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华:一婚郭凯敏牺牲事业却被嫌弃,余生不会辜负查国钧

长亭晚 2023-01-17 13:25:09

影视剧中总有一些观众熟悉的经典角色,如说到国民媳妇,有海清,说到国民闺女,有关晓彤,而说到“上海阿姨”,张芝华的形象会自动出现在观众脑海里。张芝华是地道上海人,幼时与戏结缘,大半生奔波在最爱的舞台上。

只是张芝华也有遗憾,比如她曾与同处上影的当红小生郭凯敏恋爱4年成婚,却因没能抵挡凡俗烟火对彼此的爱意磋磨,最终遗憾分开,留张芝华一人带着儿子。幸而,多年后她又觅良缘,能与对方一起将婚姻经营的幸福美满。

张芝华天性好动而活泼,这或许与她自幼的生长环境有关,虽说生于特殊年代,但在张芝华的记忆中,衣食够用、父母和睦,没吃过什么苦。

郭凯敏则有些不一样,他在东北吉林长大,记事中父母常不在身边,今天去勘测地质,明天要测验绘图,他的幼年基本随着奶奶长大。

两人的命运发生交集是在1976年。

这一年,张芝华从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以优异成绩毕业,被上海制片厂张瑞芳老师选中,进入该厂的演员剧团,此前她已出演多部话剧,在电影《小将》中展现荧屏首秀。

与张芝华不同的是,郭凯敏当时属于半路从影,中学没毕业被特招进入上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虽然是非科班,但他成长很快。

两个人18岁成为同事,曾先后同剧组串演数个小角色,直到80年同演《好事多磨》时,两人相爱。

彼时的张芝华,标准的圆脸上,最动人是那双慧诘的丹凤眼,谈笑间顾盼生辉,令人注目,而郭凯敏因刚在上一年与张瑜同演《庐山恋》中的一双对恋人而大红,两人曾被认为是当时最经典的荧幕情侣。

郭凯敏曾喜欢张瑜,因没敢表白而相互走远,到和张芝华相恋,郭凯敏鼓起勇气先行表白,张芝华考虑一段时间后,表示了同意。

当时张瑞芳老师十分看好二人的戏路,她劝说他们,处在20出头的年纪,成家不是最重要,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才是当前目标。

两人是相恋4年后才领证结婚。

张芝华与郭凯敏结婚后不久,为了进一步提升演技,两人同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等到成绩出来,张芝华要更好些,分数远超录取线。

但很快一道难题摆在他们中间:按照规定,夫妻之间只能有一人去进修,巧的是,张芝华几乎也在同一时间怀孕了。

其实怀孕并不成为阻挡学业的借口,出于“妻贤夫让”的传统,张芝华最后决定将名额让给郭凯敏,她认识郭凯敏学成归来后,能接到更多的好戏,也能让这个家将来的经济更宽裕一些。

只是,后来正是因为这件事,夫妻二人频起矛盾。

首先是张芝华怀孕后,郭凯敏因为离家外出求学,一直顾不上照应她,因此他也不能了解张芝华那些生理方面的孕吐、肿胀,因激素变化导致的忽忧忽喜无人可解的各种情绪。

尤其是到了张芝华待产的时候,郭凯敏考虑课程太紧张,竟没有回家陪伴妻子度过生产这个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难关。

等郭凯敏学完归来,尚未大展拳脚,先陷入与妻子一同养育孩子的琐碎家务中,因为张芝华生产后月子没有坐好,落下了腰疼背凉的毛病,总是不舒服,她需要丈夫给自己缓口气,多给家里搭把手。

郭凯敏愧疚归愧疚,但他更多是言语付出,总是更注重他的事业,很快,他就朝着自己的目标——做导演努力了,他先是执导《洋泾浜兄弟》,后又到处拉拢投资。这一决定遭到了张芝华的激烈反对。

张芝华认识,自己本就为了孩子和家庭将工作频频推后,现在她觉得两人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经济,她认为郭凯敏这个时候折腾,实在是劳财伤家,太过于自我了。

两人说不到一块去,从互相憋劲到指责,后来,郭凯敏说的一句话把张芝华惹怒了:你就是脱离这个行业久了,变傻了,也不看看什么是新形势!

张芝华觉得,郭凯敏不仅不能理解和支持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和牺牲,反而说出这种戳她心窝子的冷话,她觉得心凉,付出这些是为了什么?如果每个人在婚姻中只顾自己前程的话,那还结婚干什么?

1990年,儿子郭成3岁时,张芝华向郭凯敏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的张芝华,因为要保证经济来源,反而在工作上越来越忙,她常常将儿子到处寄养,又因为不便离开上海,得就近接演话剧、跑跑龙套,还有给各大剧组配音等。

有一段时间内,她报名太多,龙套戏就较密集,一次不过是五毛、一块地挣,但她不嫌少,以至于有一回,到了年三十这天,儿子放在福利院,她仍在剧院配音,母子到半夜相聚,一起过个囫囵的团圆年。

张芝华有好几年没有再找下一任,她主要怕儿子的心灵受伤。

那时郭凯敏离开上影前往海南再创业,有次儿子见教室外出现一个小平头发型的男子,违反课堂纪律跑出去“看爸爸”,结果看到不是,伤心地大哭一场。张芝华知道这些后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令她想不到的是,后来竟然是儿子为她牵红线,让她找到了另一半。

因为儿子郭成天生喜欢画画,等到张芝华经济宽裕一点,常给钱让他到各处去看画展,张芝华发现儿子有一个偶像,是位旅美画家,名叫查国钧,在几次画展后,他和这位查老师几乎成了忘年之交。

因为一直关注儿子的心理健康,张芝华本来就为儿子内向的性格担心,在发现他一提到偶像就两眼放光之后,她也决定认识一下这个人。

结果在认识后才发现,这位查老师不仅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颇懂戏剧,且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多国旅行及开办画展,见闻丰富。

最重要的,他毫无大男子主义的先入为主,且对张芝华本人性格十分欣赏。

从儿子无意到有意的牵线到两人结婚后,现任查国钧最多对她说的是:

你很美,像是一副国画,深具韵味。

有一种美是随岁月递增,中国的酒是,你也是。

查国钧比张芝华大15岁,但两人生活习惯极其相似,尤其是没事时,两人都爱待在家默默陪着对方。

对演员来说,舞台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舞台经验能够作为一部分生活经验,但不能代替最平常的生活。在夫妻相处的岁月中,大部分人的生活主调注定充满琐碎和平淡,这个时候,不同的心境就决定了不同的结果、最后的输赢。

或者,生活本无谓输赢,不过是事过则忘,爱过无悔,又哪有那么多不能放下的爱恨情仇?夫妻如果离婚,旧人总会远去,各自重新拥有新生活,也就有了新的奔头,你我他都不会永远停留原地,所以最终的结果是:知足就好。

0 阅读:161

长亭晚

简介:在娱乐品味生活,用文字书写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