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专题79:以色列进攻拉法对哈马斯意味着什么?

号希罗多 2024-05-09 02:06:04

当地时间7日,以军宣布已控制加沙地带一侧的拉法口岸。目前拉法口岸已关闭。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报道称,由于拉法口岸是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以及加沙地带伤患撤离的最主要通道,以军攻占拉法口岸将给加沙人道主义困局带来极大影响。

拉法140万巴勒斯坦人处于以色列炸弹的致命危险却无处可逃

以色列攻占拉法,对哈马斯意味着什么?

一句话:哈马斯将法塔赫化。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只会押韵!

我们来考察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中东战争就会明白一二。

第五次中东战争

一、前情回顾

之前文章里提到过: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有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逃到了约旦。法塔赫就诞生于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之后迅速壮大。壮大以后,法塔赫不但打以色列,也跟好心收留他的约旦打了起来。约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法塔赫跟巴勒斯坦难民这些瘟神请走,这就是黑九月事件,纳赛尔调解这个事情后积劳成疾不久就去世了。

之后黎巴嫩收留了法塔赫跟巴勒斯坦难民,然后黎巴嫩就乱套了。法塔赫以黎巴嫩为根据地,骨干武装发展到2万多人。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但一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一部分信奉基督教。法塔赫掺和黎巴嫩家事,帮着穆斯林打基督徒。同时也不断袭击以色列,双方你来我往,冲突不断。

1982年5月,以色列轰炸了贝鲁特近郊的一处巴勒斯坦人基地,炸死25人。巴勒斯坦人炮轰以色列北部,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巴黎杀了一位以色列外交官,在伦敦重创以色列大使。以色列以此为由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

二、战争经过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

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

以色列漠视外界为阻止这次战事的‬全部外交努力,阿拉伯人死伤惨重,新闻和广播广泛报道了以色列入侵造成的人员伤亡,以色列承认其为了打击“恐怖主义者”(其中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平民)而使用了美制集束炸弹。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谴责这次入侵,并谴责美国曾否决对以色列不利的两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阿拉伯人发现美国继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故指责美国人支持这次入侵。但是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派军支持在黎巴嫩的叙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只有伊朗主动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到6月中旬,以色列国防军已经包围贝鲁特,这是以色列首次围困一个阿拉伯国家首都,但阿拉伯人却不能保卫它。苏联暴跳如雷,并发出威胁——但是并未采取行动。正在此时,伊朗人在贝卡谷地建成其革命训练中心,这里诞生了胡塞武装,这里不展开。

从6月14日开始,以色列集中兵力围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9月18日,占领了贝鲁特西区的以色列国防军支持的黎巴嫩长枪党基督教民兵对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平民进行屠杀。

这就是贝鲁特大屠杀。

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

9月19日,以色列部队撤出贝鲁特西区。1983年9月3-4日,以色列撤出黎巴嫩中部阿莱山区的和舒夫山地,进入贝鲁特以南沿阿瓦河一线部署,继续占领黎巴嫩南部2200平方公里的领土。

1984年7月,以色列关闭它驻黎巴嫩的联络处。11月,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与黎巴嫩重开撤军谈判,并放弃了要求叙利亚同时撤军的先决条件。

1985年1月14日,以色列内阁通过从黎巴嫩单方面撤军的计划。4月21日,又通过决议,在同年6月1日以前,撤出在黎巴嫩的所有以色列军队。

三、战争影响

和如今哈马斯的谈判如出一辙!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

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

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1982年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

经过此战,法塔赫被打断脊梁

1、大部分骨干被消灭。

2、残余分子是被分散送到了8个国家,力量进一步分散。

3、法塔赫自身意识到凭武力干不过以色列。

阿拉法特

所以从此以后,法塔赫逐渐走向温和,尤其是阿拉法特死后。过去阿拉法特是包着头巾,腰挎手枪。现在法塔赫已经穿西装,戴眼镜,走文明路线了。法塔赫早已放弃暴力手段,现在跟以色列的关系也基本上走向正常。

阿巴斯

四、哈马斯的未来

加沙彻底打扫干净后,大概率是法塔赫和以色列合作,法塔赫负责行政,以色列负责军事,把哈马斯的地盘分了。

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

当年法塔赫在黎巴嫩是主动认输,但要求保留武装撤离,以色列不同意。现在是哈马斯主动提出可以解除武装,转入参政党派。现在的哈马斯像当年的法塔赫一样,被解除武装是100%的。大概率以色列还是会给哈马斯留点种子,也像法塔赫一样,成为一个温和的小派别。完全铲除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哈马斯不光是一个武装派别,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民间运动!大概率保留一个能制衡法特赫的势力。

这期间最受苦的还是加沙老百姓。82年到24年,40多年,一代人还多!战争之前,老百姓都是主战派,都是好战分子,因为还没吃苦头。所以在一个社会的早期,能快速崛起、能快速壮大的也必然是激进组织。在遭此大罪后,老百姓估计会喜欢上温和派,毕竟老百姓还是要过日子的,打打杀杀不是办法。

13 阅读:1941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0:39

    好战分子就应该让它尝尝挨揍的感觉。

  • 2024-05-09 16:52

    意味着灭亡!

  • 2024-05-10 11:02

    小编和以色列一样,不希望看到巴勒斯坦建国。希望巴勒斯坦被以色列温水煮青蛙方式,让犹太人非法定居点遍布在整个巴勒斯坦的土地上

  • 2024-05-09 22:15

    民族这东西说多了都是泪,说穿了就成沙。不能说明白的才是精。

  • ZXY 13
    2024-05-10 06:50

    文章分析得不错。

  • 2024-05-09 17:15

    以灭掉对方为宗旨,就不会有和平。

  • 2024-05-10 12:48

    好文章,不是所有人都会惯着你,好讲不听就扇耳光。

  • 2024-05-09 18:25

    与虎谋皮,最后也是灭亡。

  • 2024-05-10 02:01

    打死完,不留一个

  • 2024-05-09 18:25

    宁可忙国,绝不投降。

  • ZXY
    2024-05-11 11:59

    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是很正经的事。并不是因为正义,宁可灭亡也不愿意被征服的。

号希罗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