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水静突然接中央电话:到北京探望杨尚奎,事后才知周总理安排

红史 2024-02-20 14:06:27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不忘历史,永记先辈!

1976年1月8日,举国悲恸、纵然风木皆含悲的一天,因为伟大领袖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听此噩耗者无不泣泪悲痛。当水静杨尚奎夫妇闻此消息时,亦难以接受,杨尚奎正在穿的衣服瞬时滑落到地上,愣了半天久久没有开口说话,泪水却不自觉地夺眶而出,杨尚奎的泪水较为隐忍,而水静则是当场难掩情绪,哭出声来。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奎水静长期在江西任职,因参加中央会议、或者汇报工作的机会,杨尚奎水静夫妇与周总理早早便有许多交往。

水静亲身感受到,作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总是对地方领导人是那样尊重,他们谈话总是一种亲切、和谐、友好的气氛。

即使是面对重大问题,周总理也总是以商量的口吻交谈,从不颐指气使,那些难以解决的、格外棘手的事,到了他手中,总是会办得十分得体、圆满。

水静亲自回忆:“从他和尚奎的生活接触到工作接触中,我感觉到他的品德、人格,感觉到他的喜悦和忧虑,唯独感觉不到他的地位和权力。他对人总是那么诚挚、尊重,平等待人的态度,从不以职位和权势压人,却没有一件事情没办成。”

周总理很关心江西的经济发展与生产建设,杨尚奎水静夫妇到北京时,也曾收到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的热情招待。长期的交往中,杨尚奎水静夫妇更加深为敬佩周总理的伟大品格,他们夫妇与周总理也结下情谊。

周恩来与杨尚奎、 水静夫妇在观音桥观景

风云动荡的特殊时期,水静杨尚奎几乎没有见周总理的机会,但,周总理没有忘记关心、照应他们夫妇。

1967年,身在逆境中的杨尚奎得周总理关怀,周总理亲自指示将其接到北京,专门指派有关人员负责他的安全和生活。

水静继续留在江西,一方面照顾好双方父母的生活,另一方面,她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千里之外的爱人杨尚奎,她与杨尚奎这一分开,便是两年多的时光。

水静盼着何时才能与杨尚奎相见,1969年的一天,水静突然接到江西省委方面的一通电话,电话中,对方通知水静:“中央办公厅来过电话,让你到北京探望杨尚奎。”

接到这一通知的水静喜出望外,她终于可以和爱人团聚,水静简单做了收拾,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她被接到中央办公厅招待所,水静刚到北京时,杨尚奎正好不在,夫妻俩因此未能顺利相见。

不过,水静还是沉浸在即将重逢的欣喜与激动中。虽然周总理全程都没有露面,但她知道,一定是周总理安排他们夫妇团聚的。

情绪上的急剧变化让刚到北京的水静直接病倒了。

她全身乏力瘫软,甚至连说话都劲儿都没有了,水静病情严重,只好被紧急送往301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院的日子里,水静想到周总理,在她身体已然很虚弱的情况下,她还是抱着病躯给周总理写了信,纵然不能当面见到周总理,她在信中将自己和杨尚奎、还有一家人的情况都说了出来,并表达对周总理的深沉谢意。

很快,一位同志来到水静的病房,向水静说明来意:“我是周总理的联络员,总理委托我来看看你。”

一听对方是代表周总理来关怀自己的,身体还很虚弱的水静支撑着自己从病床上坐了起来,说着:“谢谢你呀,同志!”道完谢后,水静关怀起周总理:“总理和大姐好吗?”

那位同志告诉水静,周总理很好,很也很忙。他说:“总理看了你的信,实在抽不出时间,所以特地派我来一趟,要你不要着急,好好养病。同时,要我交代医院领导,替你全面检查一下身体,认真地给你治疗。你放心,我已经向院领导传达了总理的指示……”

虽总理未亲至医院来看望,但百忙之中的这一番惦记与关怀,却叫病床上的水静瞬间红了眼眶,眼中淌着热泪的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中只愿周总理一切都好。

事实上,周总理并不好。

时间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周总理已过古稀之年,又被诊断出身患癌症,在高龄又重病的情况下,周总理仍然抱病履职,苦撑危局。

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处置国事,会见外宾,一直到他的病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才离开西花厅,住进医院,全心全意地治疗。那些躺在病床上的日子,周总理最为牵挂的,还是我们国家的动态,以及千万百姓。

杨尚奎水静夫妇当然也想去医院看望周总理,但见周总理的机会是极为珍贵的,他们见不到周总理,只能在心里默默挂怀。

最终等来的,是周总理逝世的噩耗。

杨尚奎怔愣许久,没有开口说话,他极力消化这个消息,眼泪却不自觉地淌了出来,水静悲切痛哭,夫妻俩泪水长流。

彼时杨尚奎水静夫妇已经在江西了,他们无法到北京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水静就带着几个孩子,代表杨尚奎,先后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几处带着周总理战斗印记的地方,同各界群众一起,送别周总理。

他们的伤悲没有因周总理追悼会的结束而结束,周总理逝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杨尚奎与水静常暗自哭泣,为失去周总理难过。

1976年的清明节,杨尚奎因为看病正好到了北京,水静与他同去。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上万群众,只为悼念刚刚离世的周总理。杨尚奎与水静遗憾未能参加周总理追悼会,绝不愿错过这次悼念周总理的活动。

天气很冷,杨尚奎的身体还未恢复,杨尚奎和水静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看到有人举着花圈,有人朗诵诗词,在真挚的怀念氛围中,杨尚奎与水静再次被这恢弘的人民力量所打动,当场热泪盈眶。

杨尚奎水静到了北京后,非常牵挂的一个人就是邓颖超大姐。

为此,水静还联系了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希望林佳楣代为转达他们夫妇想去探望邓颖超大姐的愿望。以前他们夫妇到北京时,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总是无不妥帖地照料他们。

不过林佳楣带来的邓颖超大姐的答复是,谢谢他们夫妇的好意,希望杨尚奎好好养病,同时也委婉拒绝了他们想去探望的请求。

到他们离京的前几日,水静再次找到林佳楣,再次提出想要看看邓颖超大姐。

林佳楣代他们夫妇表达了想要迫切看望大姐的愿望,这一次,他们没有收到拒绝,而且,是邓颖超大姐亲自去探望二人。

邓颖超大姐已经72岁,看到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大姐的精神尚可,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水静终于放心不少。

再次离京,他们终于实现了悼念周总理、关怀邓大姐的愿望,此后,山高水长,便是对故友常怀思念!

多年后,在水静书房的显要位置,挂着一幅合影,那就是他们夫妇与周总理难得留下的合照。

参考文献:

水静.周恩来的另一个世界【J】.炎黄春秋,1991.

危春勇.水静眼中的周恩来【J】.党史博览,2018.

萧卫国.杨尚奎下放安义二三事【J】.党史文苑,2005.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实的动人的历史!

0 阅读:39

红史

简介:深耕中国近代历史,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