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王根英正在参加会议,陈赓传过来一张纸条:希望你嫁给我

史说新读 2024-01-05 10:35:30

1927年,我党的全国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当年21岁的王根英作为上海的代表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

而就在她聚精会神的听取其他代表作报告时,突然,一张小纸条传到她的手中。

带着疑惑,王根英打开了纸条,而等到她看清楚纸条上所写的内容后,顿时羞红了脸,原来,这纸条上写着“王根英同志,我爱你,希望你能嫁给我”。

而纸条上的落款,正是陈赓。

一、让陈赓心动的奇女子

王根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1906年时生于上海浦东,不过,她的家境相当贫寒,以至于在她9岁那年迫于生计,不得不顶替别人的名额,进入外商开设的纱厂做童工。

而这段岁月,是王根英人生中相当悲惨的时光。

毕竟当时的纱厂,完全不会考虑童工们的任何感受,除了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外,稍有疏忽就会挨打受骂。

尽管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当时的王根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外国资本家强加给她们的苦难,只是日复一日的进行着工作。

一直到1923年,王根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到由我党开办的工人夜校,在这里,她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让她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更重要的是,她认识到,只有反抗,才能将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枷锁推翻。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王根英于1924年加入了共青团,之后又在1925年,参加了五卅爱国运动,并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

成为党员后,王根英因为积极和勇敢,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她曾前后三次参加上海的工人起义活动,并担任了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女工部长等职务。

工作上的积极,行动上的果敢,加上正值青春,这样的王根英,自然吸引到了一个人的注意,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陈赓。

说到陈赓陈大将,在我党内可算是一位妥妥的传奇人物。

陈赓出生于湖南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家境相当殷实,放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若是常人的话,自然是守着家里的财富安安稳稳过日子才对。

但他却不愿这么做,而是在十几岁的时候选择离家出走并投笔从戎,自此,也开始他的传奇一生。

大约在1923年时,陈赓也曾进入上海的工人夜校学习过一段时间,而在这里,他认识了充满干劲的王根英,随着对王根英的了解,陈赓就发现,自己对这个上海姑娘心动了。

熟悉陈大将性格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行动派,因此当时他对王根英心动之后,便找了个机会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好感。

但结果,陈赓却碰了一鼻子灰。

倒不是王根英没有看上陈赓,而是她对陈赓还不算十分了解,同时她更多的精力还在工作方面,想把工作做出成绩后再谈个人感情问题。

因此,对于当时陈赓的示爱,王根英并没有答应。

之后,陈赓因组织上安排有任务,不得不暂时离开 上海,因此,他与王根英之间也就暂时断了联系。

直到1927年,陈大将在武汉又遇到了那个让魂牵梦绕的王根英。

二、厚脸皮的陈赓

当时,陈赓是作为大会的警卫力量参加了这次会议,同时他也是代表之一,不过在最开始,他并不知道王根英会来。

而就在他巡视会场期间,无意间就发现,坐在角落里有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正是王根英。

离别数年,陈赓对王根英不仅没有忘记,反而愈发的思念,因此能在武汉看到心中的那个姑娘,这就让陈赓分外激动。

同时,他也暗自告诉自己,这说什么也不能与王根英错过了。

于是,带着浓浓的思念,以及深深的爱恋,陈赓在大会间隙,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十分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直白的告诉王根英,希望她能嫁给自己。

我们都知道,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人们之间的感情表达相对来说是十分含蓄的,即便是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往往也是一种“欲说还休”的态度,几乎没有人会像陈赓这样,极为直白的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而作为王根英来讲,她更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所以,在看清楚纸条的内容之后,当时就羞红了脸。

同时,她扭头看向陈赓,而陈赓则一脸笑意的望着她,这就让王根英既害臊又生气,心里止不住的说,“真是一个厚脸皮的人”。

由于对陈赓这种表达方式颇有些不接受,因此,王根英也是气上心头,随后,她就做了一个让陈赓意外的举动。

只见她拿起桌子上的胶水,在纸条上抹了之后,随手就贴在了身边的墙上,然后正襟危坐,继续听其他代表发言。

这一幕,被陈赓看到眼里,而看到王根英不为所动后,陈赓心里那个着急啊。

于是,他干脆又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内容与前面 一张基本一样,但等到这张纸条传到王根英手里后,王根英仅仅是瞥了一眼,就又随手粘在了墙上。

若是换成一般人,看到自己的表白被无视两次,怕是就已经心灰意冷气馁了,但陈赓却没有,反而又写了第三张纸条。

而这一次,王根英干脆看都没看,直接就粘在墙上了。

就在此时,会议也进行到了中场休息时间,而墙上排列的整整齐齐的三张纸条,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大家纷纷都围过来,想看看纸条上写了什么。

等到大家看清楚后,所有人都哄堂大笑。

其中,就有人笑着说,“王根英同志,你这样把陈赓的“情书”粘在墙上,那你究竟是同意了还是不同意呢?”

此时,作为“当事人”的陈赓,不仅没有离开,反而一脸笑嘻嘻的也挤到了人群中,不得不说,陈大将还真是一个“厚脸皮”的人啊。

而当他听到有人问王根英同意与否时,知道王根英不会回答,所以就赶紧替王根英打圆场,说,“王根英同志这么做,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陈赓正在向她求婚”。

这下,笑的人就更多了。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这就让王根英有些脸上挂不住,因此她就带着气恼的口气问陈赓,“你真是太自信了,我凭啥要嫁给你?”

不得不说,陈大将不仅脸皮厚,同时也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他当时就回答说,“第一是因为我们郎才女貌,第二嘛,就是因为我们女才郎貌,加上志同道合,所以你嫁给我最合适”。

这句话,不仅捧了王根英,同时还不忘“自我表扬”了一下,也就是陈大将这样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他的这番话,更引得在场的人纷纷起哄,但由于觉得自己被冒犯,王根英心里一直就带着气,当时并未答应。

三、周总理的“教训”

陈赓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确实在一些地方上不是太妥当,毕竟当时的大多数人还接受不了如此激进的感情表达。

而他之所以会如此,正如前文所说,就是因为他不想再错过这个让他心动的上海姑娘了。

不过,在五大会议结束后,得知陈赓在会议期间所行为的周总理,把陈赓找来之后,进行了一番“教训和批评”。

而批评的内容,却让很多人都十分意外。

当时周总理在把陈赓叫来后,批评的第一句,就是说陈赓“根本不懂恋爱的艺术”,也不考虑女同志的感受,求婚方式求的太过鲁莽。

这让陈赓十分意外,他原本以为,周总理叫他来是要对他在会议造成不太好的影响进行批评的,但在听了周总理一番话后,让他心里轻松不少。

但你以为周总理的“批评”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都知道,要说我党的高情商都有谁,周总理绝对是能排在前三的人,他不管在什么场合与什么人说话,都会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照顾对方的情绪。

同时,他也会通过说话上的不同方式,在不拍桌子瞪眼的情况下,让有错误的同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将帅都说过,最怕的就是周总理,因为他不仅认真,同时还能把你说的心服口服。

所以,他这次与陈赓谈话,也是找准了切入点,先批评陈赓“不懂恋爱的艺术”,再给陈赓列举在大会期间的不对,这么一来,陈赓不仅认识到了自己行为上的不妥,同时也明白了自己的所为确实给大会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当然,批评归批评,对于战友的个人问题,周总理还是十分关心的,在确认陈赓是真的喜欢王根英之后,周总理就开始费心思为陈赓牵线搭桥。

最终,通过邓颖超同志的出面,王根英也同意了陈赓的求婚。

1927年的5月,陈赓与王根英在汉口结婚,而他和王根英之间的故事,也成了五大的一段佳话。

新婚之后,这对小夫妻并没有甜蜜太久,因为还有许多工作等着二人,仅仅一个多月后,陈赓就跟着周总理去了广州,而王根英则暂时回到了上海。

分别的日子总是难熬和痛苦的,而就在王根英盼着丈夫早点归来之际,一个坏消息传来,陈赓受伤了,并且伤情十分严重。

当年的8月,陈赓在参加会昌战斗时不慎被敌人击中,身上连中三枪。

得知这一消息,让王根英心揪到了嗓子眼,好在陈赓命大,在经过治疗后,又一路辗转至香港,最终在1927年年底回到了上海。

看着身负重伤归来的丈夫,王根英喜极而泣。

四、聚少离多终至阴阳相隔

回到上海后不久,陈赓进入特科工作,为了更好的进行地下相关工作,陈赓又把家人接到上海,期间,他与王更应的第一个儿子陈知非出生。

有了儿子,更让陈赓注意家人安全,而王根英在照顾一家人生活的,还要配合丈夫的工作,可想而知当时的她付出有多大。

但即便再小心,意外依旧来临,1933年,由于叛徒的出卖,王根英在上海家中被捕,并被押在了上海提篮桥监狱。

这一关押就是四年,在此期间,王根英表现的极为勇敢和坚定,甚至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一直到1937年,在周总理等人的周旋下,王根英才得以出狱。

王根英出狱当年,陈赓正在云阳,在经过几番辗转跋涉之后,这对儿夫妻终于团聚。

这次团聚,让陈赓十分高兴,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就提到了这一点:

“昨日根英由西安到云阳总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为我们庆贺,并另辟一室使我们做竟夜之谈。是晚彼此互诉离情,直达深夜,尚无疲意,其快乐有胜于1927年(民国二十七年)武汉新婚之夕。

虽说团圆是值得高兴的,但当时的形势却不允许夫妻二人沉浸在这种高兴里太久,随后,夫妻二人又一次分别,王根英根据组织上的安排,去了延安党校,之后又进入129师工作,而陈赓则前往一线战场。

1939年的1月,王根英因去延安学习,遇到了同来学习的丈夫,两人为这次意外的相逢极为开心,而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夫妻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就在1939年的3月8日,王根英随129师驻扎在南宫县的一个小村子里,结果遭到敌人袭击,混乱之下,王根英把自己的一头骡子让给了伤员骑,自己则冒着危险徒步冲出了包围。

但就在她刚刚冲出来时,她发现一直带在身边的公文包忘了拿,里面装着师部的一笔款项以及几份重要文件。

鉴于此,王根英决定返回去拿到公文包,说什么都不能落到敌人手里,因此,她毅然又冲进了包围圈,等到她拿到公文包时,不慎被敌人发现,随即,敌人就是一阵机枪扫射,而王根英也倒在了血泊里。

这一年,王根英才刚满32岁。

妻子牺牲的消息传来时,陈赓正带着386旅奋战在前线,而这个消息让陈赓哀恸至极,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到,“这一天,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痛失爱妻,焉能不悲伤?陈大将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不久后他大病一场,持续高烧不退,稍微清醒时就一直喊着爱妻的名字。

之后,陈赓为王根英守节三年,一直到1943年才重新考虑感情问题,而即便是后来又重组家庭,他依旧没有忘记王根英。

并且,陈大将的第二任妻子傅涯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她对王根英十分敬重,在陈大将病逝之后,正是她多方奔走,为王根英烈士写下了传记,还在临终前叮嘱家人,把王根英烈士的遗骨与陈赓葬在一起。

如此胸襟,称得上是凛然大气之人,而陈大将能有此妻子,也是他人生之幸。

0 阅读:7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