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东兵团选司令:陈、粟提名谭黎组合,毛主席却属意另一大老粗

史说新读 2024-01-12 10:59:45

1947年,华东野战军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年8月,根据局势以及指挥需要,华东野战军分别成立了西线兵团和东线兵团,其中,西线兵团主要担负外线作战,而内线兵团则担负着留守山东以及内线作战的任务。

两大兵团肩上的任务都十分艰巨,自然司令员的人选就十分重要,让谁来当呢?这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东线兵团谁当家?

自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会师以来,华野在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两大野战军也在不断磨合中愈发的配合默契。

先有宿北和鲁南两大战役,歼敌七万有余,后有莱芜和孟良崮,不仅歼敌数量颇丰,还将国军引以为傲的王牌部队整编74师打至神魂俱灭。

但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至1947年6月后,为争取战场主动权,华野遵照中央指示,从集中作战转为兵分三路。

一分为三后,陈、粟率2、6、 7、 9纵暂留鲁中,陈(士榘)、唐(亮)则率3、 8、 10纵挺进鲁西,另1、 4纵,则由叶飞、陶勇分别率领出击鲁南。

不过,部队一分为三后,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当时适逢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正是需要华野各部紧密配合的关键时刻,但陈、粟二位却身在鲁中,因此对远在鲁西南的陈、唐、叶、陶,在指挥调配上就颇有不便。

有道是军情似火,怎能把时间耽误在传递指令的过程上?

鉴于此,陈、粟二位就像军委提议,把远在鲁西南的部队,成立一个西线兵团,并建立相应的指挥系统,这样的话就方便战局需要。

对于陈、粟的提议,毛主席经过评估,同意了这一要求,不过,对于陈、粟提名的西线兵团司令员人选,毛主席不是太满意。

陈、粟二位当时的建议,是让陈士榘负责指挥西线兵团,但毛主席担心陈参座的驾驭部队能力,同时还认为西线兵团作战任务繁杂艰巨,且还肩负着配合刘邓大军的重任,因此,权衡之下最终否了陈、粟的建议。

谁才能胜任西线兵团司令员呢?毛主席心里自然有答案,那就是粟裕。

对于粟裕,毛主席是寄予厚望的,他当时就曾经说过:

“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个纵队能否起大作用,而这5个纵队要想起到作用,就必须又由粟裕指挥”。

所以,毛主席连发四电,明文要求粟裕“速去鲁西南,统一指挥5个纵队,积极策应刘邓作战”。

除了对粟裕有安排之外,毛主席对陈老总同样也有安排,按照他最初的想法,是让粟裕去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而陈毅则留在鲁中一带牵制敌人。

毛主席的这个设想,是考虑到山东地区东西两线的局势需要,不能只顾着鲁西南策应刘邓,而让敌人钻了鲁中的空子。

所以,一东一西,一陈毅一粟裕分别坐镇,是最为稳妥的方案。

但是,粟裕接到命令后,却越看越不妥,几番斟酌之后,他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该看法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两点:

第一,让陈毅和自己一同去西线兵团;

第二,鉴于陈毅一走山东无人留守,因此建议留在鲁中的2、 7、 9三个纵队,成立东线兵团。

至于东线兵团司令员的人选,陈、粟推荐的人,是时任华野副政委的谭震林。

二、毛主席的否决

成立东线兵团,毛主席是同意的,他理解粟裕的意思,且让陈毅同去西线确实对开战工作有很大益处,刘邓大军南下作战容不得马虎,所以为稳妥起见,可以继续让陈、粟配合。

此外,成立东线兵团,建立东线兵团自己的指挥系统,也能让粟裕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至西线的工作之中。

但是,对于陈、粟提议的人选上,毛主席并不赞同。

陈、粟的建议,是由谭震林担任东线兵团司令员,另政委由黎玉担任,这样组合,表面看起来似乎确实不错。

毕竟,谭震林当时担任着华野的副政委,让他出任司令员也名正言顺,而黎玉更不用说,当初抗战时期,山东纵队正是他参与组建起来的,因此,对山东的各项工作是十分熟悉的。

不过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觉得不妥。

不妥的原因,是谭震林和黎玉两个人,强在政工却弱在临战,两人身上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长期从事政工工作。

这样的工作经历,带来一个特点就是,二人在政工工作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具体指挥战役上并非强项。

若是在抗战时期,以当时作战的形式和兵力,二人尚可游刃有余,但进入解放战争之后,兵团作战已经成为主要方式,这方面二人确实是缺乏相应的经验。

正因为如此,毛主席否决了陈、粟二人的建议。

建议被否决,但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此时中央也提出,可以让一名战绩过硬,同时有经验、有资历的将领去辅助谭震林,以便弥补谭、黎二人的短板。

中央的这个条件,在华野中能满足的倒是不少,比如陈叶陶就完全符合,但问题就在于,这三人都去了鲁西南,总不能让他们再回来吧,现实也不允许这么做。

那么,该选谁呢?在征求陈毅的意见,加上自己的甄选之后,粟裕向军委举荐了一个人而此人,正是许世友。

关于粟裕和许世友两位将军,有不少好事者往往会添油加醋的描述二人之间有所谓的“矛盾”、“冲突”之类,仿佛水火不能相容。

诚然,以火爆脾气著称的许世友将军,确实在工作上与粟大将有过摩擦,但那仅仅是停留在工作上有不同看法的层面,而我军一贯的传统就是民主,有不同意见当然可以提,这样才能让将领得到成长,而不是去搞一言堂。

因此,粟大将和许将军之间,并没有部分人所形容的那样水火不相容,相反,二人关系还相当不错,况且,粟大将向来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只要确实有能力符合条件,那他照样会举荐,比如这次就举荐许世友为东线兵团的副司令员一事。

当时的许世友,正担任着华野9纵司令员一职,单从级别上来说,当时的他与叶飞(1纵司令员)、陶勇(9纵司令员)等人是一样的。

除叶、陶二人外,华野能打的还有6纵的王必成以及2纵的韦国清等,但之所以粟裕会提名许世友,不仅是考虑到许世友有资历有经验且战绩过硬,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

许世友在抗战时期,曾长期在胶东一带主持工作,担任胶东司令员有数年之久,而东线兵团的主要作战区域,恰好就在胶东一带,因此,让许世友出任最为合适。

由此,许世友成为了华野众位纵队司令员中,第一个被提拔的,而随着他的走马上任,华野东西两大兵团也正式成立。

但很快,东线兵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至于局面一度恶化,关键时刻,毛主席做出了一个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日趋恶劣的局面。

三、被动变主动

按照设想,东线兵团的成立,将会大大改善山东军区的局面,但正如前文所言,山东军区尤其是胶东的局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恶化。

首先,国军方面集结了7个整编师的兵力,往胶东一带集中猛扑,由于兵力上不占优势,加上敌人力聚一处,这就给东线兵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其次,经历了之前的多场战役后,尤其是南、临两战,华野自身损失颇大,其中以2、 7纵为最严重,像2纵有一个连,当时仅剩下不足五十人。

本身就战斗力有所降低,加上陈、粟前去西线时又抽走了6纵,加上之前陈唐陶带走的几个纵队,留在山东的除了2、 7纵之外,就只剩下9纵以及新成立不久的13纵。

这里面,也就9纵还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而其他几个部队,受前期战斗减员的影响,不仅战斗打了折扣,同时部队悲观情绪也比较严重。

当然,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层面的原因,并非主观核心因素,导致胶东地区局势恶化的关键在于,东线兵团领导与华东局之间的意见分歧。

敌军压境胶东后,对于如何应对,谭震林与华东局在意见上有了不一致,华东局以及陈、粟均认为应集中兵力,先歼灭敌一部,以便打开局面,说白了就是拳头握紧往一处使劲。

比如当时陈、粟给华东局并谭震林的电报里就这样说:

第2、第7、第9、第13纵队应即靠拢于铁路附近,集中力量,先求得干脆歼灭敌之薄弱一部(整编第25或第64师之一部或大部),以打开胜利之序幕。

但谭之意却刚好相反,他认为集中兵力未必能打出什么名堂,还不如分兵,把东线兵团的几个纵队一分为二,让2、7纵南下先打滨海地区的敌整编83、28师。

一个是认为合兵合适,一个是认为分开更有利,而分歧就这么产生了。

由于意见不统一,谭震林与华东局你来我往在电文上争执了好几天,恰逢当时天降大雨,这就导致原本该赶来与2、 7纵汇合的9、 13纵被迫滞留,造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分兵。

而这就更让局势愈发不利,对此陈、粟也是心急如焚,由于分歧较大,最终,陈、粟将事情具体缘由上报给了毛主席。

对于胶东局势的日渐恶化,毛主席是清楚的,在接到陈、粟的电文之后,毛主席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有分歧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坚持错误的意见那就问题很大的,而造成胶东局势日渐恶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谭震林坚持了不太适合当时情况的意见。

我军在胶东的兵力,并不占据优势,加上之前的战损,更无法正面压倒国军,而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把有限的兵力再一分为二,那势必就让情况更糟糕。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说谭老板不对,毕竟他长于政工,鉴于此,毛主席最终决定,必须改变东线兵团的指挥系统,以适应当下局势,所以,他就下令,东线兵团司令员由许世友担任,谭震林改任兵团政委。

如此一来,短短一两月,许世友就连升两级,从纵队司令员最终升任兵团司令员。

而在许世友担任东线兵团司令员后,他率领9纵和13纵,先后在胶东多地对敌主力部队整编8、 9师展开攻击,不仅消灭了敌人不少有生力量,同时也成功拖住敌人,为谭震林率领的2纵、7纵创造了有利转移条件,避免了部队遭受进一步的损失,同时也保住了我军在胶东的根据地。

在此之后,趁着国军在胶东地区战略上的疏忽,许世友与谭震林展开了大反攻,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大片山东土地,最终迫使国军龟缩在济南等几个孤立城市里,而这也为不久之后的济南战役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54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