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不是南京的大学,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国家级别大学

鸿羲谈历史 2023-01-14 13:01:04

原创首发图文/刘向荣(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教师)

摘要:基于南京大学因中华民国定都南京“祖上”也曾阔绰过、基于南京大学两次错失高校合并机遇也曾留下过巨大遗憾和基于南京大学因“南大”简称“名”与”实”问题与其他高校曾争执过等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南京大学不是南京的哪所大学,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国家级别大学。

讲起南京大学来,南京人或江苏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笔者上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梅雪芹老师当时博士刚毕业于南京大学,因她提到这所著名学府印象特别深刻)。南京大学简称“南大”,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远播的百年名校。该校现在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该校还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因坚持“内涵发展”,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之美誉。然而,就是这样一所著名高等学府,有趣的是了解和不了解的人经常有人戏说调侃为这是南京的哪所大学呀。“回到历史”,关照现实,笔者认为南京大学自然不是南京的哪所大学,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国家级别大学。

原国立中央大学

现东南大学古典建筑(电影《致青春》取景地)

一、南京大学因中华民国定都南京“祖上”也曾阔绰过

说到今天中国的最高学府来,北大和清华无疑因综合实力强大无可争议的是当今中国当之无愧的高等学府的“大哥大”。然而,如果“回到历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最高学府却不是北大和清华,而是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中华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当时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耳,为当仁不让的民国第一学府,即便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均都有较大差距,即使后来合并后的西南联大在很多方面也与中央大学有所不及。

国立中央大学也即现在的南京大学前身(现在的东南大学表示也继承“国立中央大学”之衣钵),该校是南京大学历史上地位最显赫的时期,也表明今之南京大学因中华民国定都南京“祖上”也曾确实阔绰过。据说,该校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则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190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原址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开学)、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国立东南大学”)等历史时期,1949年由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并沿用至今。

“国立中央大学”的成立是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后的产物。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该校校名由“江苏大学”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等江苏省9所专科以上学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江苏大学)。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该校迁至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史称“重庆中央大学”【当时中央大学规模之宏大,学科之齐全,教授阵容之强,均无可争议的居全国各大学之首。有趣的是1943年当时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行政院院长的蒋介石还曾短暂地当过“重庆中央大学”的校长,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担任除军事和党务院校之外的大学校长(非名誉职衔)。蒋介石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在当时中国学界和政界也可算做是一桩有趣的“新闻”】。1946年复员后的“国立中央大学”在南京开学,此时该校已经拥有理、工、医、农、文、法、师范7个学院、43个系科、26个研究所。

“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当时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是现在南京大学在1949年之前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校名。但随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南京已经不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了,如果再继续使用“国立中央大学”这样的校名,恐怕就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极其不相符了。

基于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我国首都由南京变为北京,延续了长达21年“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名也走到了尽头,这所巨无霸高校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院系调整中被“大卸八块”后【当时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等校有关院系合并,校名仍为南京大学(携带原中央大学档案迁往原金陵大学鼓楼校址),调整出的其他院系则相继发展成为现在的东南大学(工学院保留在原“国立中央大学”四牌楼校址,与其它学校有关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工学院,即今东南大学之前身)、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等】,最终丧失了昔日的辉煌,变为了今天的南京大学,北大和清华因此也顺势取代“国立中央大学”地位而变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由此可见,首都功能对中国最高学府的影响有多大。

南京大学校徽

东南大学校徽

二、南京大学两次错失高校合并机遇也曾留下过巨大遗憾

南京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新中国建立后的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被“大卸八块”,分成好多院系并发展为很多大学,拆分成为这所高校无言的痛。然而,有趣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潮中,这所因拆分带来巨大阵痛的高校却又因两次错失合并别的高校之机会再次留下巨大的遗憾。

1.错失合并东南大学机会留下巨大遗憾: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校名问题可不是小事,据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校合并浪潮中,南京大学曾想与工科为主的东南大学进行合并,南大偏文理基础学科,东大偏重工科,如能有效合并,双剑合璧,华山论剑,很有可能比肩今日北大、清华,有望恢复民国时期1948年亚洲第一的昔日雄风。但终因校名等问题,双方没有谈拢而最终不了了之,无疾而终。据说当时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合并校名有以下四种情况: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各取前一个字,叫东南大学;各取后一个字,叫南京大学;取前字与后字,叫东京大学;取后字与前字,叫南南大学。

据说当时南京大学主张,我们都有“南”字,又都在南京,合并后就叫南京大学吧(另外版本为: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各取后一个字,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说,我们各取校名一个字,我取“东”字,你取“南”字,就叫东南大学吧!更何况,“国立中央大学”原校址就位于现在的东南大学校址,合并之后的学校显然应该叫东南大学才更加名副其实。就这样双方互不相让,双方都怕被对方所吞并,故而双方最终没有合并成功。时过境迁,探索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对于两校合并后的校名问题和组织架构双方没有达成一致以及实力强劲的东南大学当时不同意南京大学的合并方式等原因,无疑应该是重要原因吧。

2.错失合并南医大机会留下巨大遗憾:“南医大”是南京医科大学的简称,有关“南医大”的合并问题,据说“南医大”最初想与东南大学合并,但南京大学横插进来,致使东南大学合并“南医大”的计划胎死腹中。在此情况下,据说当年国家教育部曾鼓励南京大学(“南大”)与南京医科大学(“南医大”)合并,“南医大”也很愿意合并。但又据说当时的“南大”校长不情愿合并,并公开地说,把“南医大”合并过来就是“往半杯牛奶里加半杯水”。如果两校合并的话,“南大”医学部怎么办呢?

“南大”的态度使得“南医大”和教育部很失望,最终两校合并不了了之。等高校合并潮过后,“南大”十分后悔(此期间北大成功合并北医大,清华医学院牵手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和交大也合并相应医科大学等),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因为此时“南医大”早已没有合并的愿望了,国家教育部也不再支持这种合并了!有趣的是因“南大”搅和东南大学合并“南医大”的计划落空,并错失合并“南医大”的同时,东南大学则成功合并了南京铁道医学院(“南铁医”是从华东军医大学分出来的,专门为铁道兵培养军医,而华东军医大学也是由中央大学遗留下的医学院组建而成,因而两校也有深厚历史渊源),增强了自己的医学学科实力。

南京大学北大楼

江西南昌大学校门

三、南京大学因“南大”简称“名”与”实”问题与其他高校曾争执过

说起“南大”来,江苏人民认为这是南京大学的专有简称,但江西人民表示特别地不服气,因为他们心中的“南大”是本省“南昌大学”的简称,为此,南京大学因“南大”简称“名”与”实”问题与南昌大学曾争执过,并惊动了中国教育部,在社会一度引起了不小的校名简称风波。

南京大学与南昌大学因简称发生争执,南京大学力主“南大”简称,坚持自己是“第一个南大”,因为这不仅是南京大学的历史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前述已经述说其历史),而且在南京大学向国家教育部提交的大学办学章程中,其“南大”简称也早已获得官方认可。在南京大学看来,南昌大学是后来组建而来的(该校位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其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不讲论资排辈,但凡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然而,这只是南京大学的想法,在江西人眼中,“南大”就是南昌大学,如果因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南昌大学不简称“南大”,那南昌大学简称什么呢?有人说为与南京大学的简称避免冲突,应该简称“昌大”,但据说南昌大学表示坚决反对,认为将心比心,如果放弃‘南大”简称而取第二字和第三个汉字简称“昌大”,那么南京大学是否同理也可简称为“京大”呢?

话虽如此,南昌大学找不到更好的简称,继续使用“南大”这一简称,南京大学只好心中郁闷,不断强调“第一个南大”概念加以区别。好在只有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争夺“南大”之简称,而位于天津的南开大学、位于中南的湖南大学、位于广东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位于海口的海南大学和位于广西南宁的南宁师范大学等高校无意争夺“南大”之简称【南开大学主动简称为“南开”,当然“南开”因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早已名满天下,不需要简称“南大”了;湖南大学主动简称为“湖大”;南方科技大学主动简称为“南科大”;海南大学主动简称为“海大”;南宁师范大学主动简称为“南宁师大”,此简称不仅与简称“南大”的高校相互区别,也与位于江苏南京简称为“南师大”的南京师范大学相互区别,更与位于江苏徐州的原徐州师范大学现改名为江苏师范大学的高校相区别(有趣的是江苏师范大学其简称民间仍被老百姓称之为“徐师”,因为“江苏师大”简称似乎还未广泛流传,据说如果简称为“江师”谐音“僵尸”委实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故而江苏师范大学民间不简称“江师”而仍然简称“徐师”)】,要不然更多高校参与争夺“南大”之简称,或许就能更麻烦了。

小结:

综上所述,基于南京大学因中华民国定都南京“祖上”也曾阔绰过、基于南京大学两次错失高校合并机遇也曾留下过巨大遗憾和基于南京大学因“南大”简称“名”与”实”问题与其他高校曾争执过等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南京大学不是南京的哪所大学,而是一所有故事的国家级别大学。

参考文章:刘向荣《以大学的简称为例,趣谈“名”与“实”之不同》等。延伸阅读:

0 阅读:26

鸿羲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