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反商业逻辑的良心在这里!

愤怒的鳄鱼 2023-10-09 20:26:23

     华为昆仑玻璃的研发是华为自己做的,华为发现消费者维修量最大的故障就是屏幕摔碎。外屏玻璃碎裂,对用户来说代价很大,成本很高,而且很浪费时间。     华为的2012实验室,科学家从钢筋混凝土的里面找到了一些思路,用了四年时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说九九八十一难都不为过, 终于在手机面板玻璃中含入了数量高达1亿个的高强度纳米晶体。一次次的跌落测试,一次次的失败重来,持续四年的连续研发,历经无数次的方案修改,昆仑玻璃最终落地。     其实这个玻璃和玄武架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反产品设计逻辑的。              用户需求当然是越抗摔越好,但厂家的需求不是。厂家应该希望用户换手机的频率加快,这样才能赚得更多,这才会出现果子家越升级越慢,新品一发布老手机就卡的情况。老老实实,真正的帮用户越升级越快,让用户摔不坏的手机,那就是傻的厂家。市场上的存量手机,你给他跑那么快,他哪里还能很快的换呢?    华为就是这样,所以从商业逻辑上来说,华为就是一家很傻的企业。    天通卫星通话,华为为了把天线做小,独创了很多技术,才能实现36000公里的卫星通话,跟中国电信团队一起,15个月分了六条线路,走了3000多公里行程,到处测试。吕廷杰教授说的一点不错,越是懂通信的就越会震惊,这个技术难度都已经接近难以理解了,天线性能、发射功率以及卫星通话时的发热问题必须一个个解决,经过多少努力,多少技术和资金投入,最后呈现的就是这么一个奇迹般的功能。     MATE60上有手势和人脸注释的小功能,很好用,细心的朋友能发现,MATE40上也有,但50上就没有,因为五零用的是高通芯片,华为试了,功耗受不了,被迫去掉了。

     现在麒麟芯片回归,这个好用的功能就又有了。这种细节上的努力,最终是一个好用的小功能,背后却是大量的研发和投入创新。几纳米能说明吗?跑分能代表吗?吹堆料吹良心,厚道的厂家到现在都不见得明白这个道理。     材料方面,x3x5上的非牛顿流体材料,工艺和结构上都进行了模板创新。内屏的复合叠层结构不仅柔韧可靠,还具备超强性能。华为总共折腾了三年,最后落实到了产品中,大家甚至感觉不到,就是好用不容易坏。所以说叉三叉五就是折叠屏的王,是其他家超越不了的天花板,靠的是什么呢?      前几天发布的刘德华非凡大师的RS手机,那个瑞红的陶瓷后壳,又是个超级难搞的黑科技。咱们古代陶瓷技术里有一句话千窑一宝,这个宝指的就是红色陶瓷。对工艺、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高,无法大批量生产。    华为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呢?加催化剂稀土元素,二氧化铈,一顿折腾,最终行了。所以RS版本这个瑞红是最难买的,尽管他跟玄黑价钱一样,但技术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很多供应商都非常乐意跟华为合作呢?华为拎着头发帮你提高能力,一轮合作下来,追求卓越的气质一旦固化下来,你在行业里就直接脱颖而出了。    RS非凡大师大家如果要抢,打死都得要这个红色,就这个玩意儿,这个后壳花了三四年时间研发,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后壳吗?手机还不是一样的用。这么说的朋友你跟我一样都还在功能层打转。咱们都不是非凡的目标顾客。人家非凡的人他就好这一口。    所以从技术投入上来说,华为敢于研发,落实到产品就是极强的体验和竞争力,经常是你用了你才能知道爽,有的时候爽在哪你都说不出来,但你要是换别的手机,你就会很别扭。不管哪个厂家真正贴心站在用户这边,用户是感受得到的,产品传递的是企业的价值观。         所以华为打赢苹果最终是必然的,除非乔布斯复活苹果才有一点希望。

10 阅读:686
评论列表
  • 2023-10-10 23:05

    商业逻辑:最早三星做手机、半年卡,然后就是疯狂提高自己产业链的存储!华为正式做手机后,就从系统碎片化原因来解决,上亿的安卓底层代码花了好几年时间、修改了2变,后来就有了第一次的18个月不卡顿的发布会!后面才有了安卓和苹果竞争的底气!

  • 2023-10-10 20:46

    这才是真正做好产品的思维,不是纯商业思维

  • 2023-10-10 12:19

    精益求精[点赞]无微不至[点赞]!华为[点赞]!

  • 2023-10-10 16:28

    你是懂华为的

愤怒的鳄鱼

简介:我的文字,你的故事! 触动心弦的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