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线建设”?毛主席晚年重大布局,给中国带来哪些改变?

南斋孤风中 2024-05-04 19:21:07

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岁月。

国内国外,都笼罩着一股肃杀的战争阴云。

首先,与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

两国原本是志同道合的兄弟,随着领导人的更迭,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领土争端让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

苏联,开始向中苏边境大量调兵。

台湾地区,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残余力量,也趁虚而入。

不断对沿海城市发动袭击和骚扰,企图重新夺回失土。

同时,美国对中国实行严密的经济和外交封锁,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维持西方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最可恶的还是印度。

趁中国内忧外患之际,公然蚕食西藏领土。

在边境对中国武装挑衅。

一度陷入了短兵相接的局面。

三线建设

在这种环境下,毛主席拍板定调,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实施“三线建设”。

什么是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就是按照战略防务的重要程度。

将全国国土划分为前线、中间线和后方三大区域。

其中后方的“三线地带”由于处于腹地。

与外敌有足够的缓冲。

在打仗的特殊形势下,可以作为理想的大后方。

区域四周,却有着天然的地理屏障环绕。

气势磅礴的青藏、云贵高原,还有贯穿数省的太行山、贺兰山等。

为“三线”地带,构筑了坚实的天然防线。

毛主席决策,要在这个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腹地区域内,由国家全力打造一批国防工业基地和交通干线。

以备未来一旦陷入战争,能够在这里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现在,工业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战备。沿海搞这么大,不搬家不行!四川、云南、贵州是三线,都搬去嘛!”

一队队人马扛起行囊

这个决策,很快就付诸实施了。

1964年的冬天,苍凉西北,寒风呼啸大漠。

那些从祖国东部来的建设者们,在这片凄凉的土地上艰难扎营。

他们中有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知青,还有成千上万的解放军官兵和民工。

起初,大家只有简陋的遮蔽物掩体,睡在冰天雪地里。

干涩的军旅口粮也难充饥,更别说御寒了。

可是大家,并没有退缩的想法。

因为这是祖国交给他们的重任,大家唯有硬着头皮向前。

一队队人马,就这样扛起行囊。

跋山涉水来到了大西北、大西南的深山老林。

他们在崎岖的山路上摔伤打滚,在滚滚江水里几度被冲走,好不容易才到了目的地。

随即,和煦的春风到来。

大家立即动员起来,紧锣密鼓地动工修建。

白天,汗流浃背的工人们,在烈日下劳作;

夜间,昏黄的电灯下,科研人员们钻研图纸;

偶尔会响起爆破的巨响,或是机器轰鸣的震耳声。

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被彻底改造,到处是炉火熊熊、机器隆隆的景象。

一个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就这样应运而生。

在偏远的山沟里、荒原上。

修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的工厂、矿山、科研单位和大学。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公里的铁路和公路被陆续修建贯通。

将这些"三线"工业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坚实的国防交通网。

在西部地区统筹安排,把21个国防工业的重要项目布置在了内陆省份。

像飞机、坦克、大炮等军武器制造厂。

很多都建在了成都、西安、兰州这些内陆大城市。

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把一半以上的重要军工厂分散布置在国家腹地,以防备外敌的突然进攻。

这样做很有先见之明,确保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不会就此丧失。

西部地区的交通、电力、煤矿、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产业正加快步伐相互配套,与当地中小企业连成体系。

从1964年8月起。

成昆、湘黔、焦柳、襄渝、川黔、贵昆等铁路线陆续修建。

将这片区域的交通网络,连为整体。

与中原内地的线路贯通。

国防工业更是在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形成生产基地。

常规武器、电子设备、战略武器的科研生产基地均已布局就绪。

在西昌,建成了卫星发射基地。

东北、华北的一些老牌军工企业,也迁至西部重新建厂。

为了与国防军工相配套,西部地区还兴建了一大批民用企业。

曾经那些荒芜贫瘠的土地。

现在已是工厂林立、炊烟滚滚。

在偏远的山谷与平原上,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

有的生产化学品,有的制造机床,更有不少是采矿选矿的煤矿企业。

到处是砖瓦水泥的建筑,到处是机器轰鸣运转。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能源与原材料基地。

内陆西南,一座座现代化的炼焦煤厂矗立起来,那里将成为祖国钢铁工业的重要資源基地。

而在西北,则规划了几大煤炭基地。

平顶山、焦作、鹤壁等地曾经贫瘠的土地。

如今,开采出源源不断的“黑色燃料”。

为了满足工厂的用电需求,当地还陆续修建了68座大型发电站。

机械制造业在西部地区也如雨后春笋。

四川就孕育出了东方电机、汽轮机、锅炉等知名企业。

具备年产8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能力。

除此之外,241家机械工厂与研究所也在当地落户,涵盖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

轻工业方面,同样可圈可点。

造纸、食品加工、日用品制造等企业几乎无所不包。

棉纺织、化纤等纺织厂,更是超过70家之多。

至于规模,就有7家棉纺织厂拥有5万锭之巨。

5家化纤厂,也是千万纶锭级别的大企业。

就这样,曾经的荒原之地已是工厂林立、炊烟滚滚。

一代人用双手和汗水,在这里打造了一座全新的工业都市。

机器隆隆作响,生产线川流不息,西部的脉搏开始强劲有力的跳动起来。

彭老总赞许:

“三线建设就是为打仗做准备的,平时考虑周全了,战时就会少流血。”

不少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有更多人永远长眠于这片土地。

然而,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到1980年,中国大部分战略资源和工业实力已转移到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区。

这些后方基地,具备了足够的防御能力。

能够在战争年代,持续提供可靠的物资支援,堪称真正的“打不垮、炸不烂”的坚固防线。

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

三线建设的胜利,不仅建成了坚不可摧的军工防线。

也使国民经济的布局趋于合理,地方工业体系初具规模。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到来。

曾经那个特殊年代的“三线”建设,也逐渐被历史的浪潮,抛在了身后。

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后。

这些老牌国企,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转型的严峻考验。

很多曾经辉煌的三线企业,在新时期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困境。

有的企业进行了内部挖潜改革,大规模压减冗员;

有的则直接关停了部分产能过剩的工厂车间,将优质资产并入新体系;

还有一些则彻底转型跨界,从军工制造转入民营领域。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有不少企业,在转型中遭受重创,甚至步履维艰。

但是大多数三线企业都勇敢地一步步迈向了市场的阳光,完成了自身的重大转变。

不可否认,“三线”建设,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让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迁。

也曾一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虽然那个特殊年代已经过去,但“三线”留下的烙印却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一代人的奋斗。

1 阅读:229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