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原国防部长之女,1986年资产被封后出走美国,后来结局如何?

方圆文史 2024-04-29 19:31:02

说起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杨罗耿兵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它指的是由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耿飚任参谋长的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即后来的解放军第十九兵团。

该兵团自成立之日起,便纵横华北、西北地区,经历大小战役、战斗无数,尤其是在新保安一战中,该军更是一举全歼了傅作义的“王牌”第三十五军,毙伤俘敌1.6万余人,为即将进行的“平津战役”开了一个好头。

而作为这支功勋部队的主要领导,三人在建国后都得到了不错的待遇,其中,杨得志成了开国上将,罗瑞卿成了开国大将,而耿飚虽未被授衔,但却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后历任外交部副部长、国防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耿飚同志对家属子女,乃至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严格,虽身居高位,但却始终没有为他们谋过半点利益。对于这一点,他的大女儿耿莹最有发言权。

耿莹,1939年出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出生入死,长期的革命斗争岁月,将她培养成了一个有主见、思想超前的进步女青年。

上世纪60年代初,耿莹从地质学院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地质队工作。

她在地质队兢兢业业工作了10年之久,原以为会在这一行业持续深耕下去,结果不久后,她就被调到了制药厂工作,这对于非科班出身的耿莹而言,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然而尽管如此,耿莹也没有抱怨,更没有找自己的父亲“帮忙”,而是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来到制药厂当了一名车间工人,每月37元的工资,他一拿就是17年。

这点微薄的收入用来维持个人生活尚且捉襟见肘,更别说还要抚养两个孩子了。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但向来要强的她却始终不肯求助家里。

对此,她的丈夫怎么也想不通,于是便提出了离婚,抛下她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在这之后,耿莹再未结婚。

相较于坎坷的婚姻,耿莹在工作上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天,耿莹听说厂里要成立肿瘤研究所,她特别想去,可问题是,她一个搞地质的,想要转行到一个全新的行业并非那么容易,必须得花费一番苦功不可。

虽然前路坎坷且漫长,但耿莹坚信“勤能补拙”。于是,她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开始看书、做试验,经常要学到很晚才休息。最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研究人员。

但由于没有正规的学历,所以耿莹只能在研究所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尽管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这份简单而普通的工作,但她仍坚持考一个医学学历,证明一下自己。

就这样,37岁的耿莹又开始挑灯夜战,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北京中医学院招生,耿莹从全国的194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录取的30名本科生之一,此后,这30名本科生中又只有8人读研究生,而耿莹便是其中之一。

在年近四旬的年纪还能保持这样一颗学习进取、不断拼搏的心,在今天看来确实非常地不容易。

然而,正当大家以为她日后定能成为医疗行业的一颗新星、前途无量的时候,耿莹又作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学画画!

从医疗到艺术,这是两种几乎搭不上边的行业,但耿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而且还干得很好。

当然了,耿莹之所以想学画画,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预谋”。

其实,耿莹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画,加上当时中国画研究所已经成立,全国有名的大家都集中在此,所以耿莹便抓住机会,主动要求给这些大师们当保健医生。

对于这些“国宝”级的大师,耿莹在日常照料时非常小心仔细,而为了表示感谢,大师们都会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她。

然而,尽管这些大师的作品价值连城,但耿莹却坚持不要,她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能当他们的学生。因为对于耿莹来说,与其拿这些现成的作品,还不如自己去创造一个作品。

当然,耿莹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山水画大师亚明先生、王叔晖先生等都曾指点过她,她创作的《听琴》、《文姬归汉图》等作品,还入选了全国美展。

可就在人们以为耿莹会成为一位大艺术家的时候,她又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经商”。而事实证明,耿莹在这条路上也走得非常不错。

她后来在珠海开了一家公司,没过几年就建起了3层楼的办公区和两座六层的职工宿舍,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但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命运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

1986年,中央下达政策,说高干子弟不得经商。耿莹奋斗数年累计的资产,就这样一夜之间全被封了。

尽管遭此挫折,但耿莹并没有气馁,她又下定决心前往美国打拼。而此时的她,已经年近50了。

这样的年纪去异国他乡打拼,耿莹能生存得下来吗?大家不由得为她捏了一把汗。但耿莹却斗志满满地说:

“给我三年的时间,如果三年后我没有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果然,她做到了。

刚来美国的时候,耿莹生活过得很艰难,但她却任劳任怨。她从摆地摊开始,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经过几年的拼搏,在美国干得有声有色。

尽管在异国他乡混得不错,但耿莹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国,并给祖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时,耿莹看到中国文物被破坏很严重,于是她便决定为保护文化遗产做点工作。

最后,经过长达4年的奔波,她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终于获得批准,年近古稀的耿莹又开始了人生的最后一次“创业”,并且又一次获得了巨大成功。

如今,耿莹已经85岁高龄了,但仍担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继续在保护文化遗产的事业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0 阅读:395

方圆文史

简介:文史专栏作家,历史文学研究爱好者,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