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铜器在历史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4-28 08:46:41

关于青铜器,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问题:青铜器是什么颜色的?

估计,如果曾经去过博物馆,看到过青铜器的人,已经在抢着回答说"青色"或"黑色"。

对化学了解更多的人,就会说,青铜是金色的,因为,铜在没有氧化的时候,呈现的是一种金色。

确实是这样,我们一般看到的青铜器,发黑发青,是因为表面被氧化了。

铜氧化后,产生的物质非常多,颜色也不同,一般,我们称之为铜绿的铜锈成分主要是碱式硫酸铜;还有一些历史不太久远的古铜器,会呈现出发亮的棕色,这种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古铜色。

总之,发黑,发青,并不是青铜器本来的颜色。

那么,回答说青铜器是金色,是正确答案吗?

显然,也是不对的。

纯铜,大家应该都知道是紫红色的,所以也叫紫铜。

你找根不要的电线,拆开里面就是纯铜丝是紫红色的,而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了青铜的颜色。

而且古代青铜,很多都含有铅,铅的存在,也会影响到青铜器的颜色。

如果含锡量低,那么青铜器则会接近铜的颜色,如果含锡量足够高,那么青铜器的外表,会越来越接近银白色。

所以,青铜器的颜色,是复杂多变的,从偏橙的金色到金色乃至于银白色。

读者朋友,你们能想到吗?

这里又延伸出一个有趣的内容,我们看"锡"字,右边是个"易"。"易"兼具形声,也指锡这种金属的含量不同,会导致青铜颜色的变化。

同时,"锡"加入到坩埚是从上往下倒,倒进坩埚之后,铜就容光焕发。

于是乎"锡"也引申为"赐"的通假字,"加九锡"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古代搞含锡量不同的青铜,肯定不光是为了好看。

首先,古人想方设法往铜里掺锡,本身就是古人搞得一个伟大创举。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可以提炼纯铜了,这个简单。

拿孔雀石,也就是铜矿石在火里烧,古代都是柴火,柴加热产生碳,碳和孔雀石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金属铜。

但是铜这玩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不好加工。

纯铜熔点1083摄氏度,让新石器时代的人达到这个温度着实为难他们了。

其次,纯铜很软,软到我们今天拿铁锤直接敲铜片就能加工成形。有人就说了,你这说的有问题吧,自相矛盾啊,拿铁锤就能敲成工具,怎么不好加工呢。

但实际上,对新石器后期的古人,从哪里搞到铁锤呢?

但是,不知道是哪个伟大的古人发现的,在铜里掺锡,铜就很容易被烧成铜水,在含锡量足够的情况下,青铜熔点可以降低到800度,干柴烈火一顿招呼,实在不行整点木炭来烧,这个加工温度,对古人来说难度大大降低。

而且,掺了锡之后的铜,竟然变的更硬了!

如果纯铜的硬度是35,那么低锡青铜能接近60,高锡青铜甚至能够达到100。

在强度方面,在含锡量20%的情况下,青铜的抗拉强度是纯铜的两倍。

发明青铜材料之后,古人还迅速解锁了一系列的新科技,其中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就是“模范”。

模范,是两个工具,假如说,你用青铜想造个剑,怎么办呢?你得先用木头或者陶泥,做一个剑的形状出来,这个就叫"模子",在用两块泥糊在模子上,这样两块泥不就有剑的印记了么?这就叫范;再把模子取出来,把青铜融化了倒进模范里,就成了青铜器。

所以我们今天用"模范"这个词,指值得学习和表扬的人或事,俩人长得像,我们说"就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

有了模范,器物的造型上就可以动动脑筋了,弄点花纹装饰一下也不难。

还有一点会让部分人感觉到魔幻,那就是青铜器的生产,存在着早期的标准化与流水线化制度的逐渐形成。

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秦代弩机,不同弩的配件甚至可以一定程度的通用,秦代的三棱箭头相互之间的差距也很小,这一点,甚至后世的铁箭头都无法做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青铜器采用了铸造的工艺,只要是同一套模子,做出来的产品就大差不差。

反而铁器时代,由于采用锻造工艺,铁烧红了再敲成特定的形状,相比之下产品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

有了模范工艺的加成,青铜这种新型材料立刻变得极为流行。

放眼全世界的青铜时代,中国先民对青铜的热爱那是头一份的存在。

爱到什么地步呢?

大家猜目前我国国有单位收藏的青铜器,一共是多少件?什么数量级?

答案揭晓:百万级。

目前在我国,国有单位收藏的青铜器就达到了140万件,假如算上海外收藏、私人收藏和深埋地下没有被发掘的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的存世量甚至可能超过千万级。

青铜器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很多变化你都想象不到。

最直接的是,青铜器对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这个影响绝对不是兵器的材质从石头变成了青铜那样简单。

青铜器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众所周知,美洲文明没有发展出实用的车辆,实际上他们也发明了轮子,甚至有自己的玩具车,但是既然他们都能造玩具车了,为什么不造真正能用的车呢?

因为,如果没有解锁“金属工具”这个技术,就无法精确加工木料,如果木料加工不够精密,做不到严丝合缝,那么做出来的车就会很脆弱,在古代的路况下,不仅乘坐起来不舒适,也很容易散架。

而青铜工具的出现,让辐条,车轮、木质车筐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不仅可以做成坚固的人力车,即便由骏马拉着奔驰,也能保持坚固。

马拉战车,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个超越“人力极限”的武器系统,这,才叫质的飞跃。

此外,青铜器的诞生,还让美妆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飞跃。

你不要觉得我在瞎说,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说的,如果青铜的锡含量高,青铜器就会显现出银白色,如果我们把这个银白色再抛个光呢,于是乎,最早的镜子诞生了。

受古装剧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古代的铜镜是黄色的,实际上,古代铜镜采用高锡青铜抛光铸造而成,和今天的玻璃镜子一样光亮,并没有其他颜色。

铅华、水粉、胭脂、眉黛等等古代化妆品,都要靠镜子才能画到脸上。

所以可以说,没有镜子的出现,美妆行业就发展不起来。

青铜镜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古人青铜冶炼技术的一个缩影,因为青铜镜的铸造对含金量的要求非常之高,锡过多则易碎且不够光亮,锡过少的话,虽然光亮且不易碎,但是会泛黄,影响使用效果。

总之,青铜器的出现,不仅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黑科技,叫透光镜。

你看起来,没啥啊,是平平无奇的一个光面,能照人。

但是如果用这面镜子反射太阳光到墙上,你会发现墙上的光斑就是镜子背面图案。

够震撼吧。

不过最能体现出中国青铜冶炼技术的,还不是青铜镜。

在夏商周时期,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常常放在一起。

中国的古乐,也和青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各种乐器。

早在约8000年前,贾湖遗址就已经有了骨制的笛子,能够演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

按照传说和文献,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代,我们就已经有了五弦的古琴,但是对于“礼乐”这个重要的概念来说,笛、琴都还不够。

要彰显威严,彰显国家力量,声音就必须要传的远,但是又不能过于嘈杂。

4000多年前的陶寺古城,已经开始了礼乐文明的尝试,用土鼓、石罄来演奏,但是,这依然不够。

要做到礼乐完备,非青铜不可。

青铜敲击的声音,空灵远播,余音绕梁。

于是乎,青铜器也助力了先民们对艺术的追求,在一代代先民的尝试下,各种青铜乐器层出不穷,这其中,尤其以编钟最为代表性。

1978年,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整套战国早期的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整套编钟共计65件,分为三层八组悬挂于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即便历经两千年的岁月,这一整套编钟依然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震撼感,这不光是一座音乐史上的高峰,对于科技来说,也是一样。

当青铜的含锡量低于13%,音色单调,太尖锐,没有威严感,不好听。

只有把含锡量严格控制在13%到16%,才能音色丰满,庄严又不失悦耳。

为啥含锡量不能再高一点呢?

答案是:这是打击乐,含锡量高了,青铜就脆了,不耐久。

与此同时,曾侯乙编钟还含有恰到好处的铅,大约1%到3%。

铅的作用是加快声音的衰减。

青铜的优点是敲一下声音空灵,有余音。

但是如果余音太久,就乱了,没法演奏。你都敲下一个音了,上一个音还在嗡嗡响。

适量的铅,就能让青铜的余音恰到好处。

除此之外,曾侯乙编钟的每个钟有两个可敲的地方。一个在正面个在侧面。每个钟都能敲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

它的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

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完全能够演奏绝大部分现代乐曲。

在春秋末到战国初这段“礼崩乐坏”的时代。

曾侯乙依然能够保持对礼乐的热爱,是非常难得的。也正因为他的这份热爱。

让我们能够管窥先秦时期的礼乐有多么的盛大。曾侯乙还只是一方诸侯,我们简直难以想象,在商周鼎盛之时,中央朝廷的礼乐当是何等的盛大。

你看,鼎盛,这又是一个和青铜器有关的词汇。

有个梗,现代很多人说,青铜鼎就是古代的火锅,其实这个一点儿都不准确。

鼎,确实类似今天的火锅,但是实用的鼎,或者生活中用的,一般是陶的。

青铜鼎,尤其是青铜巨鼎,则是礼器。

青铜是一种珍贵的材料,拿大量的青铜铸造成巨鼎

意味着铸造者有无上的权力。可以征集到足够数量的青铜。

早在夏朝,夏后氏就让四方进贡青铜,铸造九鼎,以彰显天下共主的威严。

传说中的九鼎有多重,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了,因为这九个鼎失踪了。

但是一些留存至今的其他巨鼎可以作为参考,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 重量达到了833公斤,这是个什么概念?

假如拿这些青铜去制作戈、矛,大概能够武装四千多人。

所以,拥有巨鼎之类的青铜礼器,是中央威严与强大的体现。

传说夏朝之后,九鼎传给了商。再传给了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统一观念,其实远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而这一观念的塑造,青铜礼器的作用不容忽视。

可以说,以青铜巨鼎和青铜编钟这些礼器、乐器的存在,让我们华夏民族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把统一的观念刻入骨髓。

天下可以分封,但我们同属一个文化,也同属于一个天下。

关于青铜器,我们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

德叔谈史悠悠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