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8岁,南京林大副教授宋凯轻生,硕士同学发声,学校回应

育学笔谈 2024-05-13 15:05:43

人才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聚集一流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学科建设才能实现突破,学校综合实力才能快速提升,而这些都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硬指标。

高校为了吸引人才,往往都会推出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只要符合条件,都能享受各种待遇,包括工资、住房、科研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很多高校的待遇更是诱人。

可身在其中的人都清楚,高校的待遇并不好拿,待遇的背后往往都是巨大的工作压力,人才引进有严格的条件制约,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没有拿到项目、产出成果、实现晋升,就意味着要被降级或被淘汰。

虽然说这些规定也符合契约精神,但在现实中还是有很多年轻的学者无法适应,进而失去了对事业和人生的希望,结果让人痛心。

5月13日,知名大V、国际问题学者黄日涵教授发文,悼念南京林业大学宋凯老师,称高校“非升即走”的规定给年轻人带来了太大的压力,但是如果缺少相关规定,躺平的人又会很多,对高校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据南京林业大学官方网络消息,宋凯生前是生态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加拿大UBC,而且年龄只有38岁。

如此年轻的一位青年学者,原本有着美好的前途,怎么会突然选择轻生呢?黄日涵教授说的“非升即走”又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对宋凯老师轻生的原因表示不解!

一则聊天记录引发了网友关注!

宋凯老师的硕士同学在聊天群里公开发声,放出了宋凯老师的履历,并指出宋老师是2019年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进入南京林大,首聘期是4年,但考核被学校认定不合格,需要降薪降级,并退还部分安家费和购房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宋凯选择了轻生,年仅38岁!

值得关注的是,在聊天中,在中科院城环所工作的这位同学还怒斥南京林大,认为该学院给年轻教师的压力太大。

而网络上一份详细的事件陈述,也印证了该同学的说法,只是看到这些内容让人痛心,以青年才俊的身份通过高层次人才政策进入高校,最终因为考核不合格就选择了轻生,背后的原因真的那么简单吗?

从这份陈述来看,宋凯老师是因为缺少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以没有通过首聘期考核,待遇也从副教授降为讲师。

与此同时,该陈述还强调,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以及资源支持都非常有限,也没有好的团队和氛围,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在聘期内取得的科研进展不大。

但宋凯老师在工作中表现良好,事发前还在正常上课并指导研究生,值得关注的是,宋老师的妻子也是南京林大的老师,他们还有一个2岁的儿子。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妻子也是学校的副教授,还有一个2岁的儿子,即便是自己的事业不顺利,降薪降级,还要退还一些费用,但何至于选择轻生呢?

5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对外回应称,宋老师确实已经去世,但网传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这也就意味着将宋老师的离世和“非升即走”进行关联不合适,此事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高校的青年教师压力确实很大,但在人才引进之初,大家其实都有预期,相关协议写得清清楚楚,在考核期内没有产出相应成果,自然就要失去一些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没有了希望,因为这类情况在高校很常见,并非只有宋老师一个人遇到了。

人还是要认清自己,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其实没必要来这种压力很大的双一流院校,南京林业大学虽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拥有林业工程和林学两大A+学科,排名位居全国林业院校第三位,仅次于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

所以,宋凯老师轻生这件事,完全将责任推给学校也是不公平的,也要考虑到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个人的性格、心理、家庭关系等问题,任何悲剧的出现,背后往往都有复杂的因素存在,而不是全推给某一个因素。

4 阅读:4394
评论列表
  • 2024-05-14 01:54

    南林大不是只有一个老师,也不会为了一个人转。地球也是如此。自己爱惜自己,也要爱别人。很多小年轻都以为地球围绕着自己转,生活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认知偏差

    林哥 回复:
    真是笑话
  • 2024-05-14 07:23

    高校人才待遇吸引,工作压力不容小觑!政策需平衡,保障人才权益

  • 2024-05-14 08:00

    他买的房价至少跌了40%,400万的房子接近腰斩,而且还看不到尽头,而副教授变讲师收入下降相对房价下跌可以说忽略不计,死读书读死书的后果,再努力不如少上一两次当少受一两次骗。

  • 2024-05-14 03:46

    宋凯的回应似乎并未能平息球迷们的质疑,他的言行举止还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

  • 2024-05-13 23:36

    宋凯的言论引发了球迷们的热议,他的偏向性是否会影响到工作的公正性

  • bobo 1
    2024-05-14 16:29

    年轻生命,吃人学校[笑着哭]

  • si
    2024-05-14 01:36

    好的大学都是这样的。

  • 2024-05-14 04:48

    宋博士走好,来生不要当老师。

  • 2024-05-14 05:45

    南林大不是只有一个老师,也不会为了一个人转。地球也是如此。自己爱惜自己,也要爱别人。很多小年轻都以为地球围绕着自己转,生活是给自己量身打造的。认知偏差

  • 2024-05-14 05:50

    现在博士生活太难了,搜下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读博协议就知道多恶心了

  • 2024-05-14 19:19

    人才待遇诱人,工作压力惊人,不适应就被淘汰,太残酷了

育学笔谈

简介:分享校园热点、评述教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