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娃踩农”愈演愈烈,农夫山泉产品遭抵制?钟睒睒紧急澄清

天天财经116 2024-03-04 13:01:00

天天消费讯,近日,娃哈哈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逝世后,不少网友纷纷缅怀这位传奇企业家,马云、钟睒睒等在内的众多企业家也表达了哀悼。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农夫山泉掌门人钟睒睒“被娃哈哈开除”、“对娃哈哈忘恩负义”等相关传言。

有网友称,“钟睒睒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农夫与蛇”、“钟睒睒当时是娃哈哈的经销商,因为冲货被娃哈哈开除”、“钟睒睒召开发布会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背刺了娃哈哈的纯净水”等言论。社交媒体显示,农夫山泉受到了不少网友的抵制,表示拒绝购买任何农夫山泉的产品,部分超市甚至下架农夫山泉,再也不销售农夫山泉的任何商品。

此外,农夫山泉直播间也被网友涌入刷屏“娃哈哈”。这几日涌入了谩骂之声,屏幕不断被谩骂的词句刷屏,导致女主播流泪哽咽。“捧”娃哈哈、“踩”农夫山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娃哈哈代理到瓶装水老大

天天消费梳理媒体报道发现,这些年,因为担心自己的话会被误读,钟睒睒行事低调,鲜少接受媒体采访。

1954年,钟睒睒出生于浙江杭州,父母都是地道的知识分子。但钟睒睒却在小学5年级被迫辍学,辍学后的生活,对他来说应该是一段灰暗的经历。钟睒睒辗转在嘉兴、绍兴等地方,做过泥瓦匠,也干过木工活,逢年过节“几乎不上别人家做客”。

1977年恢复高考后,钟睒睒同妹妹一起参加高考,连续考了两年都与分数线失之交臂。最终听了父母的意见上了电大,毕业后在浙江省文联管理基建,后来在《浙江日报》社做了一名记者。五年的记者生涯,让他印象深刻,至今依旧有着“浙江日报情结”。

1988年初,海南淘金热兴起,如今财富榜上许多富豪都是当年的淘金客,钟睒睒也加入了淘金潮。

34岁的钟睒睒决定在海南做自己的老本行,在海南办出中国第一份私营报纸,名字都想好了,叫做《太平洋邮报》。但显然在当时太过新潮,办报卡在拿刊号的流程上,钟睒睒干脆放弃了办报。之后,他在海南种过蘑菇、卖过窗帘。最终,他成为了宗庆后的一名代理商。

1989年,宗庆后创立杭州娃哈哈食品公司。两人都是浙江人,1991年,钟睒睒找到宗庆后拿到了娃哈哈口服液在海南和广西的总代理,成为两个省的总代理商。

因为海南是经济特区,娃哈哈给了不少价格优惠,另一方面,口服液在广东热销。所以,钟睒睒把低价拿到的货,运到广东湛江去卖。“串货”行为,被宗庆后发现之后,甚至取消了他的代理权,两人一度闹得不太愉快。

口服液的代理经历,让钟睒睒看到了这里面的巨大利润。1993年,他在海口成立了“养生堂药业”,推出了“龟鳖丸”。那几年流行鳖精一类的保健品,短短一年时间,他的产品就从海南卖到全国。

1996年,已经千万身家的钟睒睒又杀回了饮料行业。回到杭州成立了“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2001年改制成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而此时,市面上娃哈哈、康师傅等饮用水已经牢牢占据着市场。

不过,从公司成立到夺冠,他只用了15年。2011年,农夫山泉首次超过康师傅,坐上了瓶装水老大的位置。

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恩怨

大家印象中,"天然水"比“纯净水”健康的概念也是农夫山泉炒起来的。2000年,农夫山泉正式宣布自己不再生产纯净水,今后将专注于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当时纯净水这一派的掌门人娃哈哈联手“乐百氏”等6家较大的纯净水企业,声讨农夫山泉,娃哈哈向杭州向城区法院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了养生堂饮用水公司,矛头直指钟睒睒。

钟睒睒也不甘示弱,把娃哈哈告上法庭,因为娃哈哈散播了虚假事实,称“农夫山泉水源严重污染”,“农夫山泉市场销售不佳”,定罪为“不正当竞争”。

双方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娃哈哈白天在西湖国宾馆召开发布会,农夫山泉刻意选择同一天晚上,在西湖国宾馆的同一个会场,召开了另一场发布会。

无论真相几何,农夫山泉起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喝纯净水不如喝天然水了。

然而,商业竞争的风云变幻莫测。2009年,农夫山泉因海口工商局的一份报告而陷入“砒霜门”危机,报告称其饮料中的总砷含量超标,这给了农夫山泉沉重的打击。

在关键时刻,宗庆后却选择了声援钟睒睒,公开表示对农夫山泉的检测结果存疑,展现出了他的宽广胸怀和远见卓识。尽管最后证实海口工商局的调查结果是错误的,但宗庆后的这一举动无疑为农夫山泉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也体现了浙商间的团结与互助精神。

随后,农夫山泉开始陷入喋喋不休的“案子”中。

2013年农夫山泉经历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公关危机。从21世纪网到《京华时报》,权威的财经网站和北京影响力巨大的都市报先后成为农夫山泉的主要对手。

特别是京华时报和农夫山泉进行了一场堪称马拉松级别的“吵架”。起因是京华时报发文质疑农夫山泉天然水的标准不如纯净水,紧接着农夫山泉予以反击。这个架一吵就是28天,京华时报连续发了76篇文章与农夫山泉有关的文章。

嘴仗到最后不了了之,但当时钟睒睒利用农夫山泉被高度关注,不断向大众灌输天然水的知识,让大家注意力从“农夫山泉的标准问题”转移到了对“天然水”的关注和认知上,而这个“背叛整个水行业”的农夫山泉的人设让大众更为认可。

称农夫山泉被诋毁?钟睒睒紧急澄清

“宗老一直是我尊敬的企业家。他与我亦师亦友,当然,也互为竞争对手……”

3月3日晚间,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由创始人钟睒睒撰写的名为《我与宗老二三事》的文章,回应网传与宗庆后的恩怨。

钟睒睒写道:“今天,是宗老“头七”后的第一天。宗老一直是我尊敬的企业家。他与我亦师亦友,当然,也互为竞争对手……宗老生前痛恨网络暴力。未曾想,借宗老离世,网络上却出现了大量对我个人及农夫山泉的诋毁,这绝非宗老所乐见。作为被意外卷入事件漩涡的当事人,我有必要借与宗老生前几件值得追忆的往事,做一个澄清。”

钟睒睒在文中回应了钟睒睒“第一笔创业收入来自于娃哈哈”“因冲货被娃哈哈开除”等网络传言。

钟睒睒表示,布匹生意才是其创业所得的第一桶金,而非网上传言“第一笔创业收入来自于娃哈哈”。他还称,网传他在销售娃哈哈期间违规“冲货”,是一句玩笑话引致的误会,一句戏言却成了他“忘恩负义”的罪状,本人“从未在娃哈哈领薪、更谈不上因冲货被开除”。

关于与娃哈哈纯净水之争,钟睒睒称,2000年后,娃哈哈与农夫山泉在纷争中阐明了各自立场、产品主张,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后双方互有诉讼,但最终宗庆后与钟睒睒在当时杭州市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握手言和。

此外,据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农夫山泉副总周力朋友圈发文,回应“捧‘娃哈哈’踩‘农夫山泉’风波”。周力表示,宗庆后先生今日头七,可能老先生九泉之下也没想到,他的离世会被一些所谓“吃瓜群众”一类人利用来攻击同城的另一家企业,并成为舆论热点。两家企业同处一城,早年虽有竞争,甚至对簿公堂,还是在法律框架下光明正大的竞争。

再陷水质争议,包装饮用水陷入瓶颈

今年1月底,品牌定位专家顾均辉在一场公开论坛上发言称,农夫山泉自称是天然水,而天然水就是“水库水”,恒大冰泉的水质要远远优于农夫山泉。

一时间,天然水和矿泉水孰优孰劣成为争议焦点。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恒大冰泉水质优于农夫山泉”等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站住脚,但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地区的矿泉水和天然水在具体品质上可能存在差异。

对于顾均辉的说法,农夫山泉客服回应称,瓶身上明确注明是天然水,相关标签经过国家严格审核,都是真实的。农夫山泉客服还表示,“顾均辉的说法属于言论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若对公司造成影响,会向上级部门反映”。

近几年农夫山泉虽然发展不错,但其包装饮用水其实已经到了瓶颈状态。

农夫山泉旗下业务主要包括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其中包装饮用水是其砥柱。

财报显示,农夫山泉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204.62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约57.75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的营收同比增长11.7%,饮料产品的营收同比增长38.9%。

分产品类别来看,包装饮用水产品实现营收104.42亿元,同比增长11.7%,营收占比为51%;茶饮料产品实现营收52.86亿元,同比增长59.8%,营收占比25.8%;功能饮料产品实现营收24.57亿元,同比增长21.5%,营收占比为12%;果汁饮料产品实现营收16.86亿元,同比增长32.2亿元,营收占比为8.3%;其他产品实现营收5.91亿元,营收占比2.9%。

近两年来,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收入增速放缓,出现疲软态式。2021年包装饮用水增速还为22.14%,2022年则降至7.64%,2023年上半年为11.7%。

如今,“捧娃踩农”事件无疑让本就增速放缓的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雪上加霜”,农夫山泉如何应对本次危机?天天消费将保持关注。

注:部分内容引用自经济导报、农夫山泉微博、财报等。

0 阅读:0

天天财经116

简介:聚焦市场,深度解读。走进这里,走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