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破长安后,唐王朝为何要借师助剿?不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吗?

史说新读 2023-12-28 13:57:26
僖宗幸蜀

当黄巢大军攻破潼关,逼近长安时,唐僖宗李儇仓惶弃城出逃,往西蜀(今四川)方向逃去。唐僖宗逃到骆谷(秦岭谷道,在今陕西周至西南方),唐凤翔节度使郑畋前往参见 ,建议皇帝留驻凤翔府以鼓舞士气,稳定人心。唐僖宗拒绝,说贼兵势大,气焰汹汹,自己至少要到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以东)才能有安全感,才能安心主持朝政,如果事态严重,很可能要逃到西蜀成都。郑畋听小皇帝这么一说,也无可奈何,只能委婉地说蜀道艰难,且山遥水远,我无法事事向您请示汇报,恐怕会贻误战机啊!小皇帝说,朕同意你全权随机处置关中军务,不必事事上奏。

郑畋得到皇帝授权后返回凤翔府,立即召集部将誓师讨贼,周边各藩镇也纷纷举兵响应。

郑畋设伏击溃尚让,斩首两万余级,追歼六百里

黄巢在长安建齐称帝后,派太尉兼尚书令尚让率五万大军进攻凤翔府,郑畋是个文官,不谙军事,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他知人善任,以泾原节度使程宗楚为副帅,任朔方节度使唐弘夫为行军司马,这二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宿将,命他俩在龙尾陂设下伏兵,郑畋自己亲率数千将士在高岗设阵迎击 ,以诱敌深入。

尚让是个身经百战的悍将,他非常轻视“腐儒”郑畋,以为他是个不知兵的书呆子,一到高岗即让人擂鼓助威,然后挥军发起进攻,巢军普遍轻敌,冲锋时队形散乱,郑畋部稍事抵抗即佯装不支溃退,巢军以为得势,跟在唐军后面紧追不舍,逐渐被引诱进了唐军在龙尾陂部署的伏击圈。巢军松松垮垮地进入龙尾陂埋伏圈后,唐弘夫、程宗楚令旗一挥,伏兵四出 ,大败黄巢军,被斩首两万余人,伏尸数十里,器械、辎重扔得漫山遍野都是。尚让率残部仓惶逃回长安城。

败军之将尚让狼狈逃回长安后,有人写诗讥讽他被唐军打得大败亏输一事,并将嘲讽诗张贴在尚书省大门口 ,尚让得知后恼羞成怒,下令把当日值班的尚书省官吏统统抓起来,统统挖眼后倒吊起来,还让军士在城中挨家挨户大搜查,凡是会写诗词的人一律抓走砍头,能读书识字的也未能幸免,统统拘押起来服苦役,据记载共有三千多读书人被杀,被迫服贱役的更是数不胜数。

唐僖宗逃到四川成都后,觉得自己总算抵达安全地带,黄巢鞭长莫及,可以履行自己的帝王职责了,于是下诏令天下各大藩镇率军讨伐黄巢,于是一大批乱世枭雄纷纷走上历史舞台。

唐廷借师助剿,一大批乱世英雄粉墨登场,其中包括亲手埋葬唐朝的人 ......

881年,彼时正在塞外荒漠草原游牧射猎的沙陀首领李克用(朱邪氏,后唐太祖) ,被唐廷宣布赦免,并让他率领善于骑射、剽悍善战的沙陀兵团赴长安勤王。

《唐书》记载,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得知长安沦陷的消息后,整日号哭,旋即率军勤王,还分拨出两千兵马到兴元护驾。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本已兵败投降了黄巢,但因黄巢索財、征调无休无止,王忍无可忍,干脆杀掉黄巢派来的监军,起兵反抗。

《新五代史》记载,有个叫杨复光的宦官,身残志不残, 也在许州召集溃卒讨伐黄巢,居然一举收复邓州。许州舞阳人王建,原本是乡下一泼皮,偷牛、盗马、屠狗、贩私盐什么坏事都干过,绰号“贼王八”,却被宦官杨复光看中,在其麾下为都将,打起仗来冲锋陷阵不怕死,谁都想不到,这个无赖出身的军汉后来竟然成了十国之一的前蜀开国皇帝。

杨复光率军进攻邓州,巢军守将叫朱温,是黄巢帐下出了名的猛将,王建率唐军前锋与朱温几番交手,朱温力战不支,落荒而逃,王建趁势挥军掩杀,竟然追杀了六百余里,从邓州(今河南邓州)一直追到蓝桥驿(今陕西蓝田县),俘斩无数。王建一直追到蓝田驿 ,方才停下脚步。这位败军之将朱温也不是寻常之人,他后来成了后梁的开基帝王,即灭唐的梁太祖朱全忠。

当时奉旨勤王的还有权夏绥节度使拓跋思恭,他是党项(羌族分支)人,他与另一位节度使李孝昌合兵屯驻长安郊外的东渭桥,与刚刚逃回长安的巢军大将朱温对峙,混战了好几回合,却都被王建的手下败将(后梁太祖)朱温挫败。

拓跋思恭虽然打不过朱温,但他是最早响应唐廷号召率军入援京师的五个藩镇之一,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至少忠心可嘉,遂被唐僖宗赐姓李,和李唐皇帝攀上了亲戚。后来的西夏王李元昊以及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都自称是李思恭的后裔。

唐军各大藩镇从四面合围,渐渐将长安围困起来,黄巢军虽然兵力占据优势,但坐困长安孤城,粮饷断绝,一筹莫展。史载,唐军围城期间,长安城里粮价暴涨,一斗米要卖到三万钱,就这样你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长安城中粮食贵比黄金,还有价无市, 将士杀马充饥,民众吃草跟树皮,城中甚至出现了“人相食” 的惨剧......

0 阅读:7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