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坚持一辈子远离烟酒,能不能活得更久?一项调查给出了答案

铠甲护士 2023-12-29 15:44:04

老刘激动地告诉老伴:“突然戒烟真的要人命,早知道就不戒了。”

今年60岁的老刘,有着40年的吸烟史。年轻时,他的烟瘾极大,每天平均要抽一包烟。半年前,老刘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面临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医生的建议下,老刘决定戒烟。然而,没过半年,一天早上,老刘因突发心梗被紧急送进医院。及时的抢救挽救了老刘的生命,但这次经历让他深感惊吓。

老刘并非是唯一有这种经历的人。老烟枪的圈子里传闻着各种关于突然戒烟的事例。比如,老王一辈子吸烟,却活得健康,而老李吸烟30多年却在戒烟半年后因肺癌晚期离世。

老烟民突然戒烟,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不少老烟民认为突然戒烟会打破生理平衡,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肺癌和猝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戒烟后,烟民可能会经历各种不适。停止吸烟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迅速下降,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尼古丁,引发戒断反应,表现为渴望吸烟、头晕目眩、便秘、紧张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伴有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失眠。

然而,有关戒烟导致肺癌发生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戒烟后的戒断反应是由于身体对烟草产生依赖,这些反应实际上是身体逐渐变好的表现。

通常,戒断反应在最初的14天内最为强烈,之后逐渐减轻,大部分戒烟者的症状会在一个月左右逐渐消失,而严重的情况可能会持续1年以上。

这些反应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器质性伤害,而是身体在适应没有尼古丁刺激的过程中的正常调节反应。通过坚持克服这些反应,戒烟者有望获得戒烟的成功。

如果坚持一辈子远离烟酒,能不能活得更久?

大家都知道吸烟和饮酒对健康不利,但如果一辈子都保持不吸烟不喝酒,是否能更有可能获得长寿呢?

根据浙江省中医药学一项关于“浙江省百岁老人健康长寿原因调查”的研究结果,不吸烟和不饮酒是长寿的前提条件之一。研究人员花费了4年的时间对255位百岁老人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了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保健措施等各个方面。

研究发现,83%的老人不吸烟,73%的老人不饮酒。此外,还有健康的饮食搭配、不吃保健品以及保持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美国癌症学会(ASC)和牛津大学学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覆盖41万人的前瞻性随访研究也证实了吸烟与癌症之间的显著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与从不吸烟者相比,21岁后开始吸烟的人,死亡风险增加了2.44倍。越早开始吸烟,癌症死亡的风险就越高。相反,即使在较大的年龄开始戒烟,也能避免大部分由吸烟导致的癌症死亡风险。

因此,无论何时开始吸烟都会对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戒烟永远不会太晚,最好越早越好。

北大研究:有这5个习惯的人或更长寿

于去年9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宣布,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从74.8岁提高至78.2岁。那么,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与生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

由北京大学的李立明团队、吕筠团队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赵丽云团队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探讨了5种低风险生活方式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健康》上。

该研究纳入了487,209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与有0~1个低危险因素的参与者相比,拥有5个低风险生活方式的参与者能够降低62%的全因死亡风险、63%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53%的癌症死亡风险,以及70%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拥有0~1个低风险生活方式的人,拥有5个低风险生活方式的男性和女性在30岁时的预期寿命分别能够延长8.8年和8.1年。

这5种低风险生活方式包括:

从未吸烟或因非疾病因素戒烟;

运动水平高于同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水平;

男性每天饮酒量或纯酒精摄入量小于30克,女性小于15克;

体重指数在18.5~27.9之间,女性腰围小于85厘米,男性腰围小于90厘米;

每天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每周食用1~6天的红肉,每周至少食用4天豆类,每周至少食用1天鱼。

30岁后,坚持5件事,有助长寿

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对于一般人群而言,30岁后坚持以下五个健康习惯有助于延长预期寿命。

健康饮食习惯:

每天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周食用1~6天红肉,每周至少4天食用豆类,每周至少1天食用鱼。适量摄入全谷物、奶类及其制品、坚果等。减少加工肉类、红肉、盐、酒、油脂和糖的摄入。

戒烟:

通过吃零食、嚼口香糖、跑步锻炼等方式减轻戒断反应。寻求医生的帮助,在专业的戒烟门诊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支持。

不过度喝酒:

男性每日饮酒量或纯酒精摄入量不超过30克,女性不超过15克。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喝酒和多种健康问题有关,安全剂量是“0”。

积极锻炼: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跳舞、家务等。或进行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竞技体育、快速骑行、快速游泳等。

保持健康体型: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坚持耐力运动,包括增肌和无氧运动。保持良好心情,情绪不佳易导致炎症,增加脂肪在体内储存的风险。

2 阅读:544

铠甲护士

简介:每日分享护士见闻,传播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