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三件事,龙年气运好”,指的是啥?明日换甲子,如何顺应?

小众说史 2024-02-29 12:46:09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催动下才发生的。冬季地气不升,天气不降,上下闭塞,万物归藏。冬至之后,寒水之气开始减弱,木气开始萌动。木为少阳,所以冬至一阳生,万物开始萌动,植物开始积蓄力量。

立春节气是冬水隐藏,木气显现的开始。木为少阳,少阳显现,则万物显现,此时杨柳发芽,大地有了绿色。每年的立春节气总在五九尾和六九头,所以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立春之后,随着阳气的不断增强,万物开始茁壮成长。

阳气的增长过程为不断发散和上升,少阳生发,则地气升腾,天气下降,两气相合,万物生长。所以冬季的特点就是天地闭塞而成冬,春季的特点就是天地相通,两气交感,以生万物。此时天地相合,万物以荣,此为“发陈”。也就是将冬季的陈旧之气发出来。

人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之中,也要顺应自然气场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者昌,逆者败。所以《素问》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既然春季的特点为“发陈”,也就是推陈出新,疏通上下之意,到底该怎么疏通?

1、运动疏通

春季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气开始升腾,天气开始下降,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气相合,万物生长。雌雄之气相合,新生命诞生。所以春季就是万物生长,繁衍生息的季节。人在天之下,在地之上,生活在地表的大气之中,随着气的变化而变化。

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上为阳,下为阴。少阳的源头在冬至,也就是阳气的起点在太阴之位,阳气的生发在头顶。于是春季适宜洗脚和梳头。书云: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

少阳之气为春木,春木对应肝胆之木,肝气淤塞则成疙瘩,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结节,因此结节大多出现在肝气走过的位置。要疏通少阳之气,首先要疏通肝气走过的位置。少阳之气为舒展,于是春季要像属木一样伸展全身,并拍打八虚之位,使自身之木气得以疏通。

人身上有两条重要的经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任督二脉,这两条脉一阴一阳,起于小腹,一条沿腹部往上,一条沿背部往上,其交汇点就为人中,也就是阴和阳的交汇点。两气相交,则繁衍生息,所以:人中深长宽,子孙排成班。

春季正是疏通上下,让两气交合之时,所以拉动这两条经脉,就是让两气相合的一种。此时后仰以拉动任脉,前俯以拉动督脉,让两气顺利相合,繁衍生息。因此春季要伸展手臂,前俯后仰,梳头泡脚,疏通上下。

2、食物疏通

春季的力量特点为少阳生发,少阳之气为肝木,于是增强肝木之气,就是增强此时的少阳之气。少阳的源头在冬水,于是春季适宜喝水,也就是喝粥。以水来助旺阳气的增长,俗话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然而此时的气场之中依然带有寒气,那就需要去除寒气。姜的作用就是帮助阳气生发和驱除寒气,在驱除寒气的同时,还需要让上升的阳气有源头,那就可以在水中放一些枣。因此用去皮的姜片和枣冲水喝,就是增强阳气的一种方式。

书云: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乐,人服轻易延年。此时不断增长的少阳之气,正在与天气相连,而萝卜正好可以连接上下,因此也可以在汤中放一些萝卜。

那么春季的自然气场为少阳,在少阳的作用下,万物长出了新芽。所以春季的绿芽,就是这个季节大自然力量的结晶,于是春季吃春芽,以顺行自然之气场。当然豆芽也是一样的,从豆子里破壳而出,带着新生的力量,也会起到疏通的作用。

3、心态疏通

无论是食物还是运动,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疏通的一种,但是人在大气中,每分每秒都在呼吸着大自然的气场。此时的少阳之气为不断发散的状态,人的心情也要处于发散之状,因此不能太紧张,以舒展为好。

俗话说: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此时肝木之气正在舒展,那就不宜暴怒,也就是不宜发脾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脾气的女人,往往容易长疙瘩,就是因为肝气不通而导致的。

明日是新年的第一个甲子日,换甲之日,也就是气场换新之时,春季的气场已经到来,人们要开开心心,让心情像春季一样舒畅,像少阳一样舒展。如果心情不好,吃什么也无济于事。

#传统文化#

木运临卯水临子,火运临午金临酉,土临四季为岁会,什么是岁会?

0 阅读:16

小众说史

简介:带上自己的梦想远行,与你历史中的奇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