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心——陈文星中国画杭州雅集在大运河畔举行

图释世界 2024-05-16 14:53:54

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杭州讯(记者:李海良)5月15日,笔墨丹心--陈文星中国画杭州雅集在京杭大运河畔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举行。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加元、浙江省社科联原书记陈荣、金华市原人大副主任黄大先、衢州市原常务副市长赵建林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张国樟、浙江省科技协会秘书长黄法康、浦江县原副县长吴贤惠等领导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雅集期间大家先进行了畅所欲言的座谈会交流,随后举行了一些现场创作,彼此学习借鉴,共同提升。

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文人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大家的美好情感。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的象征。牡丹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丰富的涵义。

陈文星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浙江浦江,作为“牡丹世家”的第三代牡丹画传人,素有“牡丹王子”之称。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博雅画院院长。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加元认为,陈文星的牡丹作品色彩层次分明,形式丰富立体,画面灵动,格调高雅,端庄美丽之外透着“贵气”。且勇于大胆尝试与探索,灵活运用了拖、拉、拍、扫、泼等技法。细微处以勾,小心收拾;粗犷处可砸,大胆用墨;朦胧处运拍,水墨交融。

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王原祁有云:“画法与诗文相通,必先有书卷气,然后可以言画”。“诗文书画,互为表里、相为提衬,强化作品内涵,于文、于画,意境、情境都是作品格调得以升华的关键”,金华市原人大副主任黄大先说道,他几乎是看着陈文星一路成长起来的。

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张国樟说:“陈文星从祖与父两代传统牡丹中不断发展,守正而出新,融合而专注,眼界不断开阔,境界不断修炼,笔墨技法不断丰富,画面构成不断迭代,走出了牡丹画的一个新天地。”正如当代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的“写者,心画也;意者,情趣也。”

据记者了解,陈文星历年来的作品有《乡野小趣》入展浙江省第八届花鸟画展;《国花》入展“中国梦·劳动美”第四届全国职工书画展;《先知图》入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弄潮杯”浙江省中国画大展;墨色牡丹《壶江牡丹图》入围“万年浦江”中国写意画展;牡丹图《万紫千红总是春》入展庆祝建国70周年浙江省人大书画作品奖;牡丹长卷入围“万年浦江”全国美展;《花好月圆》入围山东全国美展;《浦江春好》入选“万年浦江”全国美展;《万紫千红总是春》入展金华市政协系统“喜迎二十大”书画作品展等等,他的作品《国画牡丹》折扇还被当地政府作为礼物赠与联合国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被杭州亚残运组委会作为礼物赠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历代名家的牡丹画作,如明代的沈周、陈淳、徐渭,清代的高风翰、赵之谦,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吴茀之等等,陈文星时常临摹。作品整体风格趋于成熟,大写意挥洒自如,牡丹之生机灵动跃然纸上,用色富于浓淡变化雅俗共赏,构图上善于出新,比如他在用墨刷黑的宣纸上画白色的夜牡丹等。

陈文星表示,牡丹有“花中之王”美誉,有“国色天香”之称;是我们的国花,国人都认识并喜欢牡丹。因而,对画牡丹要有更高的追求。他对牡丹的认识体现在“色”和“香”上,色是颜色。具体到绘画上,要表现牡丹的色和香,就要把功夫体现在颜料的选择和水墨的处理上,到达俗而不媚、雅而不妖;静中有动、闹中有静;要让人看了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又凝思静虑、拟形于心的感觉。他说:国画的境界既是绘画艺术的灵魂,也是最终目的。意境的创作,需要立意、需要技法、需要个性化的思维,它既是一种“心物相接”的结合,更是“天人合一”的造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笔墨丹心”雅集,“牡丹王子”陈文星的父亲“牡丹大王”陈怀德也来到了现场,父子俩同台创作,实属难能可贵。

来源:UC头条

0 阅读:5

图释世界

简介:《图释世界》影像记录 百姓故事 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