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例猪心移植6周后死亡,异种移植有多难?为何选猪而非灵长类?

心血管汤医生 2024-02-26 19:35:37

根据环球网报道,美国第二例接受猪心异种移植的患者去世,存活6周的时间。第一例猪心移植在2022年的1月,存活了2个月。猪心异种移植需要过哪些关?今天,应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栏目邀请,和大家科普一下。

把“二师兄”的心脏成功移植到人体内,最大的难关就是要解决免疫排斥的问题。这种免疫排斥反应非常强烈,在移植之前要对供体猪的心脏进行基因改造,敲除猪的“抗糖原链条形码”和免疫识别基因,导致的结果让人体无法识别这是“二师兄”的心脏,换句话说就是对猪心进行“人源化”处理,尽可能让猪的心脏具有人的功能性基因,当猪心脏移植到人体后,能够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

异种器官移植还要解决病毒感染等问题,以及移植后出现的炎症反应,移植的患者可能会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导致致死性出血,这些也是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二位猪心移植的患者劳伦斯.福塞特存活了6周后死亡,院方认为死亡原因是排异反应。

相比第二位患者,第一位猪心移植患者移植后并没有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在移植2个月后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心力衰竭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免疫功能严重低下,以至于无法使用异种移植有效排斥方案。

作为异种器官移植,为何选择“二师兄”的心脏而不选择和人类“更近”的猴子等灵长类呢?

这主要是因为,猴子体重太轻,心脏器官也比人类小很多,而猪的心脏和人大小相似,传染疾病的风险也较低,并且取材上更加方便。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猪的心跳和人差不多,人类正常范围在60-100次/分,而猪的心跳在55-60次/分。相比之下,“二师兄”的器官更加合适。

为了提高移植的成功率,移植后需要常规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但长期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接受移植的患者新发的肿瘤、糖尿病、血脂高、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这一切都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全球第二例猪心脏移植患者6周后去世##异种移植#

0 阅读:21

心血管汤医生

简介:专注心血管健康咨询与慢性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