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自主改造:浙江实践引热议!

东江梦 2024-04-19 07:33:21

近日,浙江省老旧小区自主改造的成功案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江山永安里一期和杭州拱墅浙工新村作为先行者,展示了各自独特的筹资模式与改造路径,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两地的案例表明,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筹资方式和合理利用容积率提升政策,老旧小区自主改造不仅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还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行性。

首先,从资金平衡角度来看,《浙江省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指导意见》强调了资金自筹与政策支持相结合的原则。永安里一期通过增加房源数量,将多出的40套房产用于弥补建设资金缺口,实现了财政零投入;而浙工新村则借助扩面后的销售收入和地下车位销售款,使得业主出资比例占据总资金的80%以上,同时配合旧改、加梯等相关政策性补贴,保证了项目的收支平衡。

其次,对于原住房面积与扩面部分的定价策略,两地采取了差异化的计算方法,兼顾了公平性和激励性。这种灵活的定价机制既尊重了原有住户的权益,又鼓励了居民参与扩面改造的积极性,符合国家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化运作方向。

然而,针对网友和群众热议的焦点问题,诸如“多出来的房源归属”、“扩面价格是否过高”等问题,应当在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明确权责关系,确保所有决策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业主权益。例如,对于新增房源的分配使用,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优先满足本小区业主需求,或者用于公共利益的其他用途。

浙江老旧小区自主改造的实践,凭借其科学合理的筹资模式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成功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诸多难题,为我国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然而,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的差异,如经济水平、土地资源、居民意愿等因素,全国推广时还需因地制宜,制定更为精细化的操作指南和配套政策,确保老旧小区自主改造既能顺应民生期盼,又能有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0 阅读:167

东江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