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特林的走红看城市更新

上海城市更新 2024-02-23 10:28:23

如果你还不知道加特林,还没有亲自体验过加特林,那么你已经out了。加特林,作为烟花,在今年的爆红,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图源:Pixabay

人们不再满足去迪士尼,拥挤着,排队着,等待着,去观看定时定点的烟花秀,不再只要做个旁观者,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而是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烟花随时的绽放,虽然高度没有那么的高,虽然花样没有那么的多,但毕竟是触手可及的幸福,总好过隔岸观火的距离。

似乎是人们在一夜之间顿悟,今年的春节到处都是各种烟花秀,从供应方,到政府,到消费者,全都心灵相通,供应方不再是躲躲闪闪偷偷摸摸,烟花也不再是苦苦难求,消费者也不再是诚惶诚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上海依然是外环内不允许烟花爆竹,但在桥头滨水边攒动的人头,不断升空的烟花,完全不再有笔者前两年在金山买不到,不敢放的顾虑。

图源:Pixabay

今年笔者回到了老家过年,各种鞭炮烟花不绝于耳,年的氛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烟花的一夜走红,让商家消化了几年来的库存,更是赚得金盆满钵,这个意义上讲,是带动了相关产业,救活了一批企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上政府并没有明令禁止,这种“暧昧”的许可,让近两年疫情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就业严峻,实体经济衰败等等不景气,被压得喘不过气苦苦支撑的大小企业,捂紧钱袋子不愿消费的老百姓,找到了一个出口,烟花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腾空而出,所有的阴霾被驱逐,压抑的心情得以释放,它满足了人们所有的愿望,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时势造英雄。

但在这欢呼雀跃和群情高涨之后,笔者看到了繁华背后的另一面。街道上到处充斥着二氧化硫的味道,刺激着喉咙和气管,烟花之后带来的雾霾笼罩着整个城市挥之不去,甚至影响了飞机的起落,更是需要无数个环卫工人夜以继日地打扫。人们肆意狂欢和放纵的背后,是空气急速污染的代价。这也是多年来禁放烟花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源:Pixabay

所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经济的发展,不能依赖于一时的刺激,要有长久性和持续性,更不能出现滑坡以倒退为代价。之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经历了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经济的高速增长,依赖的是工业化的进程,烟囱林立,浓烟滚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无尽蔓延,这种摊大饼式的发展,让我们快速地摆脱了不发达国家的行列,跻身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一过程我们忽略了环境的污染,山不再青水不再绿,造成了地球不可逆转的重负。所以经济转型已成重中之重,刻不容缓。伴随着经济转型,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碳排量的问题,北极冰川不能承受更多的融化,濒临灭绝的动物不再有更多的时间等待,人类要弥补之前的代价,重新打造美好的生活家园,低碳零碳时代随之到来,环境保护无所不在。

我们要有天下情怀,但也要兼顾民族特性。环境是一定要保护的,我们可以少开一次车,多搭乘一次公共交通,选择环保出行,减少废气排放;我们可以少用一次性用品,多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选择绿色消费,减少森林砍伐;我们可以少点一些菜,多一些简约和适度,选择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我们可以做的太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选择这样做。同样,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天下情怀,来换取为数不多的几天的年味。我们是世界的,但世界的首先一定是民族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和风俗便是过年,在每个除夕的夜晚,在春节晚会的陪伴中,在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爆竹与烟花中,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是关于每个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论身处何方,团圆的意义亲情的凝聚皆在于此。

我们的城市也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作为其中的我们,都会感叹,城市越来越大,公园越来越多,商场越来越豪华,但人们之间却越来越疏离了,陌生的感觉总会莫名的从心中生发。生活越来越富足,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空虚感却无处不在,无处安放。正如小奥利弗∙W.霍姆斯所言,我们总被认为太奔忙于为生活而活的种种方式,却早已迷失了自我。

图源:Pixabay

伴随着发展,城市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始于80年代初的城市建设也以老化,亟需升级,城市化进程终于停下了匆忙的脚步,让位于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就是从城市的角度出发,让城市更加美丽,让人们更加幸福。更新的可以是基础设施,城市立面,更新的可以是街道社区,口袋公园,更新的可以是老旧厂房,破败商场。诚然,产业也好,项目也好,街道也好,诸如此类物质载体的更新,可以让城市的容貌发生变化,让人们的体验发生改变,但最终要靠人们的感受得以验证,人们内心深处情感的迸发,还需一场精神的盛宴。

城市可以不断地更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场所,更多的去处,但城市更新不能仅仅依赖于物质层面的升级改造,更要去唤醒精神层面的觉醒,通过文化和理念的重塑和更新,满足人们的幸福感,实现深层次的城市更新。以人为本始终是城市建设的根本,城市精神文化的建设反过来同样可以滋养熏陶在这里生活着的每一个人。精神交流是现代人的重要需求,城市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人口密集,而这也为人类提供了便于交流的物质场所,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人文关怀”,已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被高度重视的方向和内容。

图源:Pixabay

我们常常说起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更新,近两年寺庙的火爆,佛系的蔓延,足以说明人们心态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追求那一刻的多巴胺,不再拿多年之后的理想伪装快乐和成就,不再用昨日的失败彷徨定义今日的自己,就如烟花,虽然短暂,但点亮的那一刻足够璀璨。一如我们的生活,需要灿烂,需要点缀,那么就让我们在此时此刻绽放开怀,这是烟花带给我们的满足,在过年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加特林更是独树一帜,成为炙手可热的现象,化身烟花的代表。通过烟花,所有的华夏子孙在此刻共情,所有的情绪价值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心简单,快乐就简单。加特林贩卖的不只是快乐,更是人们简单的欲望,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我们的生活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太多的墨守成规束缚着我们,太多的按部就班制约着我们,生活犹如一潭静水,亟待那打破平静的一丝涟漪。在龙年伊始之际,加特林已不仅仅是烟花,也是我们精神的载体,快乐的源泉,更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作者:本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编辑:胡珊毓

审核:夏    雨

0 阅读:10

上海城市更新

简介: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