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两次访华,调停“瓦格纳事件”,卢卡申科何以屹立不倒?

环球精英YOLO 2023-12-27 22:18:13

文 | 南方

编辑 | 子木

2022年12月26日,独联体国家首脑非正式峰会开幕。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到达会场时,被问及预测2023年会怎样,卢卡申科表示——

“2023年将是最快乐的一年,是最成功的一年!别担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对于卢卡申科来说,2023年或许不是最快乐的一年,但确实是他最展现领导力的一年。

他于2月、12月两度访华,坚定两国相互支持,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美西方媒体对此各种“酸”。

6月24日,俄雇佣兵集团“瓦格纳”突然率领军团开向莫斯科,俄官方将其定性为“叛乱”,一场内战一触即发。

随着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介入,突如其来的风波旋风般收场:“瓦格纳”收兵,普里戈任则获“撤案”,并将离开。

从力劝普京放弃武力剿灭、同意谈判,到骂醒普里戈任,并且给出了和解方案,再到进一步处理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为化解此次危机的关键人物,卢卡申科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风云人物”。

“瓦格纳事件”中,卢卡申科展现出了大国领袖所具备的出色外交手腕与大格局。

当初苏联解体,除了俄罗斯外,乌克兰分到的最多,留下了3000多家军工企业、300多万产业工人、知名的黑海造船厂,能够生产原苏联25%的粮食谷物、四成的钢铁。

与之相比,白俄罗斯分到的是少之又少。可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乌克兰已经是一片废墟四分五裂,而白俄罗斯地处更危险的地缘形势下却越来越稳,这正是卢卡申科政治能力的体现。

1954年,卢卡申科出生于白俄罗斯的一户贫困家庭,父亲在他幼年时就已去世,也有一种说法,说是他是私生子,生父不详,母亲未婚先孕。

无论哪种说法,卢卡申科都是由母亲独自养大的,母亲在集体农庄当挤奶工,靠着辛苦劳作勉强养活家庭。

卢卡申科小时候没少受到同龄伙伴的欺负和嘲笑,不过他从不在意这些,他不仅努力学习,还积极帮助母亲工作,是邻里眼中的懂事孩子。

他就读于什克洛夫区亚历山大市的中学,成绩优异,考入了莫吉廖夫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他又考入了白俄罗斯农学院主修经济学。

大学毕业后,卢卡申科应征入伍,加入苏联边防军,成为了西部边境区(布雷斯特)部队的政治指导员。

退役后,卢卡申科回家乡当中学教师,后到食品管理局共青团委员会担任秘书,因为他能力强,作风好,不断升迁。

担任过什克洛夫区乌达尔尼克集体农场副主席、什克洛夫建筑材料厂副厂长、列宁集体农场党委书记,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经验。

33 岁时,卢卡申科被任命为什克洛夫区戈罗杰茨国营农场的园长。

当时农场的状况很糟糕,卢卡申科以其主动性和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毅力结束了农场的糟糕状态,农场引进了先进管理方式,在他领导的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罗杰茨国营农场是第一个自负盈亏的农场,成为当时全苏联的样板,戈尔巴乔尔还邀请卢卡申科参加全国农业改革会议。

1990年,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这成为他进入政坛的第一步。正当他准备要大展拳脚时,苏联解体了。

白俄罗斯也面临着经济危机,于是当局同样采取了全面私有化的休克疗法,全面摧毁苏联时期已经成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在白俄罗斯独立后首位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宣布“国家走市场经济和私有制路线”,国内有800多个企业被私有化,货币贬值失业加剧,经济一落千丈。

打着“私有化”的旗号,很多高官贱卖国有企业,大量国家公职人员成为商人,倒卖国家资产,军官甚至把部队的军车和武器走私出境,换取外汇去炒股票或者投资。

当局严重的贪腐行为,导致国内通货膨胀,治安恶化,社会矛盾尖锐,国家经济一度走向崩溃。

1993年,卢卡申科出任最高苏维埃反贪污临时委员会主席,被誉为“反贪斗士”。在任期间,他高举反贪大旗,顶着压力查办了多名高官,甚至弹劾了当时的国家元首舒什克维奇。

1994年3月,白俄罗斯通过新宪法,开始实行总统制。7月,时年40岁的卢卡申科以80.1%的得票率当选为白俄罗斯首任总统,任期5年。

以反腐为口号而当选的他没有违背竞选时的诺言,一当选就领导了白俄罗斯最高反腐委员会,负责研究白俄罗斯商业机构的腐败活动,打击官商勾结。

卢卡申科一上台就果断叫停了私有化,他表示,“公有制不是魔鬼,私有化也不是灵药。”无论如何改革,都应该立足国情之上

他主张保持国有企业对重要行业的垄断,然后逐步地、有序地进行私有化改革,最终建成“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经济转型政策(市场社会主义),迅速将白俄罗斯从危机当中拉了出来,稳住了农村和农业生产,兑现了卢卡申科“将国家从深渊中拉回来”的关键选举承诺。

卢卡申科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打击贪腐,这一系列改革稳中求进,很快就取得了成效,社会趋于稳定,经济也开始缓慢增长。

卢卡申科的改革将白俄罗斯拉出了经济泥沼,2005年白俄罗斯经济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随后,白俄罗斯经济保持高度的增长。

在国家复兴的大背景下,卢卡申科在白俄罗斯的名望无人可及,他连续多次参选,至今连任五届。

卢卡申科担任白俄罗斯总统多年,无论是在个人品行还是职业操守上,都鲜有丑闻曝光。

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一直将他视为眼中钉,指责他独裁,以民主、人权为由向白俄罗斯施压。

2004年,美国国会通过《白俄罗斯民主法案》,公开宣布白俄罗斯为“反民主”国家,扬言要让它“恢复民主”,但最终法案也不了了之。

2005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在立陶宛公然声称要让卢卡申科下台。但第二年,卢卡申科第三次当选总统。

美国宣布拒绝承认白俄罗斯选举结果,甚至要求重新举行“透明、公平、公正”的选举,还暗地指使反对派在明斯克集会,要求重新选举。

2004年,乌克兰就是这样闹起来的“橙色革命”,这个国家的悲剧从这一年就已经注定了。

可对于卢卡申科来说,要政绩有政绩,要人气有人气,些许冲击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这些年来,白俄罗斯因“非民主”遭到西方制裁,经济压力不小。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

欧美对白俄罗斯的渗透和颜色革命从来没有停止过,2020年大选更是他们借题发挥的“好机会”,反对派搞事、西方舆论鼓噪、否认选举结果……乌克兰骚乱初期曾经出现过的那些事儿,开始在白俄罗斯上演。

卢卡申科在支持者集会上大声疾呼,“如果白俄罗斯失去了自己的总统,那将是国家终结的开始。你们将像乌克兰和其他国家一样跪下来,不知那时会向谁祈求。”

这背后依旧是地缘政治之争,是欧美对俄罗斯的角力和围剿。

卢卡申科以雷霆手段平复了事态,同时在税收、劳资关系和国家采购方面实施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全面发展,减免疫情带来的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企业店面的房屋租金。

一系列灵活的政策让白俄罗斯度过了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让卢卡申科在2020年8月连任白俄罗斯总统。

卢卡申科担任议员时就曾经来华访问,并参观了经济特区。今年已经是他第14次访华,“回想起来,在我与中国数十年的交往中,充满了温暖和美好的回忆。”

多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触动,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中国已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任何国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而白俄罗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中国经验的借鉴”。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卢卡申科总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让中白关系更加增添了一份厚重。

2023年11月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白俄罗斯国家馆的墙上展示了一句中俄双语的标语——“中国强则白俄罗斯强”,并附有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签名。

卢卡申科总统每一次对中国进行访问,都将两国关系向前推动一步。

2013年7月,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9月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9月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卢卡申科看来,“过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都是中国人民可靠的朋友,未来也永远会是如此。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在遭受西方制裁的时期,已经看清楚了谁是敌谁是友。我们的人民高度评价白俄罗斯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我们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

0 阅读:177

环球精英YOLO

简介:环球精英YOLO新媒体,环球精英杂志,企业家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