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盒牛奶胖揍女儿,“窒息家庭”毒害了多少年轻人

吃瓜的小脑斧 2023-11-02 13:35:43

前几天,有这样一幕让人无比气愤。

仅仅因为一盒牛奶,女孩被爸爸胖揍一顿。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

家里规定,每天只能喝一盒奶,怕喝多了不吃饭。

那天,弟弟一直盯着女孩喝奶,在不知道弟弟喝了两盒奶的情况下,女孩随口问了句要不要喝奶。

弟弟没忍住又拿了一盒奶。

爸爸听到后,直接就生气了,大声吼着:

“你的目的达到了。

你就非得惹他喝这个奶,你告我你满意了吗?”

一脸迷茫的女孩开始解释,迎接她的却是无端谩骂和“凳子加身”。

事情到此,已经够离谱了,但无法预及的惊吓又来了。

挨打后的女孩情绪低落,中午吃饭,爸爸喊几次,她没心情搭理。

于是,爸爸又狂暴了,追过来先给了两脚,又扇了一巴掌,最后掐着自己脖子用拳头砸头。

只是问了弟弟一句“喝不喝牛奶”,便有了如此凶残的后果。

原来真的会有家庭,因为一瓶牛奶打骂孩子。

代入一下女孩的视角,真的很窒息。

弟弟多喝奶,爸爸一个字没有说。

女孩只是问了一句,爸爸就炸毛了。

再说,就算弟弟拿上牛奶,爸爸为什么不说弟弟?反而将矛头指向了女孩。

处处透着离谱,简直不可思议。

仅仅因为一盒牛奶就让家里的鸡飞狗跳,真的至于这样吗?

但不幸的是,不少父母情绪就像未知的魔盒。

你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炸,也不知道会炸到什么程度。

当你面对他们的时候,你会感觉你不是在面对一个有阅历、有自制力的成年人,

而是一个无理取闹,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多变的婴儿,丝毫不匹配他们的年龄。

02、

处在这样的家庭,很多人从小就是父母的情绪垃圾桶。

比如,在西餐厅吃饭,女儿不小心摔倒衣服被手里的冰激凌弄脏。

母亲直接大发雷霆情绪失控,抽起身边的椅子砸向女儿。

看不下去的服务员,跑过去赶紧阻拦。

事后,母亲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三番五次去店里闹。

过年蹦着说,过年了过年了,福到了。

我爸文化水平不高,他觉得我发音错了,直接甩了我一耳光。

我十五岁,我妈丢钱包在那骂我,说是因为养我才会穷。

我说“那妈妈我长大赚钱给你买大房子”,我妈骂“就你这德行,别自以为是了”。

没有打碎碗,只是里面的撒尿牛丸掉出来了。

我爸迎面就是一个巴掌,打的我耳朵都翁了,然后一直扇,一直扇,而且还骂的贼难听,

最后一脚把我踹到厨房里面。

我小的时候打碎了个茶杯,直接跪在地上等我爸回来,希望他能打轻点,

家对我来说就像地雷战场,每个时刻都是情绪爆发的倒计时。

你会发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

就是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情绪最不稳定的不是那个小孩,而是某一个大人。

这就需要一个孩子,在情绪上向下兼容自己的父母。

以至于有心理医生说,我们把我父母的角色做了,

父母就会变成那个无理取闹小孩的形象。

小时候让你懂事,长大了让你必须让着他们。

所以,你看到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会有一种情节,总想满足父母的要求不想她们受委屈。

然后什么都自己默默承受。

03、

很多父母会自诩孩子教得好,从小不叛逆。

其实这是自我意识薄弱人的特征之一。

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度干预和缺乏自由,或不顾一切地试图迎合父母的价值观。

他们下意识地变得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在一个[可以反抗的氛围中]。

比如,前两天女儿把水晶泥弄沙发上了,我发了好大的火,

当时孩子没哭,事后感觉自己真的不对跟娃道歉,娃反而哭了。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

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受父母情绪影响长大的人,无法区分[人格否定]和[反对意见]。

他们对对方的表情、语气很敏感,很容易感到被逃避或被嫌弃。

总是自责[是我的问题],即便对方只是提出了反对意见。

进而使得[小脑扁桃体]变得敏感,这是控制大脑中恐惧反应的部分。

所以童年不间断承受情绪施暴的人,很容易出现紧张疲劳。

比如有网友都三十几岁,结婚了,看见妈妈的电话还会害怕。

听到母亲要来,便开始焦虑。

有被妈妈突然来访连,下意识的,忙去洗手间摘掉耳环。

有丢掉身份证,想起需要麻烦父母补办就焦虑哭的。

从小到大我们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准备不惹父母生气。

长此以往,[过度紧张]如果没有得到缓解,并且不自觉地保持着这种状态。

就会自动形成寻求对方想要的正确答案的习惯,与人交流时会异常困惑和疲惫。

不知道如何休息,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被迫休息,是因为不知道[释放内心的紧张]是什么感觉。

压力下的荷尔蒙,往往会导致持续的不安感。

对他人的言语产生敌意,或是突然涌上愤怒,直到是潜移默化到骨子里。

比如,父母情绪都不稳定,一点事情他们都能如临大敌,气急败坏,骂声不绝。

我原以为我可以不受他们影响,直到有一天因为我侄儿犯了一点错,我凶他,

我才知道我已经被传染了。

04、

或许有人说,从小被打击的孩子,或许到社会上真的觉得什么打击都是小意思。

一边非常非常努力的证明自己,一边把所有事情都做着最坏的打算。

但是被爱着长大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打击都往好处想。

会第一时间稳定周围人的情绪,会第一时间想解决办法,不会在失去上纠结太多。

我没办法评判哪种孩子更成功,我只能知道哪种孩子更快乐更有底气。

作为一个普通人,有喜怒哀乐、会哭会笑。

发生意外的事情也会难过,但情绪稳定地找解决方法才是正途。

比如,小时候调皮,家里碰的摔的东西多了,从来没有被指责过。

有次不小心把体温计摔地上了,一地水银珠,我爸让我躲开。

然后他一边处理水银,一边告诉我水银有毒啊、应该怎么处理啊……

小时候摔碎一打碗,我妈说没关系,反正我们有很多;

我出去旅行回来,妈妈会问我为什么不多待几天;

所以现在拜托她任何事情,不管她应不应,我好像都没什么心理负担。

是啊,被爱包裹长大的孩子才不会内耗。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

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可是,我们出生家庭无法选择,如何调整,扮猫有几点建议:

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你的情绪,你的焦点应该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

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人身上。

什么时候该适当妥协配合,什么时候充耳不闻,什么时候阳奉阴违。

靠着这样的理解,你会慢慢学会一种名为从容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将为你的人生增添一份保障。

将自己的视线从这栋大房子里转移出去。

不要去想在这个喜怒无常的家庭里,到底谁爱谁,谁又讨厌谁。

不要被这样的情绪所困住,那只会让你永远扮演着可怜人的角色,成为一个偏执的人。

在这样的相处模式里,绝大多数你都能做到事情在先,情绪在后。

当有旧的东西被我打破,自然就会有新的东西浮现。

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可能新生就代表着某些陌生、某些不适、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放下一些东西,再拿起一些东西,这就是人生。

共勉!

18 阅读:5897
评论列表
  • 2023-11-02 19:48

    第一个案例的女生,她爸爸不是情绪不稳定,是重男轻女到极致,内心里巴不得这个女生死掉,所以才会那样动手就打残暴且不克制。

    用户12xxx97 回复: 潇潇落雨
    这个图片是抖音一个讨论父母偏心的视频下面的评论区留言,我看过,当时印象还挺深的。不过如果说有没有真正联系发言的人确认,那确实没有。
    潇潇落雨 回复:
    有一说一,搁着搞俩图片也没写来源,大概率是编的,故意搞噱头[抠鼻]
  • 清风 70
    2023-11-03 00:41

    第一个明明是重男轻女,弟弟违反规定,应该打骂的是儿子而不是拿女儿出气,女儿长在这家庭真不幸

  • 2023-11-03 13:11

    等你长大了,他们又莫名其妙开始爱你咯,然后你又会反思,太久不理他们是不是太过分了

    尹深熙 回复:
    说的太对了[横脸笑]
    尹深熙 回复:
    他们就是这样,为了有人养老,恶心死了
  • 蔷薇 21
    2023-11-02 21:30

    有些人根本不配当父母

  • 嫣然 19
    2023-11-02 23:57

    我父母都是易暴易怒型,对儿女一视同仁都棍棒教育,现在都70多了还经常吵得不可开交,去年他俩吵得太狠我和姐姐直接开骂,你们两个都七老八十了吵成这样丢不丢人?能不能给儿女们做个好榜样…反正我们兄妹三个完美遗传了他们两个的爆脾气,其实也是一种痛苦,更痛苦的发现,我们兄妹几个生的孩子脾气也不好

    用户16xxx03 回复:
    一样,我妈总说她为了我和我弟牺牲,可我真的希望他们离婚
  • 2023-11-03 11:48

    第一个明显是重男轻女,对儿子很纵容

  • 2023-11-03 09:11

    我老公要这样对我女儿,高低得和他离,什么玩意,有本事打自己,没本事憋着

  • 2023-11-02 22:28

    我和老婆从不打女儿,现在初中变成“报恩的”来了[得瑟]

    暖暖 回复:
    同款
  • 2023-11-02 20:44

    奶可以当饭吃,有营养没碳水,多好

  • 2023-11-03 19:19

    太恐怖了,我小时候经常被揍但都是因为真的太皮,比如欺负别人家孩子被家长找上门或者偷钱之类,其他的就算拆家父母都从来都不会骂一句

  • 2023-11-03 06:56

    这样看来我做母亲还算不错,我骂过小孩但没打过

  • 2023-11-04 01:12

    小时候怕打碎碗碟,因为家里条件不算很好,坏了就要花钱买,会很自责,爸妈不会说什么,导致大了打碎了还是会有的害怕,我崽两岁多帮忙拿碗,茶杯,都摔过,只要不是在玩都不会说他,会和他说要怎么做不会摔坏,事后不要踩到,但是如果是制止之后还玩摔坏的就会拍他手顺便和他说这个不可以玩,会划伤的[笑着哭][笑着哭]

    朋友 回复:
    我小时候摔了碗会被说两句,到我闺女这里,我闺女都是提前说没事的,我都不知道我的台词是啥了[笑着哭]
  • 2023-11-03 11:09

    情绪这块儿,我还是比较有信心不会影响孩子。虽然曾经我就是那个被影响的孩子

  • 2023-11-04 11:54

    虽然很遗憾,但这种性格遗传,即使孩子一出生就离婚把孩子带离有问题的人,孩子的性格依旧有可能有趋向

  • 2023-11-02 22:49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自己都感觉自己是个魔鬼。因为我家孩子专注力不够,加上调皮。写作业特别慢。学习态度很不好,我自己就是控制不住。虽然不会用力打他,但吼是经常的事。虽然知道这个是很不好的,但就是控制不住,就跟他控制不住自己的专注力一样。

  • 2023-11-03 08:57

    重男轻女实锤

  • 2023-11-03 08:32

    我家儿子要肯多喝牛奶我都笑死了😂

  • 2023-11-03 19:45

    感谢我爸妈,小时候不小心打碎碗碟,他们只会说一句碎碎平安,我有没有受伤。[比心]我也是这样对我的孩子。感谢投生在有爱的家庭。

    归零 回复:
    你的爸妈情绪非常稳定[点赞],换作那种小心眼的家庭,可能两块钱的碗就能让一个家庭感情出现间隙
  • 2023-11-03 17:49

    第一个的关键是重男轻女吧

  • 2023-11-03 23:05

    原来不是只有我不敢接妈妈电话[吃瓜],,,

  • 2023-11-03 00:30

    棒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得瑟]

    理想与真实 回复:
    棍棒出孝子的前提是父母亲也是有知识道德修养知礼义知廉耻的人,而不是没有情绪管理无端失控谩骂孩子殴打孩子,这种只是情绪不稳定的神经病,而且他还意识不到的那种。严师出的高徒,是严师有较高的学识与教学能力,不该做的去惩罚,真的不明白的去教学,而不是肆意的谩骂
    归零 回复:
    懂礼义廉耻的父母,会把它当做纠正孩子恶劣行为无果之后,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而有些人只会把它当做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良方
  • 2023-11-04 08:41

    哎,从小被打到大,但是也被宠到大,我没有人格分裂真是万幸

吃瓜的小脑斧

简介:但心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