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仁慈的太监,读圣旨时故意念错一个字,竟拯救了上千人性命

张司马讲历史 2024-04-24 07:58:26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张英编辑 | 张英

前言

古时宫廷中的宦官群体,因其独特角色时常引人注目。

有些员以此为保障自身及家族利益,不惜以破坏道德准则为手段,逐渐沦为世人眼中的奸猾之辈,

而另一些宦官则以对帝国忠诚为己任,不怕牺牲,赢得了民众对其的赞誉。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张居翰的宦官,被誉为史上最仁慈的宦官。

他最著名的事迹便是在宣读圣旨时,巧妙地误读了一个字,从而挽救了数千人性命。

他的善良甚至在史书上都留下了记载,北宋文人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中就记载到:“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

他生活在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初期,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唐朝末年,更经历了五代十国初期的军阀混战。

他出生在一个其家庭环境还有经济,都很拮据的一个家庭,为了维持生存,他的双亲不得已将他送到皇宫净身为太监。

张居汉性格温和,自幼体弱多病,父母总是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他十岁那年,家乡遭受严重的水灾和旱灾,父母生活困顿,背负沉重的债务无法偿还。

在走投无路之际,他们只好选择将张居汉送入皇宫,以换取暂时的安稳。

离开家园的那一刻,张居汉泪流满面。他独自躲藏在皇宫冰冷的角落里,思念着亲人的温暖和关怀。

这个瘦弱的孩子,似乎随时都可能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他内心深处的坚强和毅力使他逐渐度过了那段最为艰苦的岁月。

张居汉勤奋努力,尽职尽责,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摆脱贫困,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天资聪颖,很快便精通各种典籍,对宫中的规矩了然于胸。

实际上,张居汉本质上并非邪恶之人,只是因为他一出生就面临着生活的困境。他内心充满善意和纯真,只希望能养活家人。

命运捉弄,他不得不放下尊严,忍受屈辱,艰难地度日。

幸运的是,张居汉很快赢得了一位年长太监的青睐。这位太监曾经侍奉过多代皇帝,对宫廷事务了如指掌。

他在张居汉身上看到了一种渴望的光芒,于是决定收他为徒,严格训练他,并细心教导他。

这位年长太监向张居汉传授了自己丰富的宫廷经验,教他如何洞察他人言语,把握人心。

张居汉如饥似渴地学习,听从教诲,最终让这位太监看到了他成为宫廷优秀弟子的可能性。

在这位太监的影响下,张居汉的处世之道变得更为圆润,他学会了如何在宫廷中生存,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傲慢无礼,从而逐渐赢得了上级的赞誉。

当黄巢发动起义时,宫城戒备森严,张居汉冒着生命危险为皇帝传递情报,几乎丧命。但幸运的是,他最终得以死里逃生,回到了皇帝身边。

僖宗看到他忠诚地保护自己,感激涕零,甚至想要将女儿嫁给他。张居汉也因此得到了封赏,官途一帆风顺。

随后,他成功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唐昭宗的贴身太监。

张居汉深受昭宗的信任,任命他担任幽州督军,负责监督当地的军事事务。

回想当初,他还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太监,转眼间却成为了两位皇帝的宠臣。张居汉此刻心情复杂,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正确道路,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从低微的地位到显赫的地位,张居汉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终于在皇宫中站稳了脚跟。

可好景不长,唐庄宗决心讨伐叛军,唐庄宗决定迎难而上,向叛乱大军发起挑战。可是在出征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更为严峻的困境,

蜀王王衍溃逃至唐朝京师,率领麾下约一千名兵士,前来寻求唐庄宗的庇护。

王衍的这一举动,使得唐庄宗感到极度愤怒。

他怒不可遏,认定王衍是在装模作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谋取皇位。

在那一刻,庄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将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以及他的追随者们全部消灭殆尽,以此来平息自己内心的愤懑。

因此,他亲自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道严苛无情的圣旨,下令将王衍及其部属共计一千多人全部处死。

张居翰秉持高尚的道德操守,行为磊落光明,认为王衍已经选择了投降,并且保证会留下他的性命,为何却要违背承诺反而将其杀害?

因此,他大胆地对圣旨进行了修改,或许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恻隐之心,亦或是预感自己时日无多,便不再有所顾虑。

毕竟,张居翰当时所剩的寿命仅有一年左右。

原有的圣旨内容为:“王衍一行人等,皆应处以死刑。

其实圣旨原本写着:“王衍一行,并宜杀戮”。

张居翰也不好直接换一个圣旨,只得改了一个字,把“行”变成了“家”。

尽管如此,王衍及其家人仍然未能幸免于难,但随行的前蜀官员以及众多仆役共计千余人得以存活。

由于皇帝正专注于平定叛乱,无暇顾及王衍之事,篡改诏书的事件竟然未被追查。

张居翰随后请求辞去官职返回家乡,皇帝也予以批准。

此后,张居翰在长安过起了隐居生活,最终于公元928年5月19日离世。

这位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仁慈的太监就此告别了人间。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均曾对张居翰进行过记载,对他的品德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他不追求权力地位,不阿谀奉承,对朝廷忠诚尽责,关心百姓疾苦,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篡改诏书,只是为了拯救那些无辜之人。

尽管身为宦官,但他完全当得起“正人君子”的称谓。

0 阅读:375
猜你喜欢

张司马讲历史

简介:关注我每天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