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战大明精锐尽失,瓦剌三大战略失误,错失灭亡大明时机

史珍香聊史 2024-01-19 21:09:05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立国以来,最接近覆灭风险的一场战斗,五十万明军死伤殆尽。面对瓦剌铁骑,简直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跟随朱祁镇亲征的明军都是朱棣、朱瞻基时期遗留的精锐之师。战败后京城防卫空虚,而且皇帝朱祁镇被俘,为何瓦剌没有趁机灭亡大明王朝,统一中原?

其中最根本原因还是瓦剌战略失误,没有抓住有利机会给予大明朝致命一击,最终只能退回草原继续蛰伏等待时机。要是瓦剌也先改变战略战术,采用各种措施发挥优势必定击败早已混乱不堪的大明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各种奇葩皇帝。

瓦剌给了大明朝准备时间,未利用自身优势速战速决错失良机

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损失惨重。如果能乘胜追击直接进攻京城,不给明廷反应时间,那么京城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瓦剌的精锐大部分都是骑兵,更是可以快速运动到北京城下。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明的军队根本来不及救援,北京城就被攻破。

同时,调动军队,统筹抵抗力量,加强城防都是需要时间的,但如果也先不给他这个时间呢?一切可能都无从谈起。瓦剌大军没有继续进攻发挥草原骑兵的优势,这就是致命的错误,于谦利用时间换取战争准备,才让京城转危为安。没有宝贵的时间,就算于谦水平再高,实力再强,他什么都做不了。

没有充分发挥大明皇帝朱祁镇的作用,完全可以借助他建立傀儡政权

瓦剌也先手中的另一张王牌就是朱祁镇。明朝的皇帝陛下被敌人俘虏,如果也先能够充分挖掘朱祁镇的作用那会收到奇效。特别是在开始攻略的时候都是拿朱祁镇当挡箭牌,很多城池不敢轻易抵抗,害怕误伤大明皇帝,所以起初也先取得了实效。

假若也先利用朱祁镇在西北地区建立傀儡政权,以此抗衡明朝政府,以朱祁镇之名,必定会有人前来投奔,等到时机成熟,没准真的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大明搞个四分五裂。自己只需要稳稳控制朱祁镇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宝、物资、牲畜等,根本不用再为吃喝不够而发愁。

瓦剌大胜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暴露出草原民族目光短浅,未做好入主中原的打算

其实游牧民族最根本目的还是以掠夺物资和牲畜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无所作为。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军在做什么呢?一方面他们需要消化这数量众多的战利品,辎重、粮草,这些都是瓦剌人急需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还在京畿地区抢掠一番,毕竟他们当时并没有预料到这么大的胜利。不管是从行动上还是思想上他们都已经认为天下已经唾手可得,所以根本不在乎剩下的对手。

再有,瓦剌的骑兵虽然厉害,但起初他们进攻明朝也只是为了抢劫粮食御寒物资,一直在塞外过着艰苦的生活,见到如此多的战利品,当然不会轻易离开。也先在土木堡轻易战胜明军,也让他产生轻敌之意,大部分的瓦剌骑兵已经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所以自上而下对此都放松了戒备。这就为后期攻击北京城不顺利埋下隐患。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之后大明朝一蹶不振,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所以慢慢的被外族入侵,被其他国家袭扰,被内部一步一步瓦解,最终走向覆灭。所以,史学家都说,明朝其实亡于土木堡之变。

8 阅读:1195
评论列表
  • 2024-01-31 17:00

    早知道最后让满人灭了大明还不如让瓦刺灭还好些。

  • 2024-03-30 22:31

    土木堡之变,发生到结束,时间只有一天!就是现在的美军也没有这么迅速结束战争啊!

  • 2024-02-28 07:01

    [赞]

史珍香聊史

简介:喜欢简简单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