,第三是女一的5万,其余所有其他演员的片酬都是5万以下。

有了吴京和吴孟达这两位大咖,加上吴京的6000万投资,瞬间让郭帆的流浪地球有了底气。

就凭借这些,郭帆再去找投资人聊的时候底气就足了很多,也不会让投资人认为自己就是骗子。

通过不断找投资,不断聊梦想和未来,郭帆最终给流浪地球拉来了3.5亿人民币投资,且把这些钱全部用在刀刃上。

就连很多拍摄道具都是从隔壁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剧组中借过来的。

在特效方面,郭帆用极低的价格,忽悠中国仅有的3家物理特效公司的2家和自己签约。

由于流浪地球的特效要求特别高,郭帆还把其中一家特效公司搞的差一点就倒闭了。

就是这样,钱还是不够,郭帆忍痛把剧本最初定下的4000多个特效镜头给砍了一半,才最终勉强地把流浪地球1给拍摄完。

由于极度缺钱,特效制作不足,所以流浪地球便有了小破球的称号。

而这个称号一直流传到流浪地球2,现在几乎所有的人说小破球,都知道指的就是流浪地球系列。

我是42光年,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2 阅读:360
评论列表
  • 2023-02-10 21:18

    小破球还得谢谢,万达集团撤资之恩[得瑟]

  • 2023-02-10 20:42

    我们不是拍不出好电影,是因为流量比务实来钱更快。大部分人工作也好,拍电影开公司都好,都是为了赚钱,所以什么方式最省力最赚钱当然选择这种方式,而流浪地球不仅仅为了赚钱……

  • 2023-02-12 03:03

    好得有吴京,吴京能火对中国电影题材的把握太强了

  • 2023-02-10 23:14

    感谢中国科幻的领路人们[鼓掌]

  • 2023-02-11 19:47

    当初穷的连宣传的钱都没有,上映第一天排片只有10%

  • 2023-02-11 14:43

    剧本智商给幼儿园小一班看还可以,中班看都有点幼稚

    12xxxxx89 回复:
    蓝皮人给幼儿园小班看都幼稚
  • 2023-02-10 21:22

    伟大的作品

四十二光年

简介:非著名,非职业马拉松跑步爱好者,每天学习、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