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廷为何要卖官?汉灵帝:不卖哪来的钱修园子

文诩历史 2024-04-23 15:54:33

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可谓是极其昏庸,他们不仅亲近宦官,远离朝臣,更是有着诸多离谱操作,其中就有一个将官职明码标价,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卖官鬻爵。

公元161年,当时在位的汉桓帝发布一道旨意,上面的大致内容就是以不同的价钱将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等官爵拿出来售卖。

这个消息一公布,让整个朝廷为之震惊,而这件事也注定让汉桓帝在历史上成为一个昏君,留下千古骂名。其实最初的卖官,都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或者爵位,而到了汉灵帝时期,那更是变本加厉。

在光和元年,汉灵帝为了弥补财政空虚,在宦官的唆使下,再次开启卖官,此次卖官官职、爵位不仅比之前要多,而且还细致划分,比如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不同的县根据县水平有着不同的价格等等规定,甚至还有类似拍卖的做法,官职看谁出价高就给谁。再到后来,就连官职升迁都需要按照价格交钱。

完全可以说,整个朝中的官员体系都已经被汉灵帝纳入买卖的范畴内。当时,买过官职的比较出名的,就比如张温、段颎、曹嵩等人,他们能当上太尉等官职,都是上交钱财才得到任命的。

再到后来,汉灵帝的收费越来越离谱,以至于许多官吏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汉灵帝如此卖官的后果就是造成这些官员只能变本加厉从百姓身上搜刮钱财,用来弥补上缴的亏空。而天下百姓的生活也因此更加苦不堪言。

那么为何当时的朝廷会做出卖官的决定呢?说到底就是当时的朝廷财政问题实在太大。

汉桓帝会选择卖官,他并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整个朝廷确实没办法填补财政上的赤字。而出现如此情况,就是因为到了他那个时期,土地兼并实在太严重,朝廷根本收不上税。各地的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吸收流民,隐藏人口,以至于朝廷每年能收的税越来越少。

这种现象其实在古代非常常见,尤其是朝代的末期,基本都是因为土地兼并的问题而灭亡的。

此外,那个时期的汉王朝边境有着诸多问题,北方的鲜卑虎视眈眈,西边的羌族市场叛乱,因此,朝廷有着很大的一笔军费负担

国家收不上税,再加上又有军费负担,可就是没有钱,因此必须想办法。于是,汉桓帝就需要想办法搞钱。而搞钱讲究开源节流,节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自然就是开源了。因此,他就想到买卖官位和爵位来获取钱财。

虽然这件事让汉桓帝在历史上背负骂名,但是在当时确实极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问题。此外,汉桓帝明码标价的官位或者爵位都只是一些荣誉性质的,没什么实际上的作用。

而到了汉灵帝时期,他卖官的初衷可不是汉桓帝那么高尚。因为汉灵帝想要修建西园,但是没钱。于是就学着前任皇帝的做法卖官,卖那些小官前来的不够快,因此就把整个官员体系全部明码标价,下到乡间小吏,上到三公,只要你有足够的钱,都是可以商量的。

最后,这些卖官所得全部被其拿去享乐。而卖官的政策一直持续到汉灵帝离世才停止。

总而言之,到了王朝末年,国家的财政必然会出现问题,而汉桓帝想到的办法是卖官,他本意也只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只是这种先例一开,就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后果。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东汉朝廷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0 阅读:36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