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文学家,将在长安重生

西演SPACE 2024-05-20 16:08:46

世界100位文学大师排行榜上

杜甫是第27位诗圣杜甫,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而这一切的起点在1278年前的唐长安城746年,杜甫西入长安755年,杜甫离开长安长安十年,杜甫从轻衣怒马的杜公子涅槃成为我们熟知的老杜

*《长安三万里》-青年杜甫大唐的文学家,在长安起点也将在长安重生

*纪录片《中国》-杜甫与唐肃宗6月7日-8日 史诗级舞剧《杜甫》85折最后1天!

千年之后 诗圣回归长安!

演出时间

2024年6月7日(周五)19:45

2024年6月8日(周六)19:30

演出时长约110分钟(含中场休息)演出地点

西演SPACE·西安广电大剧院

一生创作1500首诗歌

以其作品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以及深厚的人民性

被封为“诗圣”

杜甫在“诗圣”之外

更是“情圣”

对家国之深情

对亲友之盛情

对人民之同情

梁启超说——

“我以为工部(杜工部,即杜甫)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

“他是个最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他对于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所以常把他们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工部写情,能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绪归拢在一篇,而得调和之美……他的情感像一堆乱石,突兀在胸中,断断续续地吐出,从无条理中见条理,真极文章之能事。”

“一个人笔下的唐朝”

一首诗 一段舞 一时心境

一帧景 一回眸 一段历史重现

唐诗诵古今,一日越千年

从一部舞剧中看见

巍巍大唐由盛转衰的前尘过往

既已身在长安

怎能不看诗圣《杜甫》的笔底波澜

以舞的方式说尽杜甫

他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在舞剧中以大写意的手法,分“序:壮游羁旅,踌躇满志济天下”“上篇:长安十载,求官谋事为苍生”“下篇:弃官归隐,笔底波澜惊风雨”“尾声:登高望远,历尽沧桑唱大风”4个篇章。社会的动荡、百姓的疾苦、时局的混乱、朝廷的昏暗,尽数现于杜甫的笔端,无比清晰、荒凉。“杜诗”既是杜甫的心灵史,又是“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的心态史。他的笔触所及处有湖山风月,更有众生疾苦。

以舞的方式吟尽大唐

杜甫的一生是吟诗的一生,其思想、人格、追求、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如何用舞剧这一形式来表现杜甫这位“诗圣”,是该剧创作伊始即面临的一大难点。

编创团队将此作为实现艺术创新的有利契机,将舞段与各舞台元素巧妙结合,通过抽象和艺术化的方式,成功破解“舞不能语”的表现难题,达到了舞之能吟、吟之能言、言之能情。

从舞台上的“杜甫”

看见时光中的“杜甫”

6月7日-8日

西安广电大剧院

见证诗圣的重生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