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希波战争”,希腊联军战胜波斯入侵的重要战役

历史星光闪闪 2023-12-22 15:20:16
前言

希腊波斯之战,堪称世界古代历史进程中的一场影响力极其深远、意义非凡之战。

这个历时漫长且激战连绵不断的战场,不仅仅为亚欧大陆的各国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特别是对位于西亚及希腊半岛等区域的民众而言,这场战争无疑造成了沉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但同时,这场战争也得以让源远流长的东、西文化初次实现完美的融汇统合。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古老且颇具实力的波斯文明与新兴的希腊城邦文明,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和交流。

当前,历史领域对希腊波斯之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关于战争爆发的根源问题,学界绝大多数观点都将其归结于波斯势力的侵入,以及希腊各个城邦联合抗击外敌侵略的冲动所致。

这意味着,从战争本身的性质考量,波斯大军的蛮横入侵和无情扩张自然应受谴责,而希腊众多城邦能够携手并肩,抵挡住波斯大军的侵袭,从而使自身摆脱困境,站稳脚跟,使此次反抗在希腊政治层面上具有了绝对的正义性。

波斯帝国军队

然而,评判正义与邪恶并非易事,需要我们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剖析问题。公元前五世纪时期,波斯敢于向希腊城邦发起进攻,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这是其内部社会演进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希腊城邦能够集结力量,成功防线波斯大军,固然反映了希腊各城邦强烈的民族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然而,这次战争过后,希腊城邦“共同繁荣,共同荣辱”的观念却似乎渐渐淡化。

马拉松战役与温泉关战役,长久以来始终被视为希腊波斯,长达数十载的战火硝烟中最具代表性、至关紧要的战斗之二。

如果从希腊联合军队的视角观察,这两次战争可谓一胜一负,互相对应有情。虽然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对希腊波斯战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不过仍会有人提出质疑:若温泉关一役希腊联军未能获胜,又该如何理解他们曾经的壮志豪情?

对此,作者认为,失败的战役反而能够更加突出,希腊联合军队在战术协同上的巧妙安排,以及斯巴达作为主导力量在面对民族危机时,展现出的异常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希腊联军

希腊波斯战争爆发的背景

自古熠熠生辉的希腊城邦,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兴起之刻,便步入了腾飞式的成长之路,其中尤以希腊大陆上的雅典城邦,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斯巴达,这两座繁荣之城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无比。

在公元前6世纪之际,雅典与斯巴达极具革新意义的政治改革相继告竣,斯巴达由此构建出一个,全力以赴推动军事发展的军事化道路;相应地,雅典在多次民主革命后,选择了当时西方社会,最为先进的民主城邦政治道路。

得益于上述众多城邦的引领,希腊大陆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各处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推动着各自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已然成为欧洲舞台上,独树一帜的城邦化力量。

这个地跨多民族、多语言,由许多紧密团结又独立自主的城邦组成的联合体,凭借其发达的工商业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与地中海沿岸地区乃至远至东方世界,展开了丰富多元的经济文化互动。

同时,古希腊的城邦文化亦向东方深入辐射,特别是在西亚及小亚细亚地区日益受到了影响。

然而,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悄然在亚洲半岛崛起并迅速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

波斯帝国领导人

到公元前553年,波斯帝国正式成立,此后短短数年间快捷地摧毁了,位于西亚地区的强权——米底王国、新巴比伦、吕底亚王国等,成功登上了西亚地区乃,至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霸主地位。

此时,在希腊城邦文化极大影响下的小亚细亚地区,因波斯帝国的推进与高压政策而引发了冲突。波斯帝国领袖薛西斯一世意图兼并这块富裕丰饶的土地,使得与小亚细亚紧密联系的希腊城邦们深感担忧。

为此,小亚地方的米利都和诸城市在祖自宏的带领下,联合爱欧尼亚诸城邦发起了,抵制波斯势力侵扰的反叛行动,而希腊城邦为了保卫自身在小亚细亚地区的权益,也参与到这场斗争之中。

正是这些希腊城邦的及时介入,将波斯帝国领导人薛西斯一世的愤怒引燃,这位大国君主迅速发布了对希腊城邦的宣战书,明确表态要挥舞波斯铁骑蹂躏希腊半岛,给予他们严厉的惩罚。至此,希腊与波斯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古希腊半岛

马拉松战役加强了希腊联军的团结和信心

事实上,自公元前500年彼时小亚细亚地区的米利都,及其爱奥尼亚诸城邦受雅典的支持策动叛乱以来,波斯军队迅速平定了这场反抗,由此导致波斯與希腊城邦的紧张关系逐步加剧。

自公元前492年起,波斯帝国的伟大君主大流士一世,便着手指挥庞大的波斯军队驶向希腊半岛,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他们抵达途中遭逢猛烈的飓风海啸,波斯军队在尚未投入战斗之际,即已经承受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次突袭戛然而止。

其后,波斯军队于公元前490年,终于发起对希腊的正式侵略,令人欣慰并振奋人心的马拉松战役,亦在同一年间爆发。

公元前490年,由大流士一世钦派的亲侄子阿尔塔夫涅斯,领导的波斯大军启航从海上奔赴希腊,鉴于雅典曾积极援助昔日小亚细亚地区的盟友米利都的叛乱,此次波斯的打击重点,自然将指向位于希腊半岛的雅典城邦。

尽管雅典作为该区极具影响力的城邦,迅速召集希腊联军进行反击,但掩盖不住的事实是,她显然无法与以军事化著称的斯巴达相媲美,故在军队规模及士兵素养上,雅典仅属希腊半岛的中游层次。

大流士一世

波斯大军抵达希腊海岸后,立即发挥了波斯军队独特的快速突进冲击战术,使许多弱小的城邦无力抵挡其强大的攻势。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米利都的厄律特里亚城邦,尽管市民们齐心协力,让波斯军队在进攻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然而终究因内部分裂,防线土崩瓦解。

厄律特里亚城邦陷落后,波斯大军随即挺进马拉松平原,雅典此时陷入极度危险之中,必须采取果敢行动。

在此关键时刻,两方的军事实力差距极为明显,虽然波斯大军登陆后亦有损耗,在围攻雅典前仍保存了主要力量,共计海军陆战队人数约有五万余人。

反观雅典方面,他们尽全力调动全城邦的人力物力,加上征召的市民以及正在赶来支援的斯巴达援军,总计才勉强凑足一万兵力。

马拉松战役对整个雅典城邦而言,无疑是一场空前严峻的考验。雅典民众深感危机,纷纷拿起武器投身战争,凭借精湛的单兵技艺以及战斗力强悍的武装,在马拉松平原迎击波斯大军。

最后,雅典竟然奇迹般取得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希腊人民对抗外敌的决心和信心。

马拉松战役

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勇士虽死犹荣

在马拉松战役后,尽管雅典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并赢得了胜利,但是这场战争无疑给它带来了严重的损伤和消耗。

对于未来如何调整希腊联军的战略战术策略,这次勇敢的尝试也警示世人,需要建立一个具有统一规划和领导能力的决策机构,以确保希腊联合部队的行动协调一致。

为此,在公元前481年,经由希腊各个主要城镇进行投票表决,斯巴达被任命为希腊联军在军事作战方面的最高领导者,而雅典则成为其后备力量,与斯巴达共同部署重要策略。

对于这个决定,雅典表示充分的认可与支持,他们坚信当时最急迫的问题,在于立即驱逐波斯大军,至于城邦之间的纷争可以等待日后处理。

然而,尽管波斯大军经历了马拉松战役的失败,但他们的傲慢进攻行为却丝毫未受影响。

波斯帝国的统治者们始终坚持将整个希腊地区纳入版图,大流士在马拉松战役结束后不久便去世了,他的继承人薛西斯继承了他的遗愿,开始推行大规模的强兵政策。

在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亲自率部庞大的军队横渡海峡,向希腊本土建功立业,波斯军队规模竟达到前所未有的50万,比希腊联军可用之兵数量多出整整四倍。

薛西斯

由于此次波斯大军采取的是集体行动方式,在任何一场战斗中始终拥有巨大的人力优势;相反,希腊联军在尽可能保证防卫工作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分散兵力,因此,在关键战略节点的希腊防守军人数最多也无法突破2万人。

当波斯大军进抵希腊本土时,他们首要面对的是局势十分关键的温泉关,这是进入希腊内地的唯一通道。在温泉关,坚守阵地的希腊联军总共有七千两百人,其中三百人更是训练有素的斯巴达勇士。

这三百名以勇气和毅力著称的斯巴达战士,在保卫温泉关的过程中,成为了抵抗波斯数十万大军进攻的重要支柱。在里奥尼达就任守军司令之际,他成功地利用了温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有效的防御部署。

尽管波斯大军数量占优,但由于武器装备落后以及地理环境限制等因素,波斯军队在狭窄的区域内难以发挥全貌,再加之希腊联军的顽强坚守,使得波斯大军暴风雨般的进攻攻势,数日内未能破坏温泉关的防线。

随后,波斯军队选择避开希腊联军正面骑兵,转而从后面发起突袭,最终成功占领了温泉关。

在这场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的三百名勇士尽管英勇抵抗,但终究无法扭转败局,他们为了保护其他友军得以安全撤退,最后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

斯巴达三百勇士

评价

在雅典城邦于马拉松战役中,对波斯大军的反击与激烈抵抗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城邦,本应展现的领导力。

尽管敌我力量对比明显,但雅典选择坚定地抵抗,通过精确的战术安排、精湛的个人作战技能,以及无比团结的城邦精神,成功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温泉关战役中强大的斯巴达部队,他们毫无畏缩地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充分证明了他们从小的严苛军事训练所孕育出的实战能力,他们用行动践行了曾经宣誓效忠的誓言,让“斯巴达勇士”这一称谓,真正有了它应有的分量。

马拉松战役昭示着无论多么强大的波斯帝国也并非无法战胜,只要所有希腊城邦齐心协力,摒弃分歧,共同对抗外敌,希腊城邦的危机和民族的危机都可以得到妥善处理。

马拉松战役壁画

温泉关战役中的斯巴达三百勇士,他们展现出的视死如归,以身报国的英勇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整个希腊联盟和各个城邦人民的士气。

尽管马拉松战役和温泉关战役,并非希腊-波斯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但它们的重要性在于激发了希腊城邦固有的勇敢斗争,为保卫家园和国家,不惜付出生命的精神。

尽管波斯军队在某些战役中有胜利的时刻,然而在希腊人民坚定的抗争和团结下,波斯军队最终失败并撤离希腊半岛已屈指可数。

自此,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市,逐步崛起成为希腊地区的主导力量,结果导致了双方在该地区的权力争夺战。

参考文献:《历史》

0 阅读:11

历史星光闪闪

简介:历史星光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