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一位恩人,司马迁:换来汉朝400年的天下

百年战争录本人 2023-11-25 17:59:25

前言:

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关乎天下归属的殊死决战。刘邦和项羽你争我夺,最后必定导致你死我活的结果。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浴血奋战,成就了这场千古流传的传奇对决。

刘邦从一个寒门布衣,在数次失败和绝境后,终于夺得这动荡多雄的天下,开创汉朝四百年江山。而项羽则从盖世英雄,沦为乌江自刭的失败者。他们堪称中国历史上争天下的经典代表。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楚汉殊死决战的惊心动魄历程,感受这场决定中国两千年帝国兴衰的历史转折点。

一、楚汉相争,刘项两雄竞天下

(一)刘邦夺咸阳,与项羽结下仇隙

公元前202年,秦朝覆灭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此时,以刘邦和项羽最为突出,两人实力强劲,志在必得。

这一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轻易攻破秦都。刘邦乘胜追击,志得意满,进入阿房宫纵情声色,沉溺酒色财气之中。

此时的刘邦志满气得,仿佛天下已在手中。然而他不知,在一旁窥伺的项羽,早已看他不顺眼。项羽本欲趁机除去刘邦,但在项伯劝说下,暂时放过了他。

但刘邦占领咸阳的举动,已在两人之间埋下隙仄。刘邦志得意满,仿佛天下已定;项羽则愤愤不平,认为刘邦抢占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果实。

两人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项羽亲率大军杀入咸阳城,将刘邦驱逐,焚烧阿房宫,残杀百姓。刘邦只能带兵退守巴蜀之地,和项羽形成镜像对峙之势。

自此,刘邦和项羽两大强敌竞逐天下的局面初定。两人均有雄才大略,各有骁勇善战之将,必定会拼个你死我活。这也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

(二)天下诸侯响应刘邦,共讨项羽

三年过后,过去刘邦和项羽两人势均力敌,难分难解。三年间,刘邦稳固巴蜀之地,暗中联络天下诸侯;项羽则大行调虎离山之计,频繁征伐其他国家。

项羽一心想单独解决刘邦,却忽视了天下局势的变化。他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举动越来越多,已然失去民心。而刘邦则打着“仇项羽”的旗号,赢得了诸侯的支持。

此时,齐国首先响应刘邦,而后各路诸侯纷纷加入讨伐项羽的行列。他们将项羽的所作所为视为祸乱天下,誓要共同铲除这个祸害,一雪前耻。

刘邦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他派人游说各国,声称要为天下除害,主持公道。并承诺共享天下,讨伐项羽后重归诸侯。

在口号的撺掇下,天下群雄逐渐团结在刘邦麾下,志同道合讨伐项羽。此时,刘邦决心一举歼灭项羽,夺取天下归汉。

(三)刘邦围攻彭城,错失消灭项羽良机

公元前205年冬,刘邦决定先取项羽的大本营彭城,以挫其锐气。他集结天下五十六万联军,分三路对彭城发起猛攻。

刘邦亲率中路大军,自洛阳出发直取彭城。南北两路则由汉王信等名将带领,策应刘邦。三路大军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而彭城此时防务空虚,只有少数老弱守军。面对汹涌而来的汉军,守军毫无还手之力,刘邦顺利入城。

刘邦夺下彭城后,得意忘形地住进项羽宫殿,纵情声色。他沉迷酒色财宝,甚至将项羽的佳丽收为己有,丝毫不设防备。

此时的项羽还在东边征伐齐国,刘邦却尽享荣华富贵,不思进取。他错过了消灭项羽的大好良机,最终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如果刘邦能乘胜追击,攻打项羽的东线军,就可能将其歼灭。但他膨胀自满的心态,使他在彭城止步。这一失误,直接导致日后溃败的苦果。

二、项羽神勇反击,刘邦溃败突围九死

(一)项羽回师夜袭,大败刘邦军

彭城失陷的消息,让正在东征的项羽勃然大怒。他留下部分兵马围困齐军,亲率三万精锐奔赴彭城。

他采用疲敌虚击的策略,先击败樊哙的北路汉军。然后选择夜袭的方式,出其不意偷袭肖县的刘邦大营。

这一夜,项羽军来势汹汹,如入无人之境。涌入汉军大营,展开血洗式的疯狂厮杀。这突如其来的偷袭,让刘邦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项羽全歼肖县汉军十余万人,刘邦只能弃关西路。随后项羽又穷追猛打,于定陶至胡陵一带歼灭十几万刘邦军。

短短一夜之间,刘邦五十六万大军覆灭大半,只能狼狈突围西逃。而项羽则长驱直入关中,一路追击溃败的汉军残部。

(二)刘邦突围九死,在困境中求生

此战刘邦溃败惨重,只能带着数骑突围西逃。途中饥寒交迫,刘邦身先士卒,与手下苦苦奔波求生。

此时,项羽麾下心腹大将于固奉命前来截击刘邦。两军遭遇之时,刘邦仅剩极少部下,早已强弩之末。

眼见大势已去,刘邦艰苦哀求:“我们都是好汉,何必再自相残杀!”他的诚恳打动了于固,于固最后放过了他。

在绝境中,刘邦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求生态度,渡过了这场生死危机。正是于固临时发挥仁慈,他才得以保全性命,东山再起。

这是刘邦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刻,也是最接近死亡的刻骨铭心的历练。正是这番生死际遇,让他积累起转危为安的境界,从最惨痛的失败中成功反弹。

三、刘邦夺得楚汉天下,报仇诛杀恩人于固

(一)刘邦东山再起,终获天下

经历溃败的刘邦回到荥阳后,重新调整部署,稳固根据地。在谋士张良等人的策划下,他采取韬光养晦之策,极为隐忍。

两年后,刘邦趁项羽东征不利之机,联合各路诸侯于垓下决战。此战刘邦大获全胜,项羽不愿凌迟于市,自刎于乌江。

终于,刘邦了这场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他于前202年正式登基为帝,建立汉朝,开创了中国两个万年帝王的首个朝代。

而此前,刘邦能在绝境中突围求生,于固的仁慈之举起了关键作用。否则刘邦必然难逃一死,也就不会有日后的帝王江山。

(二)刘邦杀恩人于固,儆效忠诚

夺得天下之后,刘邦对所有曾帮助过自己的人,都给予厚赏。而于固此时也来觐见刘邦,希望得到回报。

但让于固意想不到的是,刘邦不但没有封赏,反而将他囚禁示众。刘邦开骂于固当年不忠于项羽,最终导致项羽败亡。

随后刘邦处死了于固,并将此事传达给所有大臣。他告诫道,为人臣子必须对主君绝对忠诚,不得效仿于固变节。

刘邦这样做,既报了于固的私怨,也通过杀鸡儆猴的手段要挟群臣。通过严刑峻法,他确立了君权的绝对权威,巩固了刚刚建立的汉朝江山。

虽然于固的仁慈之举曾救过刘邦一命,但在权力斗争中,刘邦决心除去一切变数。他也为日后赢得四百年安稳天下打下基础。

(三)楚汉相争成传奇,刘邦功成名就

这样,历时近十年的楚汉相争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在后世历史长河中,这场殊死决斗必将成为一段传奇佳话,千古流芳。

刘邦凭借韬光养晦之计和坚韧毅力,从一介布衣踏上人生巅峰。他夺得这个动荡多雄的天下,开创了汉朝四百年罗马。

而对于于固而言,他仁慈之心最终没能换来回报,反遭刘邦痛下杀手。这也成为了历史的一个遗憾,值得后人缅怀和反思。

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恩怨情仇,成就了这场传奇对决。他们之间你死我活的拼斗,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浴血奋战夺取天下的惊心动魄的一页。

结语:

经过你争我夺,刘邦终于在这场殊死搏斗中战胜了项羽,使汉王朝取代了西楚霸王,建立了长达四百年的国祚。这场的天下争霸,成就了中国第一个万年帝国的创立。

项羽从天之骄子跌落平凡,刘邦则实现从布衣到皇帝的逆袭。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塑造了这场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传奇。它成为了后世解读当时争夺天下形势的重要窗口。

楚汉相争之战,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国家版图,也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发展轨迹。它必将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永远流传千古,感悟不尽。

0 阅读:1

百年战争录本人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