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那么晚才敢称帝?

史说新读 2024-01-15 10:57:01

东汉末年分三国。

三国之中,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

而孙权,则直到229年才称帝。

229年,什么概念呢?

孙权称帝,比曹丕晚了9年,比刘备晚了8年。

而且,孙权称帝时,魏蜀的“开国皇帝”中,刘备已经去世6年,曹丕也已经去世3年了···

同是三足鼎立的英雄,孙权为什么这么晚才称帝呢?他在怕什么呢?

对外:勾践之奇

1、220年:称臣于操,陈说天命。

219年,孙权让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南郡等地。

如此,孙刘反目。

一来,孙权没有实力同时对抗曹刘;二来,当时的刘备还拥有强大的实力,够孙权喝一壶的。

于是,这个时候,孙权的企图是:甩锅给曹操,让曹操和刘备干起来!

一方面,他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意思就是:我杀关羽,是奉你的命哈!

同时,孙权又派人入贡“称臣于操,称说天命”,我孙权请曹老大称帝!

显然,孙权的举动,都是要做出一种表态:袭荆州,杀关羽,我是奉曹老大的命去干的哈!冤有头债有主,你刘备要找就找曹老大报仇!

然而,曹操也不傻。他厚葬关羽头颅,并看穿孙权企图“这小子想把我拱到火上烤呀”,拒绝称帝:还是你孙权和刘备鹬蚌相争吧,我就不掺和了···

2、221年-222年:称臣于魏,甘做吴王。

221年七月,刘备举兵伐吴,势头很猛。

八月,孙权派人向魏国称臣,“卑辞奉章”。

智者刘晔一眼看出孙权的企图:“一以却中国之兵”,让曹魏不要趁机伐吴;“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以吴魏联盟来迫使刘备不敢出兵。

尽管刘晔主张曹丕趁机伐吴,但曹丕以“恐绝远人归者之心”,还是接受了孙权的称臣,并封孙权为吴王。

曹丕的企图是:借机接受孙权的请降,并趁机加强对东吴的控制。

于是,夷陵之战期间,曹丕既让人去东吴搞仪式,册封其为吴王,让孙权当众以臣子之礼接受册封;同时,又要求孙权“遣子为质”。

孙权一面以“勾践之奇”,忍辱负重,接受魏帝的册封,一面又在“遣子为质”的问题上不断拖延。

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夷陵之战结束。

3、222年-223年:周旋吴蜀,争取摆脱孤立。

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在”遣子为质“的问题上不再啰嗦,直接拒绝。

但是,孙权仍然“卑辞上书”,请求改过自新,甚至表示自己可以“乞寄交州,以终余年”。

这是因为:此时,孙权的形势仍然很危急。

“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内部问题很严重。

同时,刘备虽然在夷陵惨败,但蜀汉仇吴情绪强烈,仍有再犯的可能。

这一情况下,孙权自然要尽量避免与曹魏翻脸,至少迟滞曹丕伐吴。

然而,曹丕已经不吃这一套:“你儿子孙登早上送来,我下午就撤军”!并发起三道伐吴之战!

当然,曹丕的老爸都搞不定孙权,曹丕自然也搞不过,三道伐吴全面失利。

尽管如此,吴国依然很清楚:没有实力同时和魏蜀同时交恶。

因此,为了摆脱孤立,孙权一面继续在口头上跟曹丕装孙子,一面开始改善与蜀国关系。

223年,蜀国派邓芝出使吴国,吴蜀复好,吴国摆脱孤立。

4、223年-228年:谨慎周旋,等待时机。

223年吴蜀复盟,但吴国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来,曹丕随后又发起了2次伐吴之役。而当时的蜀国基本上帮不上忙。

因此,尽管孙权在223年称制,但仍然没有称帝(类似于袁术),保留与曹魏周旋的外交空间。

二来,尽管吴蜀已经复盟,但同盟关系依然比较脆弱。

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时,满朝只有邓芝一人支持诸葛亮,可见,蜀国朝野仍然存在强烈的仇吴情绪,诸葛亮等少数人物尽管位高权重,但要维系吴蜀联盟依然在内部面临着巨大压力。

而且,这一时期,魏国依然将吴国列为主要攻击对象,蜀国在北面的国防压力不大。

这一情况下,吴蜀关系还是比较脆弱的。

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这一情况下,孙权称帝,是节外生枝,给诸葛亮等主张联吴者制造不必要的麻烦,给吴蜀联盟增加不必要的变数!

5、228年-229年:时机成熟,才敢称帝。

228年,形势大变。

首先,蜀国诸葛亮连续发起北伐。

到229年初,蜀国已经连续发起了三次北伐,并在第三次北伐中收复了武都、阴平。

这意味着两件事情。

(1)、蜀国已将北伐作为其国策,魏蜀矛盾激烈起来了。

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三次北伐,蜀国这是集中力量北伐了!

以蜀国的国力,既然如此,蜀国不但不可能再选择与东吴为敌,而且还会加重对吴蜀友好关系的依赖!

所以,这个时候称帝,蜀国必然不会因为“天无二日”而停止吴蜀联盟。

(2)、蜀国国力已经逐渐恢复,已经具备与孙权联手抗曹的实力。

邓芝出使吴国期间,孙权认为蜀国实在太弱了,帮不上什么忙,因此一开始不太愿意见邓芝,后来尽管邓芝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孙权,但显然:实力这玩意吧,不是靠嘴皮子能吹出来的。

只要蜀国依然很弱,依然帮不上忙,吴国就必须单独应对曹魏的压力,就必须保留继续给曹魏装孙子的口子,也就自然不敢牛逼哄哄的称帝。

如今蜀国国力已经从夷陵之战后逐渐恢复,已经能够屡屡北伐,自然也就可以实实在在起到盟友的作用,分担东吴的压力。

如此,东吴的压力顿减,可以不必再考虑给曹魏装孙子,可以直接称帝了!

其次,是228年的石亭之战。

228年,东吴在石亭之战中大破曹休,取得大胜!

与此前抵抗曹操、曹丕的南征不同,这一次,东吴是主动采取诈敌、诱敌之术,诱敌深入而歼灭之。

而且,在张郃等人沿水推进时,又因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张郃被迫回援陈仓···

这说明:由于蜀国北伐的展开,魏国的军事布局已经发生调整,吴国面临的压力已经大为减轻。

显然,孙权已经不必再畏惧曹魏,不必再给曹魏装孙子了!

于是,229年,孙权称帝!

可以说,孙权不急于贪图虚名,不急于称帝,甚至曾忍辱负重给曹丕装孙子,一切皆出于“伐交”的务实考虑,确实不愧“有勾践之奇”的美誉。

对内:只有政权“江东化”,才可能称帝

曹丕称帝,是汉天子“禅让”。

刘备称帝,是说你曹丕强迫汉帝退位不合法,我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延续大汉。

孙权称帝,凭什么呢?

别忘了,当初孙策,是以逆臣袁术手下的身份来到江东,驱逐朝廷任命的官吏,夺取江东的!

此后,很长时间内,孙策、孙权,是以张昭、周瑜、鲁肃等南渡淮泗人士为基础开创基业的。

孙氏与江东大族之间,先是敌视,后虽改善,但仍不融洽。

如此,带来两个问题。

首先,江东大族在江东掌握了大量的人口、土地等物质资源,也在江东本地数百年培养了很高的号召力。

即便你以武力为基础能压制住他们,但是,如果不能获取他们的真心拥戴,结成利益共同体,江东政权的基础就不稳固。

其次,自曹操平定北方后,南渡人士就很少了,甚至不少早期南渡的北方人士回到了北方,南渡集团的实力在衰减。而张昭、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离世后,后嗣乏人,越来越无法支撑起局面!

因此,只有在各个方面给予江东大族重大利益,与之结成利益共同体,才可能使东吴获得稳固的根基,才可能使孙权称帝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但是,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迅速完成,只能稳步推进。

1、222年,吴郡陆逊成为上流主将。

江东的上流主将,向来由周瑜、鲁肃、吕蒙等淮泗人士担任。

尽管陆逊在袭荆州之役中表现出色,但在当时江东军事体系中,陆逊不仅在吕蒙之后,还在蒋钦、潘璋、朱然等淮泗人士及孙皎等宗亲将领之后;吕蒙去世前,也是举荐朱然代之。

周瑜与鲁肃、鲁肃与吕蒙,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但是,周瑜推荐鲁肃代之;鲁肃推荐吕蒙代之;而今,吕蒙又推荐朱然代之;这说明:一个利益集团,虽然内部存在分歧,但总体上是一体的,是不愿将本集团特权拱手让出的!

周瑜荐鲁肃代之、鲁肃荐吕蒙代之,孙权皆听取;但这一次,吕蒙荐朱然代之,孙权则开始有意识调整了。

夷陵之战期间,陆逊被任命为上流主将,从而掌握了武官最高职位。

2、225年,吴郡大族顾雍成为丞相。

陆逊能较早成为上流主将,得益于淮泗主将多英年早逝。尤其是220年,吕蒙、蒋钦、孙皎几乎同时集体去世。

但是,淮泗文臣,则比较长寿,且一直很有号召力。

比如:孙权的“托孤大臣”,“内事不决”该问的张昭,显然,是理所应当的首席文官。

孙权每次要任命丞相,众人都首推张昭!

但是,孙权坚决不用张昭。

后人多认为是张昭脾气臭,而且当年赤壁之战前劝孙权投降;但个人以为以张昭为相不符合“江东化”要求才是深层次原因。毕竟,以张昭的性格和威望,不利于团结江东人士。

因此,孙权先以孙邵过渡,然后让顾雍出任丞相!

如此,江东文武最高官职,皆由江东大族担任!

3、暨艳案:确立江东大族的政治特权。

224年,东吴发生一件大案:负责官员选拔考核的暨艳被诛杀,其副手徐彪自杀;推荐暨艳的张温被废黜永不录用。

这事,说来话长,咱们长话短说:无非就是暨艳发现江东大族在选举、提拔官吏时存在大量徇私舞弊的行为,导致很多官吏完全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或者有过很多不合法的举动!结果,孙权把暨艳弄死了···

显然,这就说明:孙权坚决维护江东大族的特权,即便你徇私舞弊!

当然,孙权很擅长给自己找好话:我这个是“忘过记功”,不要老是盯着人家不好的地方嘛···

如此,江东大族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全面扩张势力,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特权,与东吴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如此,东吴形成了内靠宗室,外靠顾、陆、朱、张的体制,完成了江东政权的本土化。

如此,孙权称帝,才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229年,孙权称帝!

三国之中,孙权的政治禀赋是最弱的。

他既没有汉天子“授天命”;也没有汉宗室的身份。

不过,这同时也意味着孙权没有急于称帝的政治包袱。

因此,务实的孙权,不急于称帝,对外借此灵活周旋于魏蜀,争取摆脱孤立局面;对内逐步完成政权“江东化”,获取最广泛的内部支持。

如此,直到一切水到渠成,孙权才称帝。

三国群雄,孙权不是最能打的,也不是最有谋略的,更不是最有号召力的,但是,他绝对是最务实的一个。

曹操当年那句“不可慕虚名而致实祸”,套在孙权身上,反而是最贴切的!

0 阅读:66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