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段被误读2000年的历史,你知道真相吗?

耕其田 2024-05-15 22:00:53

嬴政是质子异人的儿子,他在赵国出生,适逢秦国兵围邯郸,他少年时不得不和母亲赵姬东躲西藏。

13岁即位为秦王,24岁赐丞相兼“仲父”吕不韦一封30字的信,吕不韦便恐惧地饮鸩自杀。

39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称“始皇帝”。

他是工程皇帝,承包的有:万里长城、“天下第一宫”阿房宫、秦始皇陵、直道。还命五十万大军南攻百越。

提起秦始皇,便会说到“焚书坑儒”,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

打开《史记》,便会明白秦始皇从来没有“坑儒”。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一段被误读2000年的历史真相。

一、为什么发生焚《诗》、《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酒设宴,有七十个博士上前祝贺。

有一个叫周青臣的领班,啵啵了一套秦始皇“日月所照,莫不宾服”的彩虹屁。

然后,淳于越看不下去了,进言:

“商周称王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辅助势力。

陛下的子弟却都是百姓,万一突然出现逆臣,朝廷孤立无援,谁来相救呢?”

这是在说分封制的优势与郡县制的劣势。

秦始皇便让廷议,丞相李斯说:

“时代变了,这些书生不研究现实而去模仿古人,他们指责当世,惑乱百姓。

我请求让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都烧掉,不是博士官所主管,私藏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通通送到郡守、郡尉那里烧毁。

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一类的书留下来不烧。”

秦始皇便同意了李斯的焚书令。

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便是发生“焚书”的大致原因和经过。

二、不是“坑儒”而是“坑术士”

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在一起吧啦吧啦说秦始皇的坏话。

说他为人刚戾自用、为政贪恋于权势等,不能为他寻求仙药。说完俩人跑了。

这件事被秦始皇知道了,是大怒。一是自己受骗了,二是他们忤逆龙鳞。

秦始皇说:韩众跑了,徐巿(fú)花费巨万,终不得药。我对卢生他们尊重,赏赐丰厚,现在还反过来诽谤我。

于是派人审问咸阳城的方士,他们互相揭发举报。

最终,秦始皇坑杀了四百六十余人。

“儒”是指孔、孟所传授的儒家一派,虽然与术士有交叉,但并不等同。

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有这样的原文: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后来,发生大泽乡起义,秦二世还召博士儒生们问策。

还有,秦朝的儒生陆贾、郦食其、叔孙通后来都在刘邦那里,叔孙通还有弟子百余人,也是证明。

西汉孔安国(孔子10世孙)在《〈尚书〉序》)中说:

“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这才是成语“焚书坑儒”的来源。

三、启示

作家乔治·奥威尔说:谁掌握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掌握过去。

它引人深思,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有四个层次: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接受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是唯一的、不可重复,无法真实地再现。

记录的历史,比如二十四史等,它的记录包括历史的亲历者、旁观者、书写者,会存在删减。

历史的传播有三种力量:政治、文学、历史。

政治的解读和传播要的是权威性。

文学消费历史,有丑化和美化的嫌疑。

历史的传播追求的是真实,需要考古,通过传世或出土的文献,接近历史的原貌。

实际上,每个人接受的都是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