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教辅卖出一个IPO!教辅图书发行商“全品文教”赴港IPO

独角兽时间 2024-04-26 17:27:16

前言

公众号后台回复“全品”获取完整招股说明书

近日据港交所显示,Canpoint Culture and Education Holdings Limited全品文教控股有限公司递交了上市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保荐人。

全品文教

招股书介绍,全品文教是中国领先的独立教辅图书策划及发行商。1992 年,全品文教创办人肖忠远成立北京海淀图书城考试专用书店(下称 " 北京海淀书店 "),至今已有 32 年。致力于制作并提供优质的教辅图书、学生用品及相关服务,将全国消费者与优质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

经过十年沉淀发展,2002年,肖忠远注册“全品”商标,开始进军基础教辅图书的供应及开发领域。同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推出《素质教育新学案》。次年,全品文教前身北京全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推出了《全品高考复习方案》及《全品中考复习方案》,这一系列图书往绩记录期内录得总收入约5.34亿元,是公司核心教辅图书系列。2008年,公司推出《全品学练考》及《全品作业本》,前者往绩记录期内实现总收入5.22亿元;后者往绩记录期内实现总收入4.23亿元。

源自对教辅图书的全面覆盖,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高质量教辅内容资源,并成功拓展了学生用品及相关服务业务。学生用品包括各种日常学生活动的产品,从护眼产品到运动及健康相关设备,以及其他学习用品和设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学生用品覆盖多个品类,共有357个SKU。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2年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计,全品文教是中国第五大独立的教辅图书策划及发行商,拥有5.7%的市场份额。按2022年码洋计,全品文教亦是中国第三大义务教育阶段独立的教辅图书策划及发行商,拥有7.7%的市场份额。

往绩记录期间,全品文教提供教辅图书,学生用品及相关服务及其他。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总收入分别是5.14亿元、4.96亿元、6.22亿元。

其中,自销售教辅图书产生绝大部分收入,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所得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989亿元、人民币4.853亿元及人民币6.057亿元。自销售学生用品所得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0万元、人民币130万元及人民币860万元,该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90.4%。

于2023年12月31日,全品文教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已与982家经销商合作。于往绩记录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经销网络的收入分别占其总收入的93.1%、93.7%及90.3%。

全品文教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积极扩充直销。线上直销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币166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1950万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4810万元。

图源:Pexels

教辅图书市场持续增长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教辅图书市场规模(按总价值计)达到 751 亿元,预计 2022 年至 2027 年市场将以 11.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 1293 亿元。2022 年,由独立策划及发行商所贡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辅图书市场的码洋(书籍的标签价格乘以书籍的总销售量所得出的总金额)规模为 199 亿元,占义务教育阶段教辅图书市场整体市场规模的 43.6%。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用户群体规模增长放缓,教辅图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中国学生在校总人数从 2018 年的约 1.74 亿人增长至 2022 年的约 1.86 亿人,2018 年至 2022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7%。中国在校学生总数预计 2027 年将达到约 1.88 亿人,2022 年至 202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0.3%。用户群体规模趋于稳定,加上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中国学生教辅图书市场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

在这种竞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将寻求通过优质内容赋能其他领域的产品,实现第二增长曲线。全品文教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成功引领出一系列多样化的学生用品业务,2021年至2023年按复合年增长率390.4%增长,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但截至2023年,教辅图书业务的收入占比仍然高达97.4%,学生用品业务的收入规模仅有861万元。

可以看出教辅图书仍是全品文教的核心产品。2021-2023年,教辅图书业务的毛利率为36.1%、37.1%及42.0%。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全品文教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1.7 亿元。公司计划募资后部分资金将是用于研发更多学生用品,切实落地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图源:Pexels

不过全品文教的业务不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核心教辅图书业务还需要与第三方出版社合作,相关合作和市场份额的变化,以及政策监管的影响都是公司业务面临的重大风险因素,因此上市后表现还有待验证。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财经资讯与报告,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独角兽时间”(ID:Unicorn-Zone):关注数字产业、行业价值、最新IPO信息,提供有价值的项目投资分析及专业资讯与报告,呈现出不同视角的专业分析。

0 阅读:2

独角兽时间

简介:总有一些人,先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