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后养老金方案将出台,企退人员会多涨吗?山东2023年有倾斜!

韧韧邓姐 2024-05-01 02:57:20

企业职工退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的领取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异。企业单位退休职工,除了收入高的高管之外,普通员工的退休工资与相同条件的事业单位相比,普遍偏低。每年在养老金上涨的时候,企业退休人员都盼望,在具体上涨的时候,能够适当地朝企业退休人员倾斜。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企业职工退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差距的原因在哪里?养老金上涨的时候,有没有朝企业职工退休倾斜的先例?

第一,养老金的并轨,就是要发挥养老金的统筹作用,就是要让高额养老金有所下降,而让上涨向养老金低的人倾斜。

图片来源于暖心财经说

在2023年山东省的养老金调整细则中,就有养老金向企业退休人员的倾斜的具体例子。2023年,山东基本养老金调整细则中,有一项“特殊高龄倾斜”,其中规定:上年内达到70周岁、75周岁、80周岁,企业退休增加290元、190元、360元;企业退休一次性补缴增加70元、60元、12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增加20元、80元、80元。

在这里,山东省以特殊高龄倾斜的方式,朝企业退休人员倾斜补贴。上一年内达到70岁的人,企退人员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多补贴270元;75周岁的企退比事退多补贴110元;80周岁的企退比事退多补贴240元。企业退休一次性补缴的人,70岁的比事退增加50元,80岁的企退比事退增加40元。应该说,这就是养老金的统筹调节的作用,通过再分配的方式,适当照顾养老金较低的人群。

第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高的具体原因是:自己缴纳的部分多,单位效益好,缴纳的部分也多;缴纳的比例高,绝对金额高,缴纳的年限长。

许多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老是认为自己养老金少,就是因为被事业单位的人领去了,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事业单位缴纳得更多,而企业单位是不愿意多缴的。其根本源头在于择业的时候的选择,在于工作单位效益的好坏。

从养老保险本身来讲,肯定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机关事业单位缴纳进养老金统筹池子里的钱肯定更多。机关事业单位在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基本都是按工资全额计算缴费指数,因而不管是自己所缴纳的个人部分8%,还是单位缴纳的统筹部分16%,都是非常高的。

当然,机关事业单位是从2014年才开始缴纳养老金的,之前并没有缴纳养老金,而是当做视同缴费。这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并轨的必走之路。早先的事退人员因为领取全额财政补贴的养老金,所以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那么,这一部分钱应该由财政来补贴,而不是领取企业职工所缴纳的。企业职工所缴纳的养老保险,也是按照养老金的计算方案,按时足额发放给自己。并不是事退的人领得多,企退的人领得少,就是事退的人抢了企退的养老金。

第三,企业单位缴纳的养老金指数比较少,很多企业不愿意多缴纳,导致企业职工养老金个人部分和统筹部分都不高。

养老金缴费指数最低是0.6,最高是3.0,个人缴纳的部分为8%,是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扣;而单位缴纳的部分为16%,由单位缴纳。

企业为了缩减开支,也为了在招聘的时候,能够让自己的薪酬看起来更好看一点,于是便选择最低的缴费指数0.6来缴费。尤其是许多私企,按最低指数来缴费,单位所缴纳的统筹养老金16%部分少得多,个人缴纳8%部分也少,那么实际到手的工资就更高,也就更好看,也能够让自己的招聘更有吸引力。

而大一点的企业,有情怀的企业家,还有许多的央企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缴纳的相对就高得多。事退和企退养老金的差异,实质上归根到底还是待遇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企退和事退养老金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工作时所缴纳的养老金的差距,实质上是两者之间工作待遇的差距。企退要获得更高的养老金,首要的是要提高企业职工的薪酬,提高缴纳养老保险的指数。

另外,养老金的统筹作用在并轨之后更要充分的发挥出来,那就是通过再分配的方式,适当朝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倾斜,比如适当的朝农民倾斜,朝养老金较低的职工倾斜,朝年龄较大的老人倾斜!山东2023年的方案的“特殊老龄倾斜”就向企退的老人倾斜了,这对企退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0 阅读:78

韧韧邓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