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活在头脑的虚妄是心理问题的根本,回归当下开启疗愈钥匙

抑郁那些事 2024-03-23 19:00:28

在抑郁的状态下,头脑越来越活跃,过去的创伤和痛苦,屈辱和不甘,失败和不被理解,织成一幅幅扭曲的画面,不断地上演,震耳欲聋的声音,不堪入目的画面折磨得你痛苦不堪,行尸走肉。与当下产生一种隔离感和陌生感。就像肥皂泡在阳光下光怪陆离的不真实感,你所有的行为依靠的过去残留的意识。相当于身体住着两个人,不断的纠缠和拉扯,直到精疲力尽。

头脑塑造的虚拟的世界,是无意识的。让你沉迷而不得自拔,而抑郁症总是以受害者自居,是因为头脑对过去的创伤不断地加工,不断放大自己的遭遇。而当某些创伤性事件的出现,又再次进入头脑意识层面,用来作为受害者的佐证。

在抑郁症状态下,我们试图用头脑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试图让时光倒流,而在焦虑状态下,我们试图用头脑解决没有发生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断地创造一个一个的障碍,让思维更加地泛滥,在头脑编织的牢笼中无法自拔。一个强迫症的心理甚至不相信眼前的事实,来回地确认是否关好门窗,而任由头脑创造的假象摆布。

而我们总是在头脑的裹挟下用固有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事物是变化的,是无常的,这种固有的思维无法解决缤纷复杂的世界。变才是事物的本质,而头脑给你塑造的世界是完美无缺,是稳定不变的。于是你不能接受创业的失败,不能接受婚姻的破灭,不能接受朋友的谎言,不能接受人生的不如意,用不变的思维看待变化的事物,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其必然心力交瘁,疲于应对。

在抑郁状态下,我们不断被各种念头所困扰,这些念头不断上演,进而吞噬我们的身体。而所有的念头都是头脑塑造的假象,疗愈的发生不是试图去纠缠这些念头,打压这些念头,而是接纳它的存在,鼓起勇气创造新的体验和思维模式。这个体验和思维模式就是行动,通过行动创造新的认知替代原有的认知。通过行动创造意识的回归,而不至于处在无穷无尽的无意识状态。这是意识行为疗法的核心。

一个处在抑郁状态下,是低自尊和低自信的人,他们会夸大事情的本来面目,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正反馈的事情就会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持续性投入行动的当下,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投入当下,才会换来心灵的觉醒。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你就会从头脑中的梦境醒来,从思想的梦境中醒来。这就是意识的觉醒。

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在漫长的牢狱中,没有活在未来的恐惧中,而是在当下中持续行动,造就一个伟大的精神和人格,而当在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看守他的狱警,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回归当下,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而是学会回到当下的能力,让那些可怕的念头,纷飞的思绪,压抑的痛苦在当下,不再成为你的羁绊,而是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你能分别哪些是虚幻的世界,哪些是真实的世界,哪些是对,哪些是错,那个才是真实的自我,这就是意识行为疗法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还原事物的本质,通过想象看本质,通过幻相找实质。头脑就是创造幻相的机器。

在网络世界中,创造王者的形象而不能自拔,而回归现实社会的不堪一击,为了这种幻相不破灭,只有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继续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心理疾病同样是自己创造的痛苦幻相,而只有回归当下,拉回现实的世界,让幻相破灭,这是意识的回归。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面的世界,只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影,当你看到此花,此花立马鲜艳起来,鲜艳的不是此花,而是你的心。

生命的实相,总是在不曾留意间,在小草的无边舞曲中,在花儿把最初的气息献出之前,石头在刀锋上行走,依然唱着欢快的歌曲,有春风的拂面,有夏天的鸣蝉。有秋天金黄的树叶,也有冬日的暖阳。

当我们学会了从头脑的出离回归现实的能力,能够区分虚幻和现实的能力,那么你就开始觉醒,心理疗法里面叫觉知。在现实中,在当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海灵格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大脑总是情不自禁选择容易简单的选项,痛苦看似痛苦,但是熟悉的,不需要做任何的努力,而脱离痛苦,则需要大量的努力和大量的改变,这意味着不确定和不可控。那么一个愿意对自己负责,愿意对生命负责的人,无疑是可爱的,迎接生命中的困难和不幸,接受命运的种种安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活在当下,努力拼搏,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困于情,不乱于心,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1 阅读:12

抑郁那些事

简介:我曾经是一个重度抑郁患者,现在已经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