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小鬼,被授予少将军衔,也是最后一任炮兵司令员

深更读史 2023-05-22 04:00:13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正式成为我军的一个独立军兵种。然而,仅仅存在了三十二年,炮兵这个独立军兵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便消失了。而炮兵的第五任司令员,也是最后一任司令员就是他,开国少将宋承志。

宋承志,1917年12月1日生于安徽金寨县。这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将军县,走出过59位开国将军。因为父亲的早逝,家里日子不好过,幸得他的叔父照顾,还让他去了私塾。

宋承志还小的时候,革命武装斗争的火焰席卷大别山,家乡如火如荼的苏维埃运动,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宋承志的心。于是,宋承志参加了村里的童子团,并被推选为童子团团长。

红军到来的时候,14岁的宋承志经过多次报名,软磨硬泡,最终成为了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三营七连七班的一名红军战士。宋承志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小鬼”。

宋承志因为年纪小,参军5个月就开始在连部当通信员。

由于表现突出,一年后他就被调到第三十一团给团政委叶成焕当通信员。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向西转战至陕西西南的汉中时,经叶成焕推荐,宋承志被调到师通信队当班长,在李先念身边当通信员。

别看他年纪不大,竟然能够3年连捉了3个“团长”,这件事是够传奇的。

1936年,宋承志随红四方面军改编的西路军出征,但众所周知的原因,西路军遭到了失败,损失惨重。宋承志负伤躲进一个山洞里,幸亏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发现了他,救了他一命,还带他去了新疆。

在新疆,这些这些幸存的人组建了“新兵营”,在苏联提供的援助下,他们学习了坦克、炮兵、航空等各种军事技能。而宋承志主要学习的是炮兵,并担任了炮兵大队大队长,从此宋承志也与炮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0年,他回到了延安,并被分配到了炮兵团教导营担任副营长。

当时的八路军武器装备及其短缺,可对于炮兵还是很渴望的,毕竟炮兵的威力是太大了。尽管如此困难,但为了以后的发展,还是成立了炮兵团。

1944年延安炮兵学校成立,延安开始为了培养人才做准备。宋承志担任训练部副部长,为部队培养了许多优秀炮兵人才。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延安炮校开赴东北,接受日伪军遗弃的火炮等武器器材,发展壮大人民炮兵。1945年9月23日,宋承志告别南泥湾,随炮校向东北挺进,随部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第3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炮兵第2师副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1955年,宋承志被授予少将军衔。而他也继续从事着有关炮兵的工作。

1977年宋承志继陈锡联、邱创成、吴克华、张达志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任炮兵司令员。不过,到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撤销了,他也成为了最后一任司令员。

宋承志多半辈子参与炮兵工作,他也始终对炮兵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去世以后,他的碑面刻上了“炮兵万岁”。

0 阅读:206

深更读史

简介:历史,值得探索,回味无穷!