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大获全胜,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功不可没”

龙仔观史 2024-04-27 23:26:47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由于联合国军主力没有遭遇太大损失,气焰仍然十分嚣张。不仅东线之敌一直处于猛攻态势,西线的退却之敌也在清川江以南地区稍作整顿后卷土重来,仍然幻想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在此形势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朝鲜北部的清川江和长津湖地区,展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第二次战役中英勇作战的志愿军

此次战役从1950年11月7日打响,到12月24日胜利结束。经过1个多月的反击作战,志愿军共歼敌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缴获和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飞机6架,顺利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地区和三八线以南部分地区,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战果大大超出预期。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反击示意图

谈到第二次战役的大胜,就不得不提起麦克阿瑟这个“大功臣”。

在第一次战役遭遇志愿军进攻后,狂妄的麦克阿瑟仍然怀着恃强称霸的野心和轻视中国的心理,认为美国足够强大,中国不敢参战。之所以出兵,不过是为了维护国际颜面,象征性地作些抵抗。所以,他仍然坚持迅速占领整个朝鲜的既定方针,发起新一轮的总攻势。

麦克阿瑟

鉴于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志司决定将计就计,命令志愿军故意示弱于敌、诱敌深入。被假象迷惑的麦克阿瑟果然上当,自以为是地认为志愿军因为后勤补给困难和气候条件恶劣,已经开始怯战溃逃了。在没有摸清志愿军参战人数的情况下,就命令联合国军大举北进,一步一步进入志愿军早已预设好的“口袋阵”。

在11月25日和27日晚,志愿军西线、东线部队分别对联合国军发动突然反击,这个时候联合国军才知道上当了。但这时已经被志愿军重兵合围,想跑也来不及了。

志愿军研究奇袭武陵桥

战役反击开始后,西线志愿军以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第42共6个军在宽大正面组织正面反击,在南朝鲜第7、第8师大部被歼后,迅速部署第38、第42两个军穿插迂回敌后,将美第9军第2师、第25师和土耳其旅等主力部队围困于以价川和军隅里为中心的清川江南北地区,阻断了其向南撤退的后路。

东线的美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第27军,克服极度严寒和缺粮少弹的困难,将东线美陆战第1师大部主力和第7师一个团,分割包围在长津湖地区的下碣隅里、柳潭里、新兴里三个孤立点,一举切断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北极熊团团旗

在志愿军的猛烈进攻下,南朝鲜军第7、第8师基本被歼灭,美第2师、第7师、陆战第1师和土耳其旅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美第25师、骑兵第1师也遭受重创。

这次战役将敌人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粉碎了“联合国军”占领全朝鲜的企图,被迫由进攻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朝鲜战局,是志愿军赢得抗美援朝战争战略意义至为重大的一次胜利。
0 阅读:38

龙仔观史

简介:致力于科普历史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