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二)

三国迷小潘 2024-03-20 20:09:54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85万士兵南下,被东晋8万大军打的抱头鼠窜,甚至还闹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笑话。

公元383年8月,前秦大帝苻坚出兵伐晋,苻融为开路先锋,率25万人马南下,自己也带领60余万主力部队向东晋发起攻击。这场战役,士兵人数之多,号称投鞭断流,就是说让士兵将鞭子投进长江之中,江水都能够被截断。凭着人数优势,战争开始时,前秦战无不胜,接连攻下襄阳、浔城、寿阳等重镇。然而,就在他们想要继续南下的时候,东晋军队却顶住了前秦的25万先锋军,先锋军主帅苻融久攻不克。苻坚知道后居然将60万主力大军留在原地,自己领着8000骑兵去与先锋军会合。然而,苻坚怎么也不会想到,晋军竟然会夜袭先锋军营地,斩首秦军万余人,秦军士气一落千丈。

公元383年11月,秦晋双方终于在肥水展开决战,秦军在水边列阵,谢石劝说苻坚让秦军后退,方便晋军上岸决战,苻坚果然上当。由于人数众多安排不当,这一退,秦军阵型大乱,晋军过河后趁乱发起冲击,秦大将苻融也在乱局中身首异处。此时,东晋安插在秦军中的内应则趁机大喊,秦军败了。本就人心惶惶的前秦士兵听到这些,心生退意,更加慌不择路,最终败在东晋将士的全力进攻之下。战败后,前秦军队落荒而逃,路上他们听到风声、鹤等鸣叫声,都以为是晋军追上来了。淝水之战也以晋军的完胜告终。

偃城之战,岳飞以少胜多,击败金国名将完颜宗弼。

公元1140年7月。完颜宗弼率精锐骑兵15000人向偃城杀来,他身后还有十万多金军增援部队正在赶来,岳飞领万余人与其对战。岳飞首先派长子岳云率骑兵向金军阵营冲杀,打击金军的士气,随后又率领宋军挡住了金军多次冲锋,双方打得难舍难分。

就在此时,猛将杨在兴单骑冲入敌阵,叫嚣到要活捉完颜宗弼,随后就在金军中杀了个来回,虽没能捉到完颜宗弼,但却斩敌数百人。杨在兴露了一手后,岳飞也紧随其后,率领40亲兵冲到敌军阵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在岳飞的指挥下,金军的拐子马也败在了宋军手中。此时完颜宗弼也祭出了杀手锏铁浮图。所谓铁浮图,就是全副武装的重甲骑兵,除了马腿外所有地方都被铁甲包裹。可岳飞早就研究透了金国的兵马,他命士兵三人一组,专砍马腿,只要一匹马倒下,与他相连的两匹马也无法行动了。在宋军的攻击下,金军的铁浮图彻底败退,宋军重创金军主力,偃城之战也以宋军获胜而告终,偃城之战金军多于宋军将近10万余人。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的大军多于朱元璋整整40万。却仍旧败北。

公元1360年5月,陈友谅伙同张世诚,想一举击溃朱元璋,一统江南。朱元璋得知后,让陈友谅的朋友、元朝降将康茂私下联络陈友谅,大致意思就是他来当内应,一起对付朱元璋。陈友谅看到消息后,连忙率兵赶往约定地点江东桥去与康茂才汇合,却被朱元璋所埋伏,陈军损失惨重,100艘军舰被弃,2万名士兵被俘,陈友谅本人也只能乘小船逃跑。陈友谅战败后,朱元璋不断向西推进,连战十几城。

公元1363年2月,朱元璋前去救援小明王,后方空虚,陈友谅趁机率兵60万杀向洪都。朱元璋得知消息后,领兵20万返回救援,他先派人切断陈友谅的退路,随后亲自率兵进入鄱阳湖,随后陈友谅也率兵入鄱阳湖决战。

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不仅兵力悬殊,甚至连战船都相差甚远。陈军的是巨大的舰船,而明军配备的只是小战船。对此,陈友谅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然而就在朱元璋一筹莫展的时候,部将郭兴提议火攻。

公元1363年7月22日傍晚,鄱阳湖上吹起了东北风,朱元璋借风势放出了7艘载满火药的渔船向陈军冲去,陈友谅的上百艘军舰都被火势烧毁,形势逆转。此后,陈军兵败如山倒,陈友谅冒死突围却中途折戟,中箭身亡。朱元璋成功取胜,奠定了统一江南的基础。

0 阅读:12

三国迷小潘

简介:吾乃无双上将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