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电视崛起!参透另一种“进化”

科技微讯 2024-05-11 20:04:09

“你熟悉进化的概念吗?”

当诺亚借着火光,看到300年前的人类画册上,小男孩带着相机在动物园参观黑猩猩的画面时,这一声灵魂拷问,足以让屏幕前的你我头皮发麻。

《猩球崛起》系列时隔7年回归,无数网友感叹“死去的回忆开始攻击我”!

作为科幻片,猩球系列并不止于逼真炸裂的特效,更有出色的角色塑造和极富张力的剧情走向。并且,影片中对于人性、权利与物种共存的深刻探讨,让该IP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而《猩球崛起4·新世界》的热映,也带动了前三部的重温热。

于是,这样的场景上演:窝在舒服的沙发上,语音指挥,眼前如壁画般与墙体、家居完美融合的电视随之启动,它灵敏地根据指挥找到猩球崛起系列,经典重启。巨大的屏幕、如临现场的画质体验,那些曾忽略的细节更清晰地呈现眼前……

而这样的场景,13年前,你打开电视看《猩球崛起1》时无法想象。13年后的今天,屏幕里,重新上演猿类与人类文明的极限拉扯;屏幕外,则是壁画电视颜值与实力的齐头并进。

这何尝不是属于长虹壁画+电视的进化与崛起!

壁画电视战歌起,市场“进化”之必然

1859年,达尔文的一本《物种起源》,打破了当时被奉为圭臬的“神创论”观点,如一道惊雷,劈开了现代生物学的口子,揭示出自然进化的一重基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7年后,孟德尔发布了豌豆杂交实验成果,首次揭示了遗传规律,而随着后世现代遗传学的系统发展,自然进化的另一重基础浮现: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互为表里,共同揭示了自然界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最后的赢家是“适变”者,也是“本强”者。

这一生存法则“放逐四海皆准”,电视圈也不例外。细数历代变革,从黑白到彩色,从LCD液晶显示到等离子显示再到OLED、Mini LED显示技术成为主流,从大肚子外观到小背包造型,再到如今的超薄贴墙等,电视的发展变化,恰是时代向前的印记。

那当下大家喜欢什么电视?这就要看大众的关注点在哪。电视市场的成熟已经让用户从功能满足持续跃迁。一台好电视,“文”能提升家居格调、彰显主人审美;“武”能让画质一眼惊艳,不管追剧、观影、看比赛、玩游戏都适配;“附加值”还能提供情绪满足,有人性化的智能交互体验。这样的消费升级,也让各大厂家雄心勃勃。

时势造英雄,尤其在Mini LED显示技术日臻成熟的助攻下,艺术电视品类应运而生。2023年末,从京东发布的《消费者更喜爱的平板电视年度热卖榜》来看,京东艺术电视自年初以来的销售超预期,成交额同比提升超过8倍。而2023年618期间,天猫艺术类电视的相关搜索量,也同比上年增长230%。这在整体承压的电视市场,称得上是亮眼的新增量。

只是对于艺术电视,很少有厂商将其作为主打。最重要的原因很现实,大屏电视做得越薄,安装越贴墙,配置“堆料”的容积率就越来越极限,进而对散热要求也就越高。所以绝大多数艺术电视,画质表现比起当家旗舰款差强人意。

那能不能做出颜值与配置皆顶配的电视?或许不是不能,而是电视厂商想不想、敢不敢。现实来看,一部分厂商受限于技术门槛,没法解决关键性的散热问题,还有一部分厂商不愿或是不敢押宝“新需求”,并没有在艺术电视领域投入过多精力。

但总要有品牌做“先驱”,正如自然进化过程中的突变向。长虹壁画+电视的横空出世,意正在此。通过率先集齐颜值和画质优势,其正开启“新纪元”。

长虹壁画+电视!“这是我的时代”

在电视圈,长虹壁画+电视意味着什么?

在猩4中,有一个经典场景,新凯撒擂响战鼓,振臂高呼“这是我的时代”。 通过长虹壁画+电视看这一段,颇意味深长。长虹壁画+电视何尝不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不妨实机了解一下长虹这一新品类。以长虹星箔Q10ART Max版本来说,颜值上,其机身厚度压缩至18.9mm,远薄于行业50mm左右的平均厚度,精细工艺打造1mm合金极窄纯平面,甚至还对语音麦克风做了隐藏式设计,实现了四面无凸起、前后双平面的“六面纯平”新美学效果,将对家居美学的尊重做到了极致。如果你给它嵌一个艺术画框,它就是客厅或影音室里最和谐、最吸睛的艺术品。

那它实际观影体验如何?笔者不妨现身说法。猩4正在热映,虽然片子还没同步流媒体,但可以通过长虹星箔Q10ART Max重温多支高能预告片。可以这么说,IMAX影院中头皮发麻、汗毛直竖的感觉又回来了。无论是呈现大量人类遗迹画面时高度还原的末日颓废风,还是大场面的打斗场景,或者是猩猩细腻的毛发和微表情等,画质无可指摘。

这得益于长虹壁画+电视的超强参数配置,拥有2000+背光分区、3000+nits峰值亮度、DCI-P3 110%数字影院色域和288Hz超羽速高刷等。这些保证了其能有出色的亮暗场表现、高亮瞬间有极强爆发力、色彩真实还原、高速动作场面丝滑流畅等等。并且,长虹自研UMAX系统,以及自研TRUE COLOR画质引擎配合定制AI感知芯片,让用户在家也有影院级的极致体验。

还值得一提的是长虹壁画+电视虽然紧贴墙面,但音质完全不闷,反而立体度、沉浸感都非常好。这得益于其搭载分布在多处的10单元110W超大功率音响,让震撼音效形成立体空间声场,而稀土永磁体材料+蚕丝纤维纸鼓设计,也进一步提升了声音质感。

关键问题来了,它是如何做到在如此薄的机体上最大化“堆料”还保证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呢?毕竟配置越高,功率、发热量越大,加上空间有限、过于贴墙,电视就容易过热。而长期处于过热状态下,电视的性能表现及使用寿命可想而知。

在还没有多少人留意到艺术电视需要重视散热问题时,长虹就默默努力,用自研科技让壁画电视的散热性能实现进化,迈入散热+时代。

他们采用了航发级新型超薄半导体材料,不仅厚度降低了3/5、热量减少1/3,而且电源效率大幅提升;高频低损变压器则利用超导磁性材料,结合多路布局,发热量相比普通变压器减少40%;而独家的航发级双涵道散热设计,能通过冷热交替加速散热,机体内部温度可降低10℃。

以做航天级散热的实力做电视散热,长虹壁画+电视注定成就“经典”。

崛起之必然,欲登“王座”必承其重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充满变数和不确定的广阔市场中,没有人是绝对的王者,但总有人登上“王座”。而壁画+电视背后倚靠的长虹,绝不仅仅是一个家电企业。作为火箭官方合作伙伴,长虹负责天宫、高铁、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技术支持和部分关键零件供应。

拥有助力航天事业的实力,长虹本就与众不同。

而长虹壁画+电视的出现,给艺术电视市场注入了更强势的“基因”。并且,长虹壁画+电视除了颜值和配置两大核心优势外,还有第三重BUFF—“长虹AI云帆大模型”。该大模型是“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也是四川省首个成功备案的AI大模型,其应用于壁画+电视之上,即让“美丽的外表有了有趣的灵魂”。

于是,长虹壁画+电视和那些只是对简单语音指令进行反应的传统智能电视有了质的区别。,长虹壁画+电视会思考、会学习,即使你一次说一长串,都能按照正常操作逻辑完成换台、找资源、调音量、调画面等连续操作,甚至还增加了健康管理、智能设备交互等丰富多彩的场景。并且,升级的AI智慧分屏和AI CHiQ助手,让壁画+电视的日常使用场景更多元化、人性化。

可以这样说,长虹壁画+电视在追求家庭生活中电视更极致的存在状态——家人。这在某种意义上,给了行业一记“上勾拳”。

正如传承老凯撒精神的诺亚与继承了名字的新凯撒终有一战,也正如猿类文明的崛起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消退,生存竞争永远存在,一旦一方绝对强大,弱者面临着的必将是被蚕食、被吞并。

没有人想悄无声息的退出历史舞台。而能不能保持话语权的核心,就在于是不是始终具有竞争优势,这是满足进化的优势基因,也是种族强大的绝对基础。

大道至简,长虹壁画+电视的突破,其实也是长虹企业本身精神气质的写照。一个有着深厚科技底蕴的国货企业,历经时代的大风大浪,依然时刻葆有危机感,始终追求技术创新,勇于做行业之不敢、不想、不能,这样的格局,本就少有比肩。

0 阅读:20

科技微讯

简介:看科技视频,就看科技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