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奸佞“望风弃官”、胡虏“闻风惧服”,竟能破柱杀贼的两朝名臣

袁伦姐姐说学习 2022-08-14 19:43:02

说起中国古代的清高贤雅之士,大多数人恐怕都会想到“魏晋风骨”,譬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诸葛亮、周瑜、嵇康、王导、谢安、陶渊这些名动一时,流芳千古的风流人物。

东汉末、三国至魏晋、南北朝,天下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或文或武,或文武兼备,却又性情极傲,睥睨世俗,名高望重的才子名士。这样一股俊才清流,直到隋唐开科取士,读书人才被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功名富贵所折服,最后不得不低眉于案牍之上,埋头苦读,皓首穷经,再难看到羽扇纶巾、笑谈风云的雄杰风采了。

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汉末魏晋名士之风的“带头大哥”,他就是汉桓帝年间“天下八俊”之首的李膺。李膺字元礼,东汉颍川郡襄城人也。他的亲爷爷名叫李修,汉安帝的时候,李修做了太尉大人,李膺的亲爸爸李益则做了赵王的国相,李膺性情非常清傲,生活又非常简朴,所以在江湖上也没有什么朋友可交往,唯独与同郡老乡荀淑,还有一个陈某是亦师亦友的小伙伴。

李膺最早是被地方上推举为孝廉,后来大司徒胡广老先生强行征召他入府做官,由于颍川李氏门第极高,他就直接被任命为了青州刺史,整个青州全地的太守大人和县令老爷都非常畏惧他的精明,很多坏官直接望风弃官。

后来不知何事,李膺被贬到偏远的渔阳郡做太守,不久又转任西南蜀郡太守,可他却以亲妈妈年纪太大,乞求朝廷不要派他去做蜀官,朝廷没办法只好转任他为乌桓校尉。当时鲜卑部众多次冲入关塞进犯我大汉王朝,李膺气得亲自出兵,多次冒着箭雨冲杀,鲜卑大军一旦遇到他就立马惨败,所以鲜卑部众非常忌惮李膺。

后来李膺还是因为得罪朝中权贵而被免官,只好退还到老家纶氏县居住,不想没过多久就收了上千人做自己的弟子,天天讲说儒家经典。当时南阳名士樊陵上门求见,请李膺收他为入室弟子,李膺冷笑着不受。

樊陵一气之下就跑到京师洛阳阿附宫中宦官大人,最后做到了三公太尉之位,当时天下有气节的志士都大感羞耻。而名士荀爽也曾前往拜谒李膺,后来李膺正好要出门,荀爽就为他亲自驾车御马,等到他回去的时候,就高兴地到处传唱说道:“我今天居然能为李府君驾车,真是太开心了!”可见当时的士人有多仰慕李膺。

汉桓帝永寿二年,鲜卑部众再次杀入大汉云中郡,汉桓帝当时非常着急,后来听说李膺非常有御敌方面的才能,就连忙征召他回来做了度辽大将军,让他带兵渡过辽河斩杀鲜卑劲敌。之前西北的羌虏、疏勒、龟兹等西域诸国都跑来攻打大汉张掖、酒泉、云中诸郡,老百姓屡屡遭到这些蛮夷部众的侵害,李膺奉圣旨来到边关,这些西域诸国立马全部“闻风惧服”,并将之前所掳男女全数送到大汉边塞之下,自此之后,李膺的声威也远震异域。

汉桓帝延熹二年,皇帝又晋升李膺为河南府尹,当时宛陵的大豪强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放还回乡,这个羊某名声非常狼藉,就连北海郡太守府茅厕中的奇巧摆设,他都没有放过,全都搬上马车运回家去。李膺知道之后,立马上表朝廷要给羊某治罪,可羊元群通过向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行贿,反而使李膺被宦官们钻了空子,受诬告而被贬到左校署做苦役。

当初,李膺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都一心要捍卫大汉王朝的江山社稷,对佞臣奸邪从来不肯放过,一律严惩不怠,后来冯绲、刘祐也被获罪流放到左校署。司隶校尉应奉则强行上书为李膺等人说情道:“李膺大人威震幽、并两州,他的遗爱在辽河一带广为传播,如今这三个地方的蛮夷部众都在蠢蠢欲动,天子的王师根本打不过他们,要是没有李膺老爷出马,恐怕江山社稷都保不住的!”

汉桓帝一听,是这个道理,立马答应了应奉的乞求,赦免了李膺,以备边关不虞之需。不久之后,李膺居然做了司隶校尉,当时宫中最得宠的大太监张让的亲弟弟张朔做了野王县令,这个张朔残暴到了极点,又极其贪财,还杀害过孕妇,他听说李膺执法非常严明,就吓得逃回了京师洛阳,并让他的亲哥哥张让把自己藏匿在太监府邸,并将屋内的梁柱凿空,躲在里面。

李膺知道具体情况之后,立马亲自率吏卒冲到张让家中,破柱而捉张朔,然后直接送到洛阳牢狱,让他写下罪状之后,立马斩杀。这把张让气得哭天喊地,跑到皇帝面前告李膺之状。皇帝立马将李膺叫到殿上来,亲自质问他,为什么不向朝廷请示就直接诛杀一名县令大人。

李膺冷笑着对答道:“陛下大老爷,你还记得孔子做鲁国大司寇,才第七天就斩杀了奸臣少正卯,当时他也没有向鲁国君请示吧!臣如今做司隶校尉才第十天,发现天下有张朔这样的奸徒,如果不及时斩杀,如何对得起平日的读的圣贤之道,如何对得起圣明天子和朝廷,如今臣自知有不请奏之罪,所以死并不可怕,但请陛下还特容我多活五天,我一定还要为陛下斩杀身边的奸佞元恶,然后才得安心跳入沸鼎或伸颈于刀斧之下,接受任何惩罚!”

皇帝听了之后,不再说第二句话,而是回过头对张让说道:“这明显是你弟弟的罪过,关司隶大人何事呢?”于是就让李膺安全出宫了。从此之后,宫中的黄门常侍大太监们在李膺面前都是屏气鞠躬,再不敢轻易出宫了。皇帝觉得很奇怪就问这是什么缘故,宦官们叩头哭着说道:“我们害怕李大校尉啊!”皇帝因此大笑。

当时朝廷日益混乱,朝纲败坏,李膺却独持高风亮节,使得自己在江湖当中的名望也越来越高,当时的士子们要是有哪一个被允许进入李府家门,作为宾客受到接待,全天下都称其为“登龙门”。

后来宫中宦官里百般鼓惑皇帝对朝中的清正大臣和天下的清高士子们进行“禁锢”,李膺也被罢官下狱,这个案子要经过三公会审,而同为天下名士的太尉陈蕃强行拒绝审理此案,并说道:“李膺拥有天下人之赞誉,他是忠心忧国之臣,哪怕他犯了错,就算宽恕他十次都不为过,更何况根本没有罪名,却立马要收监拷打进行审判的呢?”

汉桓帝听说陈蕃不肯去审案,天威震怒,立马将李膺送到太监们掌管的黄门北寺狱,而宦官子弟当中也有许多牵扯到这个案子当中,宦官们就非常害怕,于是请皇帝以顺应天时为由,进行大赦,顺便就将李膺给赦免了。李膺因此回到了家乡,居住在阳城山中,从此天下士大夫都认为李膺是一个无比高尚的得道这士,而认为朝廷已经是一个污秽不堪的朝廷。

后来陈蕃不做太尉了,朝野内外都想让李膺来做太尉,可荀爽则怕他的名气太高,如果不来京师赴任,恐怕又要得罪宦官最后酿成大祸,于是就想叫他在乱之中向宦官屈节而保全自身的性命,并写信给他言道:“你很久没有从朝堂上经过了,我们都听不到你弹道导弹循循善诱的教诲,我每日瞻望着你像山一样高的背影,简直度日如年。

我知道你认为当今正直不容于世道,所以你选择了悦山乐水,住在老家阳城,本来我是要抄平坦的近路来向你请教,因为当今天下都生病了,整个朝廷宫阙都在仰望你出山。前段时间皇上震怒,贬黜了社稷之臣,使得人鬼同谋,天地闭气,黎民倒悬,可你不要灰心,也不要生气啊!再来到京师,就当这一切是初晨时的浑浊,黎明前的黑暗,太阳欲升未升,这时候龙蛇、虹蜺都混杂在一起,那就求同存异吧!

智者不要去犯险,将祸害远远地投到一边,这样你也不会辜负天下人对你的期望,同时又能保全自己,你要是想明白了,就高高兴兴来到京师,不要有任何怨恨!来了之后,怡神无事,住进宰辅之门,偃旗息鼓不要多说话,任由天下之势或飞或沉,紧随时局变化或抑或扬,千万不要强行去得罪那些不该得罪之人!”

可没多久,汉桓帝就驾崩了,解渎亭侯刘宏被召入京师,做了汉灵帝,陈蕃做了太傅,窦太后的亲爸爸窦武做了大将军,一文一武共同秉持朝政,辅佐汉灵帝,而这两个正直的大臣又合谋准备共诛宫中所有的太监,于是就将天下的名士全们都引入了这场图谋当中,李膺则被任命为了长乐少府,后来不想窦太后不忍诛杀太监,陈蕃、窦武的计谋被泄露出去,两人全被斩杀,李膺也被再次罢官。

后来名士张俭被诬告,也牵扯到陈蕃、窦武之案当中,朝廷宣布以捉拿窦武所有徒众为名,开始大肆收捕和禁锢天下名士,家乡人对李膺说道:“你赶紧逃吧!”李膺却说道:“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这是做臣子的气节,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怎么可以安心逃离呢?”于是自己跑到诏狱去领罪,结果在狱中被活活拷打至死,他的妻儿全部都被发配边疆,他的门生故吏及父老兄弟,全都被禁锢,不得步入仕途。

当时蜀郡人侍御史景毅之子景顾是李膺的门徒,然而当时并没有写在朝廷的录牒当中,所以有司也就没有对景顾进行任何处罚,可景毅却愤然说道:“我一向仰慕李膺老大人的贤明,才把儿子送过去拜师,如今怎能因为漏掉了我儿的名字,就缩身苟安呢?”于是自己上表请旨降罪,最后被罢官遣归,当时天下之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义士。

李膺的儿子李瓒,后来官到东平王国相,曹操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李瓒就认为他是一个天下奇才,在他临终的时候,对儿子李宣等家人说道:“大汉王朝的天下就要大乱了,天下英雄当中没有一人比得过曹操的,张邈与我关系不错,袁绍又是你们的外亲,然而这两个人最后都没有好结果,你们不要去依附,直接归入曹氏麾下去吧!”他的几个儿子就听从了他的话,最后都在曹操麾下效力,并在乱世之中保全了一家之性命。

在李膺慷慨赴义之后,腐朽黑暗的桓灵之世进一步加剧了东汉的衰亡,到了汉献帝年间,群雄并起,天下割据,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鼎峙而立,深受李膺等顶级大名士影响的士大夫们也纷纷在这乱世中,争奇斗艳,笑傲山河,最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道以清雅脱俗、不屈世俗、铮铮风骨的绚丽风景线!

以忤逆天子、痛骂权贵为常事,皇帝让他“躺着”做官的一代谏臣!
0 阅读:3

袁伦姐姐说学习

简介:喜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