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下降是福是祸?解析中国人口问题的症结所在

酱汁鱼 2024-04-22 21:33:21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或许是个积极信号,表明人口问题的解决终于步入良性循环。一些悲观看法可能是把中国的人口问题错当成其他国家。除了仍在贫穷中挣扎的印度,世上还有哪个十亿人口大国?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太多,地太少,人地矛盾突出。如何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实施计划生育40多年来,年出生人口几乎都在1500万以上,1981至1997年间更是常年保持在2000万以上高位。时隔40年,人口增速终于降至千万级别。虽然每年仍需增加数百万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压力不小,但总比年年要提供上千万个岗位要强。

要真正控制人口,仅靠计划生育的外部约束是不够的,关键要转变国人的生育观念。现在很多人不愿结婚生子,正是生育观念变化的体现。首先,教育水平尤其是大学入学率提高,必然推迟婚育;其次,受教育时间延长,个人发展需要更多时间积累,生养孩子的成本大幅上升。不仅要花很多钱,还会影响赚钱。机会成本攀升,是出生率骤降的根本原因。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在一片对低出生率的哀嚎中,中国一年的新生人口仍是头号经济体美国的近3倍。

社会竞争和机会成本形成了更有效的自然选择机制。对短期机会成本高度敏感的个人和家庭,可以选择不生或少生,避免盲目生育带来的诸多问题。愿意生育的家庭中,对孩子教育投入会越来越大,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全社会人口的素质。

长期以来,人口增长一直被视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但是这忽略了人口基数,也陷入了需求经济学的误区,错把人口增长当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希望通过人口增长来刺激经济,其实是把人当作工具。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要保持经济的增长,人口数量增长并不是必须的,也就是人口的增长跟经济的增长没有必然关系,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口质量,扩大创新人才群体,增加人群的受教育程度。

出生率的缓慢下降,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驱动向质量效率驱动的转变。

但如果放在超高人口基数的背景下看,一方面人均寿命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规模仍会快速增长,整个社会将更加不堪重负,经济增长可能因需求压力过高而陷入紊乱。

劳动力人口减少和随之而来的老龄化加重问题,看似很严重,但仔细分析并没有那么致命。我们有8亿劳动力基数,是美国的5倍多。即便悲观预测,三四十年后中国劳动力数量仍有两三亿,总量依然是美国的两倍。

所以,出生率骤降不必过度忧虑,反而应该庆幸人口总量拐点终于到来。在诸多发展问题上,我们仍需长期探索,但在人口问题上,或许已经率先获得了最优解。

0 阅读:79

酱汁鱼

简介:热爱国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