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再发达也承受不了这么多大学生,复旦教授,道出就业难的原因

山爸爸教育 2023-07-20 14:09:17

每年都有高考生抱怨试卷难度越来越大,恨自己生不逢时,要是早几年参加高考可能就不用做这么难的题了。殊不知,虽然高考卷难度增加了,但是考大学却越来越容易了,这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扩招。

大学生在很多家长心目中依旧是天之骄子,对学历含金量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自己上学时的认知。实际上高考录取率已经不同往昔,从1977年的5%一路飙升到94%,今年总体录取率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

也就是说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中,仅有不到6%的学生没被大专及以上办学层次的高校录取。从各地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可知,满分750的试卷,只要考生能拿到150分以上就不会无学可上。表面上是满足了更多学生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却忽视了毕业出路的问题。

国家再发达也承受不了这么多大学生,78岁复旦教授道出就业难的原因

高考向来是教育领域的风向标,按理说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不用再那么努力考大学,可以把时间用在兴趣发展上面。这样学生不至于因为偏科而导致无学可上,到了大学里丢下短板学科,专攻优势特长,一下子就能咸鱼翻身。

可是现在来看,很多学生即使专业水平再高,也会因为没考上985、211或者是没考上研究生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本来扩招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结果引发了更严重的教育内卷,考研都有高考化的趋势,学生不参与其中就很难找到工作。

学生和家长都想不通,怎么考上大学还能毕业即失业呢?以前的大学生都是香饽饽,还没毕业就有用人单位上门抢人,学校直接给学生分配工作,学生可能还会嫌弃分配的工作不好,想自谋出路。现在学生想被分配工作都没机会了,难道真的是学历贬值了?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78岁的博导葛剑雄教授曾提议,恢复和发展中等专科和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中级人才。普通师范、幼师和护校可实施免费学习,与义务教育对接,实现毕业生就业合理分流,国家再发达也承受不了这么多大学生。

从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葛教授的担忧不无道理。虽然大学录取率提升了,但是现在的大学生还没有以前的中专生好找工作。

一部分大学生醍醐灌顶,这3个办法有助于大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生要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知识的难度和宽度也不断升级。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就补课和兴趣班不断,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就想把子女培养成才,成为大学生,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惜依旧有不少学生学历超过了父母,但毕业后混得还不如父母,学生和家长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是早知道本科毕业后依旧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从事基层工作或进厂打螺丝,那不如当时就不上高中,随便去技校学门手艺,家长还能省下一大笔教育支出。

听完葛教授的发言,大家忽然觉得醍醐灌顶。大学生比例提升,但是社会人才结构并没有实质性变化,普通劳动中级人才依旧是人才缺口最大的。上了大学以后学生都想成为高级人才,自然不甘心再回到中级劳动力的阶层,势必会出现大批结构性失业。

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生只能通过进一步提升学历、提升专业能力、放低身段认清现实这3个办法,否则只能在家啃老,多年的努力终究功亏一篑。

高等教育扩招有利有弊

很多学生和家长愿意把失业原因归结为高等教育扩招中,实际上并不准确。提升大学录取率确实有利有弊,好处是通过提升社平学历水平,提升全民素质。即使做同样的工作,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比没上过大学的人做得好一些,眼界和见识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

不足的是高校扩招宽进宽出,导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和学历严重不对等。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就靠期末考试前1天临时抱佛脚勉强及格修完学分的,实际上根本什么都没学会。

再加上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严重与就业需求脱钩,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大脑空空,什么都不会。用人单位招不到成手只能亲自培养新人,自然要优先招聘学习能力更强的高学历毕业生。

要是在上大学期间加强职业教育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要摆烂,提前为就业或考研做准备。用人单位规范化管理,让这些大学生学有所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大学扩招的优势。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大学扩招是利大还是弊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5

山爸爸教育

简介:分享教育知识,传递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