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大哥化疗后回家调理,不到一年癌症转移了?医生:真是无知!

鲁老知识分享 2024-05-17 02:12:37

“听说了吗,咱们部门的王哥因为得癌症需要经常请假去医院,工作完不成,被领导要求主动离职呢,真是一分都不想赔啊。”

“是啊,我去年在医院见着王哥,他还说治疗完身体就能好,这还不到一年怎么又严重了呢?他今年才46岁吧。”

“癌症这种事,谁说得准,好像是化疗后恢复期间发生转移了。我有个老同学也是年纪轻轻得了癌症,后来因为转移,没几年人就不行了。”

癌症在现代医疗当中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对于普通患者来说。

这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的折磨,对于家庭经济也会造成较大影响。

即便医保相关福利政策可以报销部分高额费用,报销比例也不差。

但考虑到报销时间等因素,部分患者在提前垫付方面还是具有很多困难的。

不少人表示,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为什么癌症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

另外,积极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为何会在一段时间之后急转直下,甚至发生转移?

医生表示,对于癌症大众还是较为无知的。

一、现代癌症高发已成定局

关注过癌症新增数据的朋友应该知道,近几年的癌症发病有增无减。

仅2022年新增病例就超过了480万,而这当中,死亡比例则达到了53%。

相较于普通类型的疾病,癌症的严重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其实癌症也分为早期、中期和末期。

但由于当代人的就医观念普遍偏向于“无症状不检查、小病小痛抗一抗”。

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发现即是中晚期,治疗难度上去了,死亡率自然不会低。

现代癌症高发,甚至说日趋年轻化,大多可以归咎于生活中的风险因素增加。

比如气候变化、流行病多发等环境因素,导致了多种疾病的大面积肆虐。

受个体差异影响,体质欠佳的人群就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蚀,后期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也会提升。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刚过去没几年的“口罩问题”,虽说现在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对策略和防治手段。

但对于体质相对较差的人群,其呼吸系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侵略性破坏。

观察近几年的肺病、肺癌发病趋势,很难否认肺部问题的高比例发病,与“口罩”完全无关。

再有就是当代生活压力较大,经济环境对普通人健康造成的潜在影响。

经济环境持续走低,就业环境备受打击。

这一点从外卖员、快递员注册人数与日俱增就能看出来(有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800万人)。

就业关系到收入,就业环境紧张,收入被不断压缩,各地“内卷”严重,人们的健康自然会受到影响。

比如工作时间严重超出基本的8小时,每周除了吃饭睡觉几乎不休息。

还有一些工作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导致部分员工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这些都可能对就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医疗技术不断革新,成为了癌症高发的又一大因素。

过去癌症发病数量有限,主要受到医疗条件限制。

过去医疗技术相对落后,对于癌症这种疑难杂症很难确认病情。

再加上部分癌症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生理表现和指征,检出可能性十分有限。

现在则不同,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技术,以及相关的检查手段,已经可以更为精确的了解到人体内部的细微变化。

即便是一些早期癌症,只要积极就医进行筛查,都是可以发现的。

甚至能依靠现有医疗手段,将病情控制在萌芽阶段,确保患者的5年存活率。

就目前而言,关于癌症的治疗手段还是比较丰富的,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癌症进行改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接受治疗就一定能完全康复,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案例中的王哥,虽接受了化疗,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但后续仍然出现了癌症转移的问题。

二、化疗后癌症转移的真相

1、癌症本身的恶性程度较高

癌症也有轻重缓急之分,病情进展不同,治疗难度也不同。

比如恶性淋巴瘤、胰腺癌、胃癌等病症,恶性程度一般是比较高的。

且病情没有得到有效干预或抑制不彻底的情况下,扩散率也偏高。

但如果是只是单一病灶的早期癌症,通过手术即可切除病灶,治疗难度不大。

患者的预后就会比较好,复发或发生扩散的概率也会相对偏低一些。

至于化疗,这是对抗癌症的一种手段,只起到部分消灭、抑制分裂、缓解症状等作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达到根治效果。

尤其是对于多病灶,病程进展较深的癌症类型,治疗效果不如人意是常有的事。

2、不同患者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

比如一些年轻患者身体素质还处于一般水平,无论在对抗癌细胞还是承受化疗方面,都能表现出一定的对抗能力,接受治疗后预后会比较好。

但如果是老年患者,身体素质欠佳,疾病和化疗带来的双重压力,会进一步破坏机体功能。

继而导致预后不佳,或发生转移。

特别是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通常都不会太好。

3、忽视复查

癌症作为严重病症,治疗难度颇高。

一旦患者接受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而得意忘形,后续的病情发展就会变得不受控制。

而忽视复查,恰恰是癌症再次发病,甚至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

癌症之所以被临床上认为是疑难病症,主要与其生化特性相关。

有些癌症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可能需要数十年才会从发病进展到晚期。

但有些癌症进展速度极快,比如肝癌,从发病到晚期可能只需要3个月的时间。

抛开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类型不谈,就算是普通程度的癌症,若长期不重视复查和常规筛查,同样有复发和恶化的可能。

临床上针对癌症化疗,后续的复查时间是有大致安排的(具体如何安排,视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需要控制在2个月复查1次(病情稳定后可以尝试6个月复查1次)。

复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常规的指标检测,了解人体内癌细胞的变异情况。

以临床上普遍的癌细胞增殖情况3个月最低标准为界限(癌细胞增殖翻倍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

2个月复查一次,能有效规避癌症快速进展。

就算发现了进展的迹象,也能通过医疗手段抑制病情。

三、化疗前中后期,需要注意什么?

1、按需制定方案

患者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千差万别。

如果对病情了解的不透彻,同时不知道患者诉求,所谓的治疗方案就可能因为适配度不高而出现治疗效果上的偏差。

就化疗这一治疗形式,需要考虑多种要素。

比如治疗时机、用药种类、药物计量、副作用预防等。

如果医生对患者病情没有深层认识,往往是无法提供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的。

为了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患者应该积极与医生沟通,提供疾病相关的所有信息,辅助医生制定更加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疗方案。

2、关注患者反馈

不同患者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相同化疗方案下,身体出现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化疗过程中可能涉及到耐药性的问题。

比如有些患者是接受治疗后抑制癌细胞效果不好而发现了耐药性,或者患者本身对某些药物成分天生比较排斥,而患者事先不知道。

化疗想要发挥较好的效果,需要患者身体对药物敏感度较高。

如果存在耐药问题,则需要及时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

也因此,化疗过程中,尤其是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一定要积极3、做好长期回访

化疗结束后,除了要保证定期复查外,还需要适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化疗副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胃肠道反应强烈、体力不济、脱发等。

为了更好的对抗癌细胞,建议后续多进行机能方面的保养。

比如加强锻炼、恢复体力,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

合理的运动习惯可以辅助患者提高抗病能力,这对于抵抗癌症复发或转移,具有一定作用。

总结

接受化疗后,癌症还是转移了,多半和患者的癌症恶性程度较高与后续管理不当有关。

化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可以起到部分消灭、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但想要根除病灶难度较高。

而忽视复查,不能做到在复发早期及时干预,进一步提高了癌症转移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癌症的后续影响,还请在接受化疗后关注身体反应,同时做好长期回访。

参考资料:

国家癌症中心丨中国最新恶性肿瘤流行数据 20240508 肿瘤医学论坛

百度百科:转移癌(词条下相关科普)

0 阅读:155

鲁老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