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来广州,对外国人有两种态度,一个不屑一顾,一个迷之倾慕

萌呀呀 2024-04-03 22:18:47

从上海搬来广州一周,发现广东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卑躬屈膝,让我刮目相看。同样是一线城市,对于租界有两种态度:一个不屑一顾,一个迷之倾慕。

在广州生活的一周里,我体会到了这边的风土人情。与上海不同,这里的人们更喜欢喝好茶而不是咖啡,茶楼茶室随处可见,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广州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始终是中式的,是烟火气的,广东人从不崇洋媚外,保留着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精髓。他们从不觉得外国人高人一等,都是平等相处。

我去过几次上海外滩,见到不少人都是跑上前去和老外拍照,并热情骄傲地介绍外滩有多么繁荣,那时外国人被尊称为“外国友人”,甚至是“外宾”。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热情好客”吧。

这种情况在广州我可没见到过。倒是这边的人们习惯性自然地叫外国人叫做“鬼佬 ”或者“番鬼”,这样的称呼,令我觉得不可思议了。

你要是在沙面二沙岛待过,肯定能清晰感受到对待外国人态度的不同。我朋友说,对从小就在广州长大的人而言,外国人见多了,而沙面就是一个普通的地方罢了。许多人周末都会跑到那里放松心情,广场上散步拍照,就如同逛景点一样轻松自在。

作为中国由古至今的通商口岸,广州对西方文化显得更为从容,在吸纳学习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失去自身的文化自信,此处尽管东西方交往甚密,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对待洋文化的态度上更倾向广州的做事风格。

这么一说起来,原因其实挺复杂的。首先毋庸置疑的是,这是因为广州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

广州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通商两千多年了,对于外国人这些新鲜玩意儿也见怪不怪。广州人对西洋文化不卑不亢,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个性。

我感觉老广们对于租界什么的的确是嗤之以鼻的,广州本身自古以来就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但就是在古代过早地接触外来文化,使得广州人反而更注重传承本土文化。

另外,广东还是著名的侨乡,广州自古以来就是贸易发达的港口。广州的建筑普遍带有显著的东方风格,只不过最近建起的某些现代化摩天大楼,才稍微加入了一点点西方元素而已。

沙面的建筑很多都是中西方结合的风格,因此西式风格的沙面,对于广州居民来说,并无特别的吸引之处。

每当听到有人批评这样做是否过于自我封闭的时候,我总是会忍不住嗤之以鼻。广东有独特的岭南文化,历史远比很多人想象中的悠久得多。

比如说,广州的三元里抗英事迹是多么光荣。尽管当年英军有先进的洋枪火炮,但广州老百姓凭着一己之力,用农具抵抗,守卫了家园,英军根本无法进入广州城内。

那风骨犹存的抗争精神,无论在怎样艰难的时刻,都足以激发出广东人的无畏斗志。无论是在精神品格,还是在战术运用上都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智慧。

那种坚韧,那种拼搏,那种坚定,那种奋斗,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他们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可以感受到他们骨子里的那种爱国情怀。

但更吸引我的,其实是广东人的那种独特气质。我发现在广东喝咖啡的人很少,但喝好茶的人真的很多。

一个广州朋友的一句话就让我印象深刻:对于曾经的手下败将,又哪会有崇拜这一说法。

还有一句我特别认同的话,他说:“咱们老祖宗传下的文化之丰富深厚,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有的人居然去学西方国家的那些低俗陋习,这简直难以想象。”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刺耳,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这就是不少广州人从小的教育方式,他们追求的是真正有内涵的奢侈品,比如老茶叶、老陈皮、优质收藏的红木家私,而不是那些国外那些泛滥成灾的廉价商品。

广东人就是这样,一眼就能看出老外的东西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他们懂得学习和取舍,冷静听取意见,清醒的做出判断。

我还要说的一件有趣事儿就是,在这里生活了一周,就会发现广东人的文化意识很强,基本上每个村子都有祠堂,过节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一起团聚礼拜,上香敬神,这些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广州人过得悠闲,有文化,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着岭南文化。他们对外来文化并不盲目推崇,凑近说他们并没有觉得老外总是高人一筹。

广州人总是和各种人群和平共处,非常尊重他人,对外来族裔一视同仁,表现出一种深深的谦逊之情。

总之,在我眼里,广东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无限魅力的地方,它的包容和开放,让人叹为观止,他们始终如一地遵守道德原则,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这样的广东,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自豪吗?这是我对广东的基本认识,更深入的角度我就不过多说了,给你们留点空间想象。

不过,我反正觉得,不管怎么说,广东都很美,各种各样的美。如果你还从来没去过广东,我建议大家要抽出点时间去走走逛逛。相信我,你会喜欢上那个充满活力和惊喜的地方。

0 阅读:136

萌呀呀

简介: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