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徐悲鸿两次登报离婚羞辱,蒋碧微决绝分手,索要100万分手费

羽籽柔情叙史 2024-03-01 20:50:34

晚年的蒋碧微提起徐悲鸿,内心充满了遗恨和怅惘:“我从十八岁跟他浪迹天涯海角,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但不曾得到他一点照顾,反而受到无穷的痛苦和厄难……”

1917年,蒋碧微为了和徐悲鸿在一起,她放弃了未婚夫和徐悲鸿私奔到国外。

期间,她跟着徐悲鸿过起了穷学生的生活。

但是在28年之后,两人却打起了离婚官司,结果是,蒋碧微不仅得到一双儿女的抚养权,还从徐悲鸿那里得到了一百万元赔偿金、四十幅古画,以及一百幅徐悲鸿自己的画。

看似胜利的结果,却让两人从此不相往来。

曾经难舍难分的两个人为什么会用官司结束28年的夫妻关系呢?

这还要从蒋碧微的经历说起。

1899年,蒋碧微出生在江苏宜兴。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气息的地方。蒋家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族,蒋碧微曾祖父曾在江西做官。

蒋碧微出生时正好遇到家里的海棠花盛开,祖父给她取名棠珍。从此,每次看到海棠,她都会说“这是我的花”。而她的性格也像海棠花一样沉稳而不妖艳。

父亲蒋梅笙有着深厚的文学常识,它在家乡创办了一所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蒋碧微从小便跟着父亲读书。

小时候的蒋碧微就是个美人坯子,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熏陶,她成了一个实打实的大家闺秀。

虽说是名门之后,但是也逃不掉封建习俗的束缚,13岁那年,在家人的做主下,蒋碧微和宜兴另一个大户人家查家的儿子查紫含定下了亲事。

查紫含祖父和父亲都和蒋家是世交,父亲查亮采曾做过荆溪知县,文采斐然。

蒋碧微四叔家的堂姐是查家的儿媳妇,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她把堂妹和丈夫的弟弟撮合到了一起。

由于家人都对这门亲事很看好,蒋碧微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不过后来未婚夫查紫含的一个行为,让蒋碧微对他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反感。

查紫含在苏州上学期间,得知蒋父在上海复旦公学教学,他便转学到了那里。

有次考试前,查紫含想通过蒋碧微的弟弟拿到试卷的答案,蒋碧微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她对查紫含的人品产生了怀疑。从那之后,她对这个未婚夫的印象一落千丈。

在之后的日子里,想到自己要和讨厌的人过一辈子,蒋碧微就十分痛苦。

或许是上天眷顾这个漂亮的姑娘,蒋碧微的痛苦并没有持续多久,她就遇到了一位让她心仪的男子。

1917年的一天,蒋家迎来了一位叫徐悲鸿的客人。

徐悲鸿也是江苏宜兴人,1916年,他到上海仓圣明智大学任教,在同乡朱了洲的引荐下,他认识了蒋梅笙。由于是同乡,两人之间便有了经常来往的理由。

蒋梅苼十分欣赏徐悲鸿的艺术造诣和他的勤奋好学,所以他就经常邀请徐悲鸿到家里做客。

蒋碧微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并没有太大的印象,只觉得他的名字很奇怪。徐悲鸿来的次数多了,在父亲的讲述下,蒋碧微对他也逐渐有了了解。

越了解越喜欢,徐悲鸿的儒雅清秀让蒋碧微欣赏至极,徐悲鸿也被身材高挑,举止落落大方的蒋碧微所吸引。

此时,他们都已经住进了彼此的心里,但是他们一个有婚约,一个有妻儿,所以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对于蒋父蒋母来说,虽然徐悲鸿的妻子和儿子已经因病去世,但是他的身世和背景也不是他们理想女婿的选择。

有一次,母亲告诉蒋碧微查家不久后就要家里迎亲,听到母亲的话,蒋碧微大哭一场。这时正好遇到来蒋家寻找手帕的徐悲鸿,他见此情景,没有多问,只是拍了拍蒋碧微的肩膀,说了一句“不要难过”。

这四个字对于处在痛苦中的蒋碧微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或许这个时候,徐悲鸿已经知道了蒋碧微的心思。

当时徐悲鸿已经打算去日本学习了,他在做临行前的准备。而蒋碧微因为婚事每天都郁郁寡欢,茶不思饭不想。

这时,一个男人的出现,让蒋碧微由悲转喜。

朱了洲,徐悲鸿的好友。他其实早已经知道了两人之间的情愫,于是他想撮合两人在一起,替他们捅破窗户纸。

他问蒋碧微:“假如有一个人想将你带到国外去,你去不去?”

蒋碧微立刻就想到这个人定是徐悲鸿,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去!”

朱了洲得到她的回答后,满意地回去找徐悲鸿“报喜”了。

殊不知这一句“我去”,牵引出了两人此后二十八年的爱恨情仇。

有婚约的蒋碧微和徐悲鸿一起去日本就意味着“私奔”,因为她单方面解除婚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徐悲鸿的很多朋友,包括两家人都知道他在为出国做准备,蒋碧微也在偷偷准备,只是家里有事不知道而已。

当所有事情都安顿好后,蒋碧微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放在母亲经常打开的抽屉里,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对生活感到无望,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出走那天晚上,朱了洲故意安排蒋父蒋母出去吃饭看戏,这样蒋碧微一个人就可以“安全地出走了”。

那天晚上,蒋碧微和徐悲鸿住进了客栈,徐悲鸿把刻有“碧微”的水晶戒指戴到了她的手上,从此,她换了名字,成了她的人。而对他,也只是见过几次而已。

晚上睡觉的时候,蒋碧微才突然想起自己是有婚约的人,她就这样和别的男人一起走了,家里人发现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男方那边又会怎么想,眼前的这个男人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吗?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出国前的所有准备都已经安排妥当,或许迎接她的会是幸福的生活呢,也说不定。这样一想,蒋碧微稍微释怀了。

1917年5月,蒋碧微告别父母,和徐悲鸿踏上了去日本的轮船,从此开始了同居生活。

在东京,各方面都不如蒋碧微想象的哪班美好,租住在朋友介绍的小房子里,每日的餐食都由房东太太亲自送上来,难以下咽,吃饭时要坐在榻榻米上,很不舒服。

最让蒋碧微感到尴尬的是男女同浴,经历几次尴尬的洗澡以后,她再也不出去洗了,就买了一个大缸,让房东烧热水,自己在家里洗澡。

蒋碧微在国外不适应的同时,在上海的父母也没有多好过。他们发现女儿失踪后焦急万分,后来猜测女儿定是跟着徐悲鸿一起去了日本。

“私奔”在那时候是非常让人嘲笑的一件事情,为此,父母只好对外宣称蒋碧微到苏州探望舅父时病亡。

可是未婚夫家可是不好糊弄过去的,为了让查家相信,蒋家人在别人的指点下,买了一楼棺材,里面放了一些同重量的石头, 最后抬到寺庙里存放。

然而纸包不住火,不久,两人“私奔”的事情就蔓延开来,查家人自然也知道了,但是人已经走了,恼火有什么用呢。

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继续看蒋碧微在国外的生活。

在这里,为了防止别人认出来,她不使用自己的名字,家里每次有客人,她都要躲到卫生间,有时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徐悲鸿一心扑在艺术上,参观画展,很少有时间陪她。而且在两人生活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徐悲鸿还去买自己喜欢的画作,根本不考虑下一顿饭的着落。

为此,蒋碧微从最开始的好言相劝,到赌气,到两人激烈的争吵,事情始终得不到解决。在徐悲鸿的心里艺术远比自己重要,这让蒋碧微开始重新审视,当初自己放弃国内的一切美好生活来到这里,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在东京半年多,依然是争吵不断。

后来由于所带的钱都花完了,两人只好回到上海,起初蒋碧微不敢回家,但是毕竟是生养她的父母,他们已经原谅了自己的女儿。

不久,在朋友的介绍下,蒋碧微跟随徐悲鸿去了北京。

在北京,徐悲鸿受邀担任北大的画法研究会的导师,蒋碧微孔德学校教授音乐,有了工作,两人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

1918年,徐悲鸿得到了以官费生资格赴法国留学的机会,蒋碧微和他一起去。

在巴黎安顿好后,蒋碧微和徐悲鸿的关系缓和了许多。每天蒋碧微做饭,徐悲鸿清洗碗筷。白天蒋碧微跟着法文老师学习,徐悲鸿则到各个博物馆参观。

徐悲鸿依然是看到心仪的艺术品或者书籍,都会倾尽钱财去买,有一次看到徐悲鸿爱不释手读一本书时,她抱怨到:“唉,跟你在一起,看来永远只能过穷日子。”

徐悲鸿只是沉默。

在法国的日子,生活贫苦,但也有快乐。一群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成立了天狗会。谢寿康老大、徐悲鸿老二、张道藩行三、邵洵美排在第四,蒋碧微因为是仅有的女士,被大家称作“压寨夫人”,受到每个人的宠爱。

1921年,蒋碧微和徐悲鸿去德国又要,因为当时游玩的费用并不高,在蒋碧微看来与其两人在巴黎花钱度日,不如稍多花些钱走出来看看,这样还能缓和一下两人之间的矛盾。

在德国,他们认识了在大使馆工作的张允恺夫妇。由于蒋碧微长得很像张先生已经过世的妹妹,他对蒋碧微非常亲,就让夫人和蒋碧微认了姐妹。这样两人在张先生夫妇的帮助下,日子好过了许多,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此期间,徐悲鸿还是像以前一样遇到喜欢的画就买买买,蒋碧微体会不到他的心情。对她来说,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其他都免谈。

1923年,夫妻俩缺钱的尴尬总算是得到了一些缓解。先是得到消息,国内将继续供给留学生学费,并将之前全部积欠的官费一并补齐。

徐悲鸿答应给蒋碧微买一把小提琴。可是咋了选中了心仪的小提琴后,蒋碧微相中了一件大衣,权衡之后,她决定放弃买小提琴。

后来为了能多挣钱,两人回到了巴黎。之后徐悲鸿辗转去了新加坡,上海,差不多一年后。徐悲鸿又回到了巴黎。

这一年多的时间,徐悲鸿挣的钱差不多够他们在巴黎花上两三年都没有问题,可是他又买回来一堆画作,这让蒋碧微很是恼怒。

1927年,两人回到上海。这年冬天,儿子徐伯阳出生了。

两人在一起十年,终于有了第一个孩子,其喜悦自不待言。

当时在中央大学任教的徐悲鸿大部分时间都在南京,根本没时间照顾妻儿。为此,蒋碧微很是不满,在一次争吵中她提了“离婚”二字。

然而,爱情一旦有了裂缝,便会有人乘虚而入。

1930年11月,就在蒋碧微留在宜乡家乡料理姑母后事时,突然接到徐悲鸿的来信,信中说,如果她再不回南京,她的丈夫可能就要爱上别人了。

蒋碧微以为是丈夫想让自己回家找的借口,可是她错了,徐悲鸿是真的爱上了别人。因为蒋碧微到家的当天晚上,徐悲鸿就像她摊牌了,他爱上了一位叫孙韵君的女学生。

当时徐悲鸿所任教的校园里已经把两人的恋情传得沸沸扬扬了。

一天,蒋碧微跟着朋友一起到徐悲鸿的画室参观,她看到徐悲鸿为孙韵君的画像之后,气不打一处来,她伸手将两幅画抽下交给一个学生,请他带回她家里放到佣人箱子的最下层。

她严肃地告诉徐悲鸿:“凡是你的作品,我不会把它毁掉,可是只要我活在世上一天,这幅画最好不必公开。

不久以后,蒋碧微陪着徐悲鸿去欧洲办画展,一展就是近两年,本以为两人可以趁此机会修复感情,却没想到,回来之后,徐悲鸿和孙多慈的感情犹如干柴烈火。

1934年,孙多慈从艺术系毕业,徐悲鸿便开始为了给孙多慈争取官费出国留学的机会而奔走,当时谢寿康和庚款管理委员会的两位成员很熟悉,他自然也知道了申请出国的学生名单。

由于谢太太和蒋碧微关系不错,她不忍心蒋碧微被蒙在鼓里,她告诉了蒋碧微这件事情。

于是她给徐悲鸿提供帮助的人写了一封信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来两人见面后,那人告诉蒋碧微说:“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希望。”

可能到最后,徐悲鸿也不知道,孙韵君出国的事泡汤,妻子在这件事里面还掺合过。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孙多慈回安徽老家当中学老师去了,徐悲鸿去了桂林,这段师生恋就此中止。

徐悲鸿去桂林几个月后,由于时局的变化,蒋碧微担心影响到丈夫以后回南京,耽误了他的前途,于是决定亲自到广西去找丈夫回来。可是最终蒋碧微是一个人回到南京的。

1937年的一天,徐悲鸿突然回到了南京的家里,那天晚上,蒋碧微把卧室的卧具抱到后面的起居室,然后将丈夫的被褥铺好,没有和他睡在一起。

这是她在得知丈夫出轨后,在收了孙韵君的画像画像、阻止她出国留学后,真正做的第三件事。如果前两件事是为了挽回婚姻,那么不与他同床,则是她放弃婚姻的表现。

徐悲鸿很是生气,回来的第三天,两人又开始了争吵。

“你我这样分开,本来是你所要的,我也觉得很好。你知道我的性格,在一起的时候,我对你的作为实在不能忍受,分开了,我可以眼不见为净。我有两个孩子,我绝不放弃家庭,同时我也不会再嫁。假如有一天你与别人断绝了,不论什么时候回来,我随时都准备欢迎你。但是有一点我必须事先说明,万一别人死了,或是嫁了人,等你落空之后再想回家,那我可绝对不能接受。这是我的原则,而且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徐悲鸿的回应非常低沉、伤感,还有深深的抱怨和压抑:“我知道,能够娶到你这么一位太太,我应该满足,但是你未免遇事过于挑剔,使我无法应付。”

两人的分歧已经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眼看着二十年的夫妻快要分道扬镳。

后来两人曾试图和和好,但是奈何“破镜不能重圆”,以至于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1938年上半年,徐悲鸿在长沙见到了避难的孙韵君和她的父母。

其实最开始,孙父对两人的事情是持反对态度的:“徐先生和我女儿是师生,要想打破这层关系,我是决不许可的。”

后来徐悲鸿为了给孙家人一个明确的态度,他写信给郭有守表示要和蒋碧微脱离关系。

不久,徐悲鸿在广西报纸刊登了一则广告,其文曰:

徐悲鸿启示

鄙人与蒋碧微女士久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特此声明。

蒋碧微看到后怒不可遏:我18岁就跟着你私奔到国外,二十年了,孩子都生了两个了,在你眼里,我们竟是同居的关系?

他们的朋友知道后也觉得徐悲鸿的做法太决绝了。

本来徐悲鸿发这个启示是向孙家人表明自己的态度的,没想到当年为徐悲鸿和孙韵君牵线搭桥的沈宜甲把这个消息告诉孙父时,孙父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你徐悲鸿今天可以为了我女儿,丝毫不顾及多年的夫妻之情,将来再碰上可心可意之人,又将把我女儿置于何地?

结果是,徐悲鸿两头都落了空。

孙韵君在父母的安排下很快便嫁了人,蒋碧薇也带着孩子离开徐悲鸿。

她临走时留下话:“假如你和她决裂,这个家的门随时向你敞开。但倘若是因为人家抛弃你,人家结婚了或死了,你再回到我这里,对不起,我决不接收。”

不久徐悲鸿就后悔了,开始回想起和蒋碧微在一起的点滴,开始想起他们的孩子。他心生愧疚,有了复合的念头。

但蒋碧微拒绝了,并拒绝了六次,无论这个男人在她面前表现得多么悔恨。蒋碧微对徐悲鸿说:“你来,我相信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来过。”

1942年,对蒋碧微来说是痛苦的一年。

这一年,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又与徐悲鸿打起了离婚官司。

说到离婚,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廖静文。

廖静文是徐悲鸿的学生,两人在相互了解之后心生爱意,后来两人感情逐渐加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以至于徐悲鸿写信向蒋碧微提出离婚。

蒋碧微心里不平衡,拒绝了他的离婚要求。

不过在徐悲鸿带着廖静文写生回来之后,蒋碧微把他们离婚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她向徐悲鸿提出了离婚的条件:徐悲鸿支付赡养费一百万元,另外要他一百幅画。

对于徐悲鸿来说,这个条件未免太苛刻,所以离婚的事一直搁置。

在此之前的1944年2月9日贵阳的《中央日报》上,登出徐悲鸿与蒋碧微断绝“同居关系”的声明。

声明为:“悲鸿与蒋碧微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未尽深知,特此声明。”

没想到三天后,徐悲鸿登出启事:“徐悲鸿廖静文在筑订婚,敬告亲友。”

蒋碧微气到一纸诉状把徐悲鸿告上了法庭。

或许是徐悲鸿觉得刚与蒋碧微解除婚姻关系就与廖静文结婚这种做法太过分,而且又念及蒋碧微年纪轻轻就跟着自己吃苦受罪,又辛苦养育两个孩子,之后还要面对生活的艰辛,于是他同意了蒋碧微的离婚条件,生活费一百万元,徐悲鸿的画作一百幅,另外还要他所收藏的古画四十幅,其中包括蒋碧微点名要的任伯年的杰作《九老图》。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当时的一百万元并不多,以1945年1月12日张道藩在贵阳写给蒋碧微的信作为参照。信中说,徐悲鸿在贵阳有二十四箱东西,托他运到重庆,运费需要六七十万元,并且由于箱子有损坏,换新的又得二十万元。

1945年12月31日,两人终于把离婚手续办完。至此,两人28年的感情生活结束。

和徐悲鸿离婚后,蒋碧微和已有妻女的张道藩纠缠不清。她的下半生,没有获得过名分,却也活得并不寂寞。

蒋碧微在离开张道藩之后,始终居住在台北,直到病逝。这期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她始终一个人生活。她拒绝张道藩的任何资助,靠着徐悲鸿给的分手费和卖画得来的钱生活。

1966年,蒋碧微出版《我和悲鸿》《我和道藩》的回忆录。

1978年,蒋碧微孤独去世。她的墓碑上没有一个亲人的名字。

感情没有对错,人生没有是非。从义无反顾跟随徐悲鸿出走的那时开始,蒋碧微的一生,就注定要在感情里沉浮。

最终,她一个人走完了一生。尽管是为情所伤,但总算不曾委屈了自己。

0 阅读:4

羽籽柔情叙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