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200多名苏联专家来华,几十年后“赶都赶不走”,这是为何?

文史风云 2024-05-05 21:39:13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91年末,200多名苏联的专家,越过国境线,来到了中国的土地上。

对于这些专家而言,这是一次有些沉重的旅途。

因为,这一年的12月,红色巨人苏联解体了。

这些曾经的苏联专家们,也有了一个新的国籍——乌克兰。

为了远离动荡不安的环境,养家糊口,他们才不得不背井离乡。

人才争夺

当年,他们来到中国的时候,由于刚刚经历了国家的崩塌,所以满心忐忑,对未来也不敢抱有多大的期待。

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专家绝大部分还是生活在中国的境内,还把家人也接了过来。

人们戏称,这些专家如今是“赶都赶不走”了。

那么,这几十年间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决定永久的留下呢?

故事当然要从动荡的1991年说起。

事实上,乌克兰宣布独立的时间,比苏联正式解体更早,他们在八月便正式宣布独立。

乌克兰和苏联这个大家庭之间,其实一直存在很深的矛盾。

所以,当年的独立公投中,90%的乌克兰民众是赞同脱离苏联的。

而在刚刚独立的时候,乌克兰的日子看起来还很有希望。

乌克兰国土面积虽小,却继承了苏联35%的军工企业。

这份丰厚的遗产,也让乌克兰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第六大武器出口国。

当然,苏联留给乌克兰最珍贵的一笔遗产,是大量的军工技术人才。

这些军工专家长期服务于苏联的各大军工企业,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时,乌克兰的人才储备量,几乎让所有国家都感到眼红。

按照正常的逻辑,一个刚刚独立、欣欣向荣的国家,拥有这么一批潜力无限的人才,应该是一个互相成就的故事。

但很遗憾的是,乌克兰所拥有的,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乌克兰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也一塌糊涂。

所以,纵然分得丰厚的遗产,却也不懂得如何合理的使用。

而且,乌克兰颓靡的经济,无法支撑大量军工企业的运转,也根本没办法给专家们开出工资,这些人才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为了问题。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苏联的崩溃,科学技术人才不再像过去那样受人重视,乌克兰政府也没有给这些人才提供足够的保护。

以至于许多专家,不得不靠兼职来养活一家老小,甚至还要遭到外界的歧视。

所以,专家们意识到,如果继续留在乌克兰,等待他们的一定是凄凉的命运,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向外走。

而在外界,一场争夺人才的大战正在打响。

诚意十足

这是个可悲的现象。

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明白,这些人才有多么重要,但只有乌克兰不够珍惜。

最先出手的是美国。早在乌克兰未独立以前,美国就重金资助了乌克兰国内大量的组织,比如“乌克兰人民联盟”、“乌克兰-美国老兵委员会“、“美乌企业基金会”等等……

他们利用这些组织,在乌克兰国内收买人心,等到这些专家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美国就立刻指使这些组织的人员找到他们,对专家们开出极高的价码,诱惑他们为美国服务。

不得不说,美国的策略大获成功,他们一出手,便哄得乌克兰出卖了自己的黑海造船厂。

因为,相信了美国的糖衣炮弹,所以乌克兰竟然主动放弃了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同意让造船厂原有的几位高级工程师前往美国工作。

而这几位工程师,掌握着当时苏联绝密的材料涂层技术。

这口子一开,美国接下来的行动更是无比顺利。

大量的乌克兰专家选择向美国移民,而乌克兰只从美国那里,得到了一笔微薄的好处费。

除了美国之外,韩国、以色列、朝鲜等国家也纷纷出手,就连和乌克兰矛盾重重的俄罗斯,也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与此同时,中国也决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之中。

因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必然是科技的世界,只有技术上领跑,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复兴。

所以,乌克兰这一批流失的人才,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要招揽这一批专家,让他们愿意为我们工作,首先,物质条件是必然不能少的。

中国为这些专家来华提供了绝对便利的条件,从签证到机票完全包办。

另外,我们给这些专家开出的工资标准,绝不低于美国和韩国。

当然,在这样一场争夺战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薪水上下功夫,我们很难在工资上拉开巨大的优势。

所以,我们就要拿出其他的加分项。

和其他争夺者相比,我们和这些乌克兰专家之间,是有很深的渊源的。

中国刚刚建国那几年,和苏联维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苏联当时派遣了大量的专家援助我国。

而这一批乌克兰的专家之中,有一部分就是多年前援助过我们的朋友,他们在中国有过长期的生活经历。

除此之外,当年,中国也派出了大量的人才前往苏联学习。

这批学生和苏联的专家们,同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所以,这些前苏联的专家和中国,本质上是老熟人,他们在中国有许多的朋友、学生,这也为他们将来在中国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当然,除去过去积累的感情,更打动乌克兰专家们的,是中国拿出来的诚恳态度。

中国下定决心之后,专门派遣工作组前往乌克兰去考察,和乌克兰的各大军工企业谈合作。

乌克兰方面回忆,当时中国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奔赴万里,和他们交流合作之中的种种细节,还专门拜访了各位专家,和他们商定来到中国之后的工作环境、工资条件等等。

另外,中国还提出,愿意用轻工业产品来交换乌克兰的工业设备。

当时急于将设备变现的乌克兰,对此欣然接受。

就这样,第一批乌克兰专家来到了中国。

中国按照此前的承诺,为专家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专家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而专家们也投桃报李,协助中国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为了让今后的合作更加便利,中国更是在此后启动了“双引计划”,调拨大笔资金来引入乌克兰的人才和技术。

同时,国家还为远道而来的乌克兰专家设立了“政府友谊奖”,用来表彰那些在双方技术合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乌克兰专家。

多方考量

对乌克兰专家们来说,中国所表现出来的这份尊重,是很难得的,也促使更多人选择了中国。

当时放眼世界,乌克兰专家们看似有很多选择。

但实际上,对于许多国家,他们是心存顾虑的。

比如砸下重金的美国,虽然也吸引了很多专家,但不可忽略的是,美国长期作为苏联的对手而存在,而且苏联的崩溃,背后也有美国的推动。

对于爱国的苏联科学家而言,苏联刚刚消逝,便要转投曾经的敌人,他们心理上很难接受。

许多人觉得前往美国,无异于叛国。

而俄罗斯和乌克兰,表面上看来都是前苏联成员,但是俄乌之间历史上多次爆发大战,如果不是苏联强行统一的话,双方之间本来是世仇的关系,很难同心同德。

苏联解体之后,俄乌之间矛盾日渐加深,许多乌克兰人对于俄罗斯的恨意,比美国更深。

而且,俄罗斯官方虽然愿意接收乌克兰专家,但俄罗斯自己也是刚刚经历了解体,朝不保夕,无法为乌克兰专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何况,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他们内部对于乌克兰移民都存在着很深的歧视,不能报以完全的信任。

所以,许多乌克兰专家去往美俄之后,也没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至于韩国、朝鲜、以色列这些国家,本是小国,发展空间有限,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待遇和大国无法相比。

他们内心还有一个担忧,就是上述这些国家都野心勃勃,将来很可能与乌克兰发生军事方面的冲突。

万一真的有那一天,就等于把刀子递给了敌人。

所以,中国成为了乌克兰专家们的最优选。

一方面,中国可以提供合适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有着极大的包容性。

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乌克兰专家,中国人民是真诚的把他们当做自己人的。

而且,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绝不可能为了所谓“霸权”,和乌克兰产生军事冲突。

以上种种原因,让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优选。

第二故乡

辽宁号航母的设计者之一——瓦列里·巴比奇,就是当年通过“双引计划”来到中国的乌克兰专家之一。

巴比奇从苏联研发第一代航母开始,便一直坚守在科研岗位上。

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也是巴比奇参与设计的。

瓦列里·巴比奇

他本是意气风发的科学家,然而苏联解体之后,瓦良格号的研发被乌克兰搁置。

而巴比奇这样一位享有盛誉的设计师,竟然沦为了失业人群。

巴比奇不愿接受美国的招募,只好在国内勉强度日,最困难的时候,全家甚至连一斤牛肉都买不起了。

巴比奇每每想到即将废弃的瓦良格号,就心如刀绞。

这本是他的得意之作,如今这样一个优秀的设计却夭折了。

但巴比奇没想到的是,瓦良格号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中国收购了瓦良格号,并对其加以改造,同时,中国也给巴比奇这位曾经的设计师发来了邀请。

在乌克兰长期失业的巴比奇,对中国来说却弥足珍贵。

从收购瓦良格号开始,中国就把巴比奇等参与了瓦良格号的科研人员们,放入了人才引进的名单。

这让巴比奇欣喜若狂,他可以继续投入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也不必背负叛国的风险。

更让巴比奇惊喜的是,他来到中国之后,受到了绝对的优待。

中国为巴比奇建造了专门的研究室,给了他大笔科研经费。

而且,为了让巴比奇没有后顾之忧,中国把他的家人也接到中国定居,安排他的孩子们入学。

解决了一切困难之后,巴比奇便可以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航母事业之中。

在中国,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心惬意。

多年之后,巴比奇学会了中国话,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他的家人们也早就融入了中国。

事业方面,巴比奇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并因为突出贡献得到了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颁发的2014年度“齐鲁友谊奖”,出版了大量的科研作品,并在2017年获评院士。

当年因为国家动荡而中断的理想事业,在中国的土壤上重新结出了果实。

巴比奇说:“我早已经将中国当作自己第二个故乡,中国人很聪明,我选择永远留在中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巴比奇的经历,也是当年奔赴中国的乌克兰专家们命运的缩影。

苏联的崩溃,对于个人命运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而中国成为了绝望之中的希望,他们来了,就不愿离开。

时至今日,来到中国工作和定居的乌克兰专家,人数已经突破了两千名。

他们为中国的军工事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而且,随着中国的富强,随着中乌合作的良好延续,还会有更多的乌克兰专家,做出和前辈们一样的选择。

当年,开展双引计划的时候,上级领导是这样说的:“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是一批穷十年或者数十年之力都难以培养的优秀人才,这是增加国家底蕴的最佳时机,绝对不能错过。”

如今,事实证明,对于乌克兰人才的引进,是一个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伟大决策。

参考资料:

新军事《多国争夺乌克兰军工专家》

新周报《军工帝国乌克兰是如何衰败的》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 阅读:136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